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武术职业赛事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武术竞赛”为主线,梳理不同历史时期中国武术竞赛特征,指出当前开展的中国武术职业联赛存在联赛签约俱乐部少,竞赛周期短;俱乐部签约高水平职业运动员困难,联赛质量不高以及WMA技法无体系,技法使用无章法等问题.提出中国武术职业联赛在继承中国武术竞赛传统特征的基础上,扩充俱乐部,稳定赛制;与武术管理部门合作,多渠道引进和培养高水平职业运动员;以及用规则引导,构建WMA技法体系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从武林大会到WMA——中国武术发展的当代回归与激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中央电视台和国家体育总局武管中心等联合打造的武林大会与中国武术职业联赛(WMA),在2007年以来的中国武坛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作为一项民间自发的以展示传统技击为主要宗旨的武术赛事,武林大会与WMA创下的优秀业绩标志着中国武术的传统回归达到了空前高潮,同时也昭示着以中国武术为引领的当代民族体育赛事产业正式扬帆起航.从武林大会到WMA,通过中央电视台这一权威媒介所展示的传统武术真实生存状态,历经30载试验探索的中国武术现代发展历程及成果得到了验证并受到了启发.武林大会与WMA的回归与还原之路充满激荡与振颤,其对于2l世纪中国武术发展所具有的历史意义重大而独特.  相似文献   

3.
我看WMA     
郭宝洪 《武当》2009,(11):6-6
WMA中国武术职业联赛,终于在烈日炎炎的七月隆重开赛了。这是万千习武者的大喜事,每一位武术爱好者都希望WMA能健康、持续和更大规模地发展,也希望有一天我们中国人到国外去会骄傲地看到美国三大广播电视网正在直播我们的武术职业联赛的目标早一天到来。但在第一轮比赛后,对第一轮三场比赛有些看法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相似文献   

4.
《武当》2009,(11):31-31
中央电视台CCTV-5推出的《武林大会》、《中国武术职业联赛》(WMA),以及河南卫视的《武林风》,是当今热播的武术竞技节目。这些节目的宗旨是追寻传统武术技击的原貌,贴近真实武林,探索中国武术产业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
河南卫视播出的《武林风》、内蒙古卫视的CKA中国武术散打超级联赛、还有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武林大会》,以及央视新推出的WMA中国武术职业联赛……层出不穷的电视武术比赛,在争夺收视率的狂潮中,真的能够让武术焕发新的生机吗?  相似文献   

6.
《武当》2009,(10):14-14
中央电视台CCTV-5推出的《武林大会》、《中国武术职业联赛)(WMA),以及河南卫视的《武林风》,是当今热播的武术竞技节目。这些节目的宗旨是追寻传统武术技击的原貌,贴近真实武林,探索中国武术产业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
为揭示武术交手比赛观赏性发展的基本规律,提高WMA比赛质量,拓宽WMA市场,促进中国武术职业联赛健康快速发展,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解析法和逻辑分析法,对WMA比赛观赏性的概念进行了分析.WMA比赛观赏性的表现形式主要体现在赛前的综合情况、比赛过程的不确定性和比赛结果的不可预见性;决定WMA比赛观赏性的因素主要有参赛选手、教练员、裁判员、解说员和观众;通过修改比赛规则、提高参赛选手的技战术水平、强化解说专业化水平和提高受众的鉴赏素养等途径可以提高WMA比赛的欣赏性.  相似文献   

8.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对比分析法,从技击招法中国化、形式国际化、道路产业化以及赛事传播媒体化等4个方面深入剖析和解读了中国武术职业联赛(WMA)。通过论证WMA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当前的发展形势及其对推广传统武术发挥的作用等,得出结论:WMA只有摈弃自身的不足并提升优势,才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继而更好地推动中国传统武术及其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9.
郭宝洪 《武当》2010,(6):6-7
“穿裆靠”技法是中国武术摔法的一种,是指通过上步用自己的腿封住对方前腿,一手插入对方裆内别住对方后腿胭窝处,然后再用肩和头发力挤靠别,把对方摔倒的一种技法。此法在陈式太极拳技法中运用较多,故被中国武术职业联赛的专家技术小组定为WMA规定技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WMA赛事当前现状出发,从武术文化以及传播学的角度加以分析,运用文献法和逻辑推理的研究方法,通过对中外武术搏击赛事的比较,从节目质量、受众因素和宣传因素三方面分析了影响WMA收视率的原因,并且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开放规则、提高赛事流畅性和观赏性、加强直播和稳定播出时间以及从各方面加强国学及传统武术相关宣传等对策,以期对中国武术职业联赛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CCTV5中国武术职业联赛(WMA),以下简称WMA,表现出武术技击形态,谈中国传统武术技击形态的演变。从社会发展、武术技击技环境土壤的变化和武术技击承载文化传承的角度梳理其形态发展演变轨迹,通过查阅资料、访谈民间武术师、收集武术技击的影像、图片资料与古人对话、与文化同行,来还原传统武术技击形态的的庐山真面目。  相似文献   

