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言的可译性限度表现在语言的各个层面,通过其在文本中的具体表现形式可以得出没有绝对的不可译。通过对可译性限度研究明确可译性与不可译性之间的关系,然后通过关联理论分析不可译性,从而为翻译文本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2.
闵西鸿  刘芹 《科教文汇》2013,(13):139-139,144
语言的可译性限度表现在语言的各个层面,通过其在文本中的具体表现形式可以得出没有绝对的不可译。通过对可译性限度研究明确可译性与不可译性之间的关系,然后通过关联理论分析不可译性,从而为翻译文本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3.
何晗平 《科教文汇》2008,(34):52-53
关于翻译是否可能的问题,语言学家和翻译理论家提出了三种不同的观点:绝对可译论、绝对不可译论和相对可译论。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翻译必然会造成文化亏损和语言美的损失。因此,语言的可译性是相对的,完全等值的翻译是不存在的。  相似文献   

4.
何晗平 《科教文汇》2009,(36):259-260
Catford提出不可译性分为两种情况,印文化的不可译性和语言的不可译性。本文通过一些翻译实例着重论述了语言的不可译性,并提出了处理不可译性问题的三条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5.
王丽慧 《科教文汇》2007,(5S):180-180,202
要搞好翻译,必须处理好语言中所包含的文化因素。人类文化的共性决定了其可译性,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的更多的是其特殊性,这就使得其可译性产生了限度。我们可用不同的翻译方法来解决不可译性问题。然而在文学翻译中,文化信息的流失是不可避免的,译者应当高度重视文化差异,使这种流失降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6.
要搞好翻译,必须处理好语言中所包含的文化因素.人类文化的共性决定了其可译性,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的更多的是其特殊性,这就使得其可译性产生了限度.我们可用不同的翻译方法来解决不可译性问题.然而在文学翻译中,文化信息的流失是不可避免的,译者应当高度重视文化差异,使这种流失降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7.
史彩霞  焦玉彦 《科教文汇》2009,(18):256-256
本文讨论汉英翻译中由于中西文化背景不同造成的语言的相对不可译性及其补偿措施。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历史、宗教、社会等文化背景,这就给翻译造成了困难。但不可译性并非绝对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其实是共同存在的,我们可以采用补偿方法,对不可译性进行一定程度的补偿,尽量减少翻译障碍以促进语言与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8.
本文讨论汉英翻译中由于中西文化背景不同造成的语言的相对不可译性及其补偿措施。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历史、宗教、社会等文化背景,这就给翻译造成了困难。但不可译性并非绝对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其实是共同存在的,我们可以采用补偿方法,对不可译性进行一定程度的补偿,尽量减少翻译障碍以促进语言与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9.
徐媛媛 《科教文汇》2011,(25):135-136
在文学翻译中,要想体现原作的精神风貌,尽可能地传译作品风格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分析风格可译论和不可译论的基础上提出了风格有限可译这一辩证的观点。笔者认为,译者应努力克服可译性限度,再现原作的风格。  相似文献   

10.
苏为 《科教文汇》2008,(22):251-251
翻译中风格的准确传译,是评价翻译好坏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结合风格的分类和定义,分析了风格可泽洼的依据和要求,并指出了风格可译洼的限度。译者可以适度进行再创作,超越风格可译洼的限度,再现原文的风格。  相似文献   

11.
宋歌 《内江科技》2009,30(11):32-32
风格是文学作品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在翻译过程中重现原作风格是越要的。本文阐明了文学风格的可译性,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风格的翻译原则。揭示出只有兼顾风格的翻译才是真正的有效翻译。  相似文献   

12.
可译论与不可译论之争存在由来已久。现试从哲学理论、英汉习语翻译实践与文化趋同三个角度对翻译的可译性进行论证,从而证明翻译不仅可译而且对当今世界各国的相互交流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而不可译论的根源来于对翻译过程中遇到困难的畏惧,译者应不畏艰难,为译出精彩译文而努力耕耘。  相似文献   

13.
张寅 《科教文汇》2014,(20):102-103
变异性是诗歌语言的一个显著特征。在词汇变异和书写变异中,原文与译文之间往往会出现难以弥合的“错位”。这种由诗歌语言的变异性导致的可译度问题使发挥译者主体性成为必要。  相似文献   

14.
袁滔 《科教文汇》2014,(17):97-98
小说翻译不能仅以是否传达相同内容,更应以是否再现原文风格,表现原作文学与美学意义为评判标准。积极修辞作为小说中使用最频繁的艺术现象,其可译性研究为如何使小说译文和原文在风格上保持一致,避免翻译中的风格丧失提供了新的路径。以《水浒传》中积极修辞的英译为例,通过具体分析小说中的积极修辞及其在译本中的可译性及限度,从而探讨保留原作风格的重要性和应采用的具体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5.
从Beat Generation一词的渊源、内涵、译介、影响来探究"垮掉的一代"的译文,并试图以一种较宽的文化视角和历史的观点,针对Beat Generation一词的可译性和最佳译法提出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陈朝阳 《科教文汇》2008,(18):178-178
翻译的不可译性是翻译界讨论的焦点。翻译时,语义往往会有所流失,即原文中表达的意义在译文中保留得不完全,只能传达一部分。本文针对这种不可译性,从文化的角度结合理论基础剖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指出了文化的相互渗透会逐步缩小翻译的不可译性。  相似文献   

17.
在国际交流日益发展的今天,随着国与国之间交流的不断频繁,翻译已经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交际活动。在双语转换的过程中,翻译不仅仅是一种跨语言的交际活动,更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因而它所面对的是语言和文化的双重障碍。正是由于这种障碍,使得对于不可译性的研究成为翻译领域中一个被广为讨论的问题。作者有感于不可译性在实际翻译活动中的难以处理,大胆从理工科的角度出发,借鉴了近年来在系统论和控制论领域中发挥越来越大作用的灰色系统理论,尝试论证以该理论为依托,找出一些实际可行的方法来更好地处理不可译性的问题的可能性,以拓展视角,打破传统的以语言学理论来解决语言学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高中英语教学,主要是通过"听、说、读、写、译"的训练,全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达到能用英语流利地进行语言交流的目的。作为一种语言的不同方面,这五种能力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听、说、读、写、译"五位一体教学。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语言文化的特异性这个角度拮取数例分析了英语汉语转换过程中的一种替代形式,即:"正说反译、反说正译"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20.
同一词语,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具有不同的心理联想意义。词语心理意义差异的类型有:心理意义空缺;外延联想一致,内涵联想有别或空缺;词汇外延与内涵均有联想差异;内涵联想一致而外延联想有别。原语和译语文化中词汇心理意义的差异限制了词语的可译度。词语心理意义差异的类型不同,其可译度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