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刘正妹 《教育》2014,(6):61-62
正算用结合,有效建构,是笔者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形成的经验总结。以《三位数减三位数的不退位减法》为例,笔者这样设计教学。教学内容与目标【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小学二年级下册第52、53页。【教材简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以及在1000以内的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教学的不退位三位数减三位数,主要让学生探索并掌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22页、第23页。背景:教材以“美丽的云南”为情境,提出旅游中的一个行程问题,引出减法计算。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笔算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减法。此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过笔算退位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计算法则上没有更多的新知识,只是被减数连续两位不够减,要连续两次向前一位退1,在第二次退位后除了加上本位的数,还要减去上次退的1,又加又减,计算上思维过程较为复杂,容易出错。教学中要从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出发,在新的知识点加以引导,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减法的计算法则。另外,针…  相似文献   

3.
“九义”教材第二册第五单元“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口算)”的教学内容是以20以内退位减法和整十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为基础进行教学的。帮助学生掌握口算步骤,突破个位上的数不够减要向十位退1的难点,关键是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懂得把被减数分成几十和十几,从而掌握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4.
一、教学内容本课是六年制小学数学北师版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加与减(一)"的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通过"买电器"、"回收废电池"的生活情境,在掌握了万以内整百整千数加减和三位数加减法的基础上来学习以"小小图书馆"为生活情境的三位数的减法,本部分内容分五课时进行学习,包括创设"小小图书馆"情境,引导学生探索三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还安排了"想一想"的活动,引导学生探索减法的验算方法,以及两次讨论,第一次是连续退位减法,第二次是关于验算的方法.本节是三位数退位减法的第一课时,通过创设情境,探索三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5.
这一节是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例3、例4是讲退位减法,主要解决“个位上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例1、例2是讲不退位的减法,主要讲“先把相同数位对齐,再从个位减起”。由于学生在前一节学会了笔算加法,对于对位和从个位减起已没有什么困难。但学生在做退位减法的作业时,一般说来,要比学习前三节时出现的错误多:有的在退位以后十位数相减时,忘记被减数应减去1;有的会误算成不退位减法,个位从减数里面减去被减数;有的在做加、减法混合运算的练习时,会发生乱用法则的现象。因此,退位减法是本单元的一个难点。教材为了使学生不致忘记从十位退了1,特意设计在被减数十位上的数上面点一点;为了  相似文献   

6.
一、教材分析《加与减(一)》是北师大版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内容。本单元包括: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加减、三位数不进位加和进位加、三位数的退位减。对于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加减,由于有了口算两位数的加减法的基础,以及孩子们丰富的生活经验,学生比较容易口算出结果。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继续建立数感,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以及能为解决问题选择适当的算法。三位数的进位加和退位减是这部分知识的难点,是在20以内进位加和退位减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学时,可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社会调查,从现实生活中搜集数…  相似文献   

7.
一、教材分析《买书》是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数学第二册第五单元《加与减》(二)中的内容,与本册教材第三单元《加与减》(一)、第七单元《加与减》(三)一起,构成了本册教材中“数与代数”的学习内容。《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儿童接受新知的过程是儿童对自己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进行同化和顺应的过程。因此,《买书》虽然讲的是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全新知识,但由于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过20以内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和100以内不进位加法与不退位减法,学生已对100以内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的相关知识(如满十进一、退一当十等),已有了一个充分地…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国标本苏教版第四册第52 页的例题、第53页"想想做做"1-4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三位数减三位数(不退位) 的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 (不退位)的计算方法和验算方法。 2.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索意识和验 算意识。 3.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并与同学合作交 流的学习习惯和态度。 [教学重点]让学生探索并掌握三位数 减三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让学生自己概括出不退位 减法的计算方法并理解算理。  相似文献   

9.
帅莉 《江苏教育》2005,(4B):38-39
1.经历探索三位数减三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和验算方法。2.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索意识和验算意识。3.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并与同学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和态度。  相似文献   

10.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第四册第六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是在学生掌握了百以内加、减法,万以内加法和减法(一)以及二、三位数的珠算加、减法,口算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下面谈谈备课的一些设想: 一、切实把握新教材的编写特点和意图 1.继承现行教材优点,科学安排教学顺序。新教材在编写时能注意继承现行教材中一些较好的做法,如万以内笔算加、减法分开编排,先出现不进位加(不退位减),后出现进位加(退位减),对后  相似文献   