12.
2011年3月,中国武术职业联赛在青岛重燃战火,又一次让广大武术爱好者以及关注中国武术的仁人志士对中国武术职业联赛的倍感期待。中国武术职业联赛是否能在武术赛事产业发展道路上为体育赛事产业起到表率作用,是否能真正为我国文化产业、体育产业、武术赛事产业竖起一个标杆,这些都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而探讨中国武术赛事产业发展的文化意义,对武术赛事产业的未来发展也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3.
中国武术职业联赛开创了中国武术联赛的先河,是第一个真正属于中国本土的职业赛事,也是一次真正意义上使传统武术从产业体制方面发生根本性变革的历史超越。但是本次职业联赛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致使人们的质疑声频频出现,面对这些质疑,中国武术职业联赛将以怎样的面貌面对世人显得尤为重要。针对这一问题,文章进行了浅要的分析并提出合理的建议,以利于推动中国武术职业联赛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张高生:WMA作为中国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发端于中国本土的武术职业联赛,是中国第一档真正具有产业链的武术职业联赛,填补中国体育赛事市场化运作的空白,实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与国际赛制的结合。在这一赛事中,如何体现中国的传统文化精髓,是我们关心的一个议题,请问王教授,WMA与其它格斗类项目的不同在那里?  相似文献   

15.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的研究法,以首届WMA赛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和思考。研究发现:WMA赛事是一次对中国武术职业化的全新尝试,它力图实现对传统武术技术体系的真实回归,并致力于对传统武术文化内容的展示,同时还是传统武术技术技法形式的大胆探索。在此基础上,文章对WMA的未来发展提出了些许期待,希望能够引起学界更多地关注WMA的发展,关注中国武术的发展,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WMA的文化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王岗 《搏击·武术科学》2009,6(8):F0002-F0002
2009年夏天对于中国武术而言,“WMA”的横空出世无疑是最具划时代意义的一件大事,也是值得中国人、中国文化人、中国武术人备加关注的一件大事。如果我们不从技术意义出发来看待刚刚起步的WMA,我们就会发现:WMA的文化价值和意义已经在过去一个月的时间内引起了广泛的热论,并在一定范围内得到充分的肯定和赞许.因为,从WMA组织者的发起意图来看,强化和追求“文化”的意义,在WMA赛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7.
大江  啸然 《武当》2000,(6):3-5
当国内武术迷还沉浸在中美对抗赛的胜利喜悦和对传统武术的思考忧虑之中的时候,中国武术界又开始了新的大动作。3月25日下午,中国武术协会散打馆(北京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东门内)内一片沸腾,座无虚席。3时整,随着铿锵雄壮的鼓声,中国散打王争霸赛拉开了序幕,作为中国武术散打职业联赛  相似文献   

18.
肖为 《武当》2000,(5):38-38
中国武术散打王争霸赛已于3月底揭开战幕。作为中国武术职业联赛的第一阶段,该赛事将以特殊的意义写进中国当代武术的发展史册,因为它标志着武术项目已经正式步入市场化运作。  相似文献   

19.
对中国武术职业联赛、武林大会为代表的武术赛事品质不高、赛事观赏性差、观众对赛事关注率低,赛事无形资产开发举步维艰,赛事无形资产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而屡遭侵权的状况,提出积极培育知名武术赛事品牌、营造武术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重视武术赛事无形资产开发的媒介宣传工作、培养众多知名武术明星、采取多元化侵权救济手段来开发和保护武术赛事无形资产。  相似文献   

20.
由央视"武林大会"板块衍生的WMA(武术职业联赛)节目自开播以来,观众如潮,热情似火,组织者精心策划,参与者激情荡漾,俱乐部倾情奉献,选手们尽展雄姿,裁判公正公平,总裁品评以则。这项活动有民众基础,有经济实力,有拼搏水平,有旺盛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