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在现代社会中,广告已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广告的语言也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如果说文学作品,尤其是文学性最强的诗歌体裁作品,是语言的表意功能的体现,那么广告语言便是语言劝说功能的一种运用形式,它的最直接的目的是引起读者对某种商品的注意和兴趣,使这种商品深深地印入读者观众的记忆中,并且因此而采取行动——购买这种商品。  相似文献   

2.
刘亚萍 《新闻世界》2009,(10):150-151
在消费社会中,广告连接着消费者和商品,商品的使用价值与广告所建构的理念开始分离,消费者通过对商品符号的消费构建了自己生活方式,强化着人的生存尊严和荣耀与物品相关,但是,人们对使用价值的消费是满足“需要”的消费,而人们追求消费品的社会意义的消费则是满足“欲求”的消费。  相似文献   

3.
自拟书刊广告:鲁迅编辑出版的一个侧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鲁迅先生在不断的编辑出版实践中,形成了对书刊广告的深刻认识:即重视书刊广告对图书销售的促进作用,又强调书刊广告的真实性和社会意义.鲁迅先生的书刊广告实践和思想,对当代编辑出版人的职业道德、书刊广告实务和理念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1979年12月,中央电视台播出了第一则商业广告,从此,广告以不可阻挡之势,进入了中国人的生活。广告的基本使命是向消费者传递准确的商品和服务信息,广告的首要前提就是真实性。不过在现实生活中,一些虚假广告成了中国社会的一大公害。食品、药品、保健品、化妆品等商品直接关系着人们的健康,这类商品社会需求量大,利润也高。所以,这些商品的广告数量在各类广告中占了绝对优势,然而  相似文献   

5.
广告的直接目的已由销售商品向引起人们态度改变转变,广告使社会再生产在更大的程度上成为可能,几乎无孔不入的广告通过说服来影响人们态度的改变,进而影响人们的消费观和价值观,直至控制社会人和社会经济;大宗广告主通过广告主在经济中的优势地位控制着媒介,进而控制社会。  相似文献   

6.
在广告作品中融入情感突显出广告的温情,是当代广告发展的必然出路.广告为消费者塑造了一个个人为的情感世界,并且显得那样情真意切.广告作品中流露出的情感美直击人们的心灵深处,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广告作品的情感美进行研究,解读广告作品情感编码的规律.人是情感动物,需要情感.生活在如今快节奏的现代社会,工作的压力、生活的艰辛、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这些都需要情感的交流,广告作品以产品为本位,以消费者的文化心理为依托,借助艺术表现方式来呈现广告的情感美而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7.
曹原 《新闻爱好者》2011,(2):99-100
由于时代的发展,社会多元化信息在不断地膨胀。而且,伴随着市场商品竞争的日益激烈,广告的范畴正在逐步扩大,"广告"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现代社会中的人们是以视觉表现为主来沟通和交流的,原始的、传统的广告传达手段已经远远满足不了人们视觉上的需求,它们迅速发展变化为具有时代特点的、多元化的视觉图像语言。  相似文献   

8.
广告形象体现着深刻的社会文化内容。打开电视,翻开报纸杂志,走在大街小巷,几乎在人们活动的一切领域,广告无所不在地冲击着人们的视听,左右着人们的生活。在商品消费时代,广告对民众的导向的作用之大无法估量。这种作用有正面也有负面,有对有错,不可一概而论。如果从性别角色来看,广告对女性的导向,具有明显的男性意图,明确地将男性审视中的理想女性标准作为社会标准,来引导女性自我认知倾向。规范校正女性的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9.
杨晓玲 《青年记者》2009,(14):109-110
现代社会成为一个以消费为核心的社会,人们对消费品的占有小再以消费品的使用价值为目的,消费把人的欲望与炫耀商品的附加值联系在一起,通过对商品的形象塑造和意义赋值来完成它的符号化过程。在这种千变万化的符号系统中,广告是其中最有体现性、最丰富的模本。广义的广告是“广而告之,广泛地告知公众某种事物的宣传活动”,狭义的广告是“为一个商品或劳务经由媒体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所作销售信息的传播。”  相似文献   