11.
学会方法 增长智慧──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第六单元教学建议黄百研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1)学会二、三位数的珠算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能说出万以内数的笔算加、减法,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3)能正确、迅速地口算几百几十加、减整...  相似文献   

12.
“减补进一”和“退一加补”,本来是“三算”结合教材中用来计算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两条规律。实验证明,这两条规律也可用于通用教材中的口算。在通用教材中,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采用“凑十法”计算,退位减法是采用“看减想加”的逆运算关系求差。楚雄市北城小学在86年招  相似文献   

13.
“在计算退位减法的方法中,‘算减想加’是一种很好的计算方法。因为它既能凸显减法的意义,很快算出退位减法的差,又能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进位加法。”有教学参考资料如是说,新课改前的小学数学教科书也是采取“算减想加”的方法教学生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的。可是,实际上学生对这种方法的接受情况又是怎样的?“20以内退位减法”是一年级下册(苏教版)第一单元的内容,当学生学完“10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后,笔者在两所中心完小的一年级学生中做了一个调查,参加调查的82个学生中能用“算减想加”计算出16-9=7的只有25人,而用“破十法”即10-9=1,1+6=7计算的有57人,占调查总人数的69.51%。  相似文献   

14.
部编教材第二册第二单元中关于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是一个难点。解决这个难点,我在教学中注意了以下三个方面。一、加强算理教学1.首先要复习好100以内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因为教材在第25页例4中,通过“23-8”,配合图形,已经揭示了“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的道理、步骤和方法,算式的底注:也明确揭示了这个过程。因此,复习好这部分内容,对于新课学习无疑会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而这种复习,不应仅仅要求学生正确地口算得数,更主要的要让学生能够口述退位减的  相似文献   

15.
第四册珠算减法的教学曲靖师范附一小储凤仙一、前材浅析本节珠算减法属不退位的“破5减”范围。教材的编排与“满5加”基本相同,先出现“破5减”的各种情况,让学生对这些情况进行练拨,总结出下珠不够减时破5(上珠)减的拨珠规律,然后推广到两、三位数的不退位减...  相似文献   

16.
一、复习铺垫迫进难点万以内的“连续退位减法”的教学,是在学生熟练掌握了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与万以内“不连续退位减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师应通过充分的铺垫练习帮助学生熟练这一技能。因此,在复习时应注意从如下二个方面入手。 1.复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新授前安排口算练习。如。 16-9= 15-8= 20-8= 13-6= 11-4= 20-7= 12-8= 13-4= 14-9= 2.复习不连续退位减法。指名学生板演。9108-7502、5780-970、2230-525。评点时有意识地追问:被减数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该怎么办?让学生回答出“应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10再减”的算理算法,从而把学生认知引向了新知。  相似文献   

17.
1.如何教学“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十几减几”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第二册第一单元第15页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十几减几(不退位),初步感知了加减法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这样就巩固了20以内的进位加,为今后学生学习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打下了良好基础。教学时应主要做好以下几点:(1)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计算教学往往只重视算理和算法及技能训练,而忽视与具体情境的结合,使计算教学变成枯燥的训练。教师应努力改变这一状况,利用画面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  相似文献   

18.
一、联系旧知识,导入新课指定学生说出百以内数的减法法则,教师板书:计算100以内数的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一,个位加10再减。〔百以内数的减法法则,是计算万以内数的减法的基础,通过学习让学生抓住了新知识的支撑点,为知识迁移作好准备。〕  相似文献   

19.
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二册49页“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笔算”,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退位减法,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口算及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笔算的基础上学习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是两位数减两位数的教学重点,而两位数减两位数当个位不够减时要从十位退1的道理是重中之重,也是该节的教学难点。  相似文献   

20.
“连续退位减”的特点是被减数连续有几位不够减,都要从前一位退1作10,同本位上的数加起来再减。由于其计算的思维过程比较复杂,它既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对教材上例5的导学,教师可利用计数器的直观演示,揭示“连续退位减”的思维过程和竖式计算的方法。例6的导学,则可采用“半扶半放”的方式,强化“连续退位减”的笔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