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这个文学与大众疏离的年代里,池莉是自觉地放弃了自己的知识分子启蒙立场而“平民化”的一位作家,她用自己敏感的心追逐着生活,警惕地注视着现实生活中平民阶层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尽管池莉一再宣称,不谈爱情,可她的小说仍与爱情有关,她在解构中传达自己的爱情观。从她的《不谈爱情》、《绿水长流》、《来来往往》等小说里,池莉一一化解了罩在爱情字眼上浓烈的虚幻色彩。使爱情走出浪漫,走出诗的氛围,回归到凡俗人生的生存状态。池莉曾在一篇随笔中写到:“我的小说将以拆穿虚幻的爱情为主题之一。”说明她对爱情的探求过程实际成为了她解构爱情的历程。  相似文献   

2.
池莉小说所呈