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是一名基层的档案工作者,也是《档案管理》杂志的一名忠实读者,并时常把工作中的所感所想撰写出来投稿。1998年,我的处女作《诉讼档案管理的问题与对策》有幸被《档案管理》刊发。从此,便激发了我撰文、投稿的勇气,截至目前,已有3篇拙文相继被《中国档案报》、《中国档案》编  相似文献   

2.
我自1983年进县档案局从事业务指导,便与《档案管理》杂志结了缘:《档案管理》杂志是我工作的好帮手,每期必读,(编者:这样的读者不多)是一位忠实的读者。虽算不上痴情的投稿者,但自1990年我平生第一篇文章被《档案管理》杂志采用,使原以为在省级刊物上发表文章是高不可攀的神秘  相似文献   

3.
承蒙《档案管理》杂志社错爱,免费送我全年的《档案管理》.《档案管理》杂志社早在1月21日就已经将杂志寄出了,由于我将自己的邮编写错,直到一周前才收到这份杂志.  相似文献   

4.
当兵七年,《新闻与成才》却伴了我八年。这段缘分 还得从当兵前谈起: 中学时代的我,其他功课不咋的,写作还行。每有 自鸣得意之作,总要拿给在县武装部当秘书的表哥修 改,表哥很忙,自然无暇字斟句酌,便送我一套他看过的 《新闻与成才》,说:“仔细读读这个杂志,就懂得怎样构 思,怎样表述,怎样修改,怎样投稿了。”投稿?这对于当 时的我来说犹如摘天上的月亮一样不敢奢望。但是, 《新闻与成才》那精美的封面,尤其是四封反映部队火热 生活的图片和军人写、写军人的内容,对于当时名落孙 山、向往…  相似文献   

5.
我是半路出家搞通讯工作的。前后算起来还不到一年时间。从前,我是派出所的一名户籍民警,闲暇时喜爱翻翻杂志,后来试着写些诗歌、小说之类的文学作品,题材仅限于抓取身边的人和事,投稿对象仅《首都公安》杂志一家。嘿,耕耘总会有收获,我自己都觉得羞于拿出手的东西,居然用铅字印在白纸上发表了,而且我  相似文献   

6.
斯人已去,著述长存——《王金玉档案学论著》读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7月,《档案管理》杂志召开学术研讨会之际.郑州大学历史学院王星光教授从王金玉教授家属处转赠我《王金玉档案学论》一书。  相似文献   

7.
我是一名卫生科普杂志的编辑。我认为,一名好的杂志编辑,应该具备较强的组织稿件、策划栏目的能力。为了紧密联系读,我多次组织征与讨论,请读积极地参与进来。我想,一旦读参与了办刊,你想不让他订这本杂志都不容易。2000年,我在《人到中老年》栏目策划了“要不要给子女带孩子”的讨论。由于涉及的是一个很普遍的社会现象,所以读参与的热情很高,我从中精选了几篇稿,陆续以《我的母亲带了仨》、《岳母的无奈》、《虎爷爷不带虎孙子》、《带孩子有付出也有  相似文献   

8.
网上调查是未来调查研究的发展方向和趋势.与传统调查方式相比,它具有自愿性、定向性、互动性、经济性、及时性、匿名性等特征.《档案界》网站开通后,《档案管理》杂志已经具备开展网上调查的基本条件.通过对网上调查的特点和优势、《档案管理》杂志开展网上调查的可行性以及网上调查的局限性进行分析,对《档案界》开展网上调查有关问题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9.
照片档案定义思考段公建1988年《档案工作》杂志刊登了《照片档案管理规范》(报批稿),该规范对照片档案定义作了较为权威的阐述。此后,《档案管理学》等书刊相继发表了多种照片档案定义。但真正科学地认识照片档案定义,统一学术观点,尚有一段很长的距离。正因为...  相似文献   

10.
和《军事记者》的“一见钟情”是在10年前,那时我还是个肩扛一道杠的新兵。一次偶然的机会从班长那里看到了当时的《新闻与成才》,从此爱上了她。当兵的第二年就参加了军报的第七届新闻函授班。走进陆军学院成为一名学员后,仍用有限的津贴订阅《新闻与成才》。多少个夜晚,我翻开心爱的杂志,在字里行间追寻着自己的军事记者梦。真正走上兼职的新闻干事这个岗位是在两年前,从看新闻到写新闻的跨度太大了。实践后才知道,爱她还真是不容易。一次次投稿,一次次杳无音讯。在这孤独无助之时,我又重新拿起了与我相伴多年的《新闻与成才》,…  相似文献   

11.
《新疆新闻界》编辑室为了把杂志办得更好,给每个读者发了一张《读者意见征询调查表》,虽然我也填了这张表,但感到仍有未尽之意,再谈点看法。我今年54岁,是一名业余通讯员,在克拉玛依油田写了几十年的新闻稿件。每当我订阅的《新疆新闻界》杂志一来,总要先阅读“通讯员之页”这个栏目的文章。我还重点阅读“新闻与写作”、“新闻知识专题讲座”、“采写体会”、“新闻和语言”、“好稿评介”等栏目的作品。每期都要从头至尾看一遍,有的文章还要读多遍。1991年第二期“通讯员之页”栏目中胡四海的《投稿杂  相似文献   

12.
编辑同志: 我是一名新闻爱好者,从1983年起就给新闻单位投稿。由于以前缺少写作知识,写的稿件质量差,被采用的寥寥无几,感到十分苦恼。去年3月,我有幸从一位朋友家中发现了《新闻知识》杂志,一打开就被她吸引住了,连饭都顾不上吃就细心读了起来。然后又借回家翻了几遍。我认为她是学习写作的良师  相似文献   

13.
郭炜  泊客 《档案管理》2007,(6):48-49
《档案管理》是我省档案界唯一的指导性、权威性专业杂志。唐河县1997——2006年《档案管理》发行征订工作一直位居全省县级单位前列。作为《档案管理》的县级忠实读者和热心宣传征订者,我们依据这10年的征订情况记录,对《档案管理》的订阅及供稿情况进行一些简单的统计分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以前.我也得过一些奖品.多属物质性的,在我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象且打心眼里喜欢的却极少。但有一件“奖品”却使我久久难忘。今年初,突然收到一封署有《新闻知识》字样的来信。打开一看.才知是《宝鸡日报》给我订了份《新闻知识》杂志,对我给党报投稿以示奖励。望着寥寥数语的附言.细读随信所寄的第一期《新闻知识》,已过不惑之年本来很少激动的我.却难以抑制自己的兴奋之情,竟拿着信和杂志向同事“炫耀”。我之所以这样,首先是被报社善于揣摸受奖人心理需求的良苦用心所感染.其次是时颁奖单位抛弃讲“实惠”的世俗、不以金钱物质…  相似文献   

15.
我是一名从地方大学入伍的武警警官,入伍前我对《军事记者》杂志可以说一无所知,入伍后在我部新闻干事孙建民同志的推荐下,翻看了2002年第1期和第2期《军事记者》,不看不知道,一看乐一跳,我被它精辟的论述、丰富的内容、精美的印刷所折服。也许是学中文的缘故吧,一向对书报杂志十分挑剔的我,对《军事记者》却“一见倾心”,无法说“不”。钟情《军事记者》杂志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的高质量和高品位。《军事记者》是目前国内新闻写作杂志中的佼佼者,特别是在军事新闻理论的研究、探索、开拓方面,领潮流之先,具有无与伦比的优…  相似文献   

16.
初识《档案管理》还是在2005年初,当时在河南一位教授朋友的倡议和策划下,我们在该刊上搞了几期博士论坛,于是就认识并喜欢上了这个新面孔。《档案管理》的封面设计在同类杂志中甚至在国内众多学术性期刊中。可算得上是独具一格的。这不仅仅体现了办刊对办刊的认真态度,而且体现出了一种办刊理念,封面对他们来说已不仅仅是杂志的脸面,而是代表了一种精神,一种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7.
台刊“投稿须知”的启示彭援军最近,笔者见到台湾《现代营建》杂志社的“投稿须知”,读后感慨颇多,深感值得大陆报刊同行借鉴。尽管《现代营建》是一家很专业的杂志,但它对投稿的约束性条文,却使各类报刊对待投稿有着普遍意义。这里让我们边看边议。“一、稿件均需经...  相似文献   

18.
《当代传播》杂志走过了20年的历程,可喜可贺。从当年的《新疆新闻界》变成了没有地域称谓的《当代传播》,这不仅是名称的变化,也是杂志成长的真实写照。杂志创办初期,我与杂志有过"对公"联系,但是当时《新疆新闻界》在国内新闻学期刊中影响力有限,我身处北京,距离遥远,较少想到给那里投稿,仅在1986年的杂志上发表过一篇论文,后来数年内除了几个学术会议的简讯,没有给杂志投过像样的文章。1995年以后,杂志走出新疆地域的限制,面向全国,逐渐赢得了全国新闻学界的关注。从那个时候起,我每年都在上面发表文章了,而且与杂志的几任主编工作上的联  相似文献   

19.
《浙江高校图书情报工作》杂志100期出刊了。100期,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是一个值得纪念、回顾、再前行的新起点。看着书架上陈列的一本本杂志合订本,翻着一期期略微泛黄的杂志,仿佛看到了杂志走过的70多年的岁月。我作为一名曾经的年轻的编辑,伴随着她一起成长。  相似文献   

20.
作为长期从事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我感到《档案管理》杂志尚有一些值得商榷和改进的地方,现谈机电管窥拙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