10.
许洁 《新闻世界》2014,(4):165-166
在广告作品中融入情感凸显出广告的温情,是当代广告发展的趋势。人是情感动物,人们需要情感,尤其是生活在如今快节奏的现代社会,工作的压力、生活的艰辛、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这些都需要情感的交流,而情感广告正是适应了这种时代背景而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1.
新的眼光看广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新世纪,现代广告已经深入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广告传播不仅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还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美国经济史学家D·M·波特认为:“论社会影响,广告可以同由来已久的机构(如学校、教堂)相比,它对大众标准的形成有巨大影响,它是很有限的几个起社会控制作用的机构中货真价实的一个。”①从不同的视角,考察当前中国广告产业的现状、问题及影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广告的作用不仅仅是推销产品那么简单美国广告协会对广告的定义是:广告是由已确定的出资人通过各种媒介进行的有关产品(商品、服务和观点)的、有偿的、…  相似文献   

12.
鲁迅与广告     
有市场经济就会有广告,就会有各种促销手段。鲁迅先生很注意广告。还自己动手写过几则,都是关于图书出版的,他往往写得很实在,例如1936年为三闲书屋(这是鲁迅自费印书的一个名义)出版《死灵魂百图》写的广告,先介绍原作的特色和印本之“纸墨皆良”,接下来又说: 读者于读(《死灵魂》)译本时,并翻此册,则果戈理时代的俄国中  相似文献   

13.
张爱玲的作品是一扇阅读“沪港都市社会,尤其是其中的洋场社会的窗口”。%张爱玲的作品中,有大量关于广告的描写。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张爱玲文集》所收录的93篇(部)作品中,涉及广告描写的作品有44篇(部),占作品总数的47.4%;在全部作品中,使用广告的频率为162次。②透过张爱玲的作品,  相似文献   

14.
卢伟 《报刊之友》2013,(10):140-142
在消费社会语境下,广告作为引领消费的一面大旗,广告通过构建一系列符号对人们的消费行为进行操纵,对人类的生存状态产生了一定影响。广告符号对物的符号价值的建构,通过g『领流行与时尚刺激人的消费欲望,制造理想生活的乌托邦,在广告符号的控制下人极易被物所奴役和异化,本文试图从批判的角度在消费社会的视野下去探析这些广告符号。  相似文献   

15.
鞠新树 《记者摇篮》2009,(12):52-52
说服自己是指通过接收他人的信息产生态度的改变,在强制作用受到削弱的民主社会里,说服对于态度的改变是最好的手段。广告正是通过说服来影响人们态度的改变。当广告信息充斥社会的时候,广告对社会就会产生一定的控制作用,进而成为社会控制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6.
现代社会.人们整日生活于广告的立体包围之中。广告,令人们见多识广,扩大了人们想象生活的空间。今为止,广告已经是文化空间最为强大的符号系统之一,斗每人们整合到了一张充满复杂的社会身份和符号意义的大网里。  相似文献   

17.
鞠惠冰 《现代传播》2002,(1):106-108
传统广告的诉求点是产品诉求 ,而现代广告的诉求点是形象诉求。广告中出现的内容大多为一种符号信息 ,一种人与物关系的建构。广告传达给受众的东西日益充满了社会意义与形象网络。广告在人们生活中起着能动的构造作用 ,人们买进一种商品 ,同时也买进了一种观念。广告在某种意义上确定了人的身份 ,确定了人本身。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广告,人们的生活也离不开广告。广告是最大的商品信息,它对人们最广泛地普及了商品知识。现代广告已成为世界的一大产业。1993年中国的广告营业额达134亿元,从发展经济来讲,这笔钱是必不可少的,甚至是只少不多的。 面对无孔不入渗入我们生活的广告,有人喜欢,有人讨厌;有人因广告发了大财,有人却上了广告的大当。这就说明广告有一个社会价值和道德标准问  相似文献   

19.
本文力图用消费主义理论对电影植入式广告进行文化分析。首先指出电影植入式广告蓬勃发展的原因是消费社会下广告商与电影行业的合谋,然后分析电影如何通过植入符码对观众心理、态度产生影响,从而将电影观众推向商品消费者角色的转换。最后文章也对电影中消费主义泛滥,非适度植入广告进行了一定反思。  相似文献   

20.
广告不单单是被设计的对象,它同时也在设计并描绘着现实社会。在现代社会中,广告构筑了大众媒介的内容,并成为人们经常挂在嘴边交谈的内容,研究并探索广告是否与现实社会相一致,广告所塑造和所反映的消费者是否与现实生活中相一致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在今天这个商业广告无处不在的信息时代里,广告也表现出了一些与社会发展不相和谐的因素,固化了人们的思想,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与社会发展脱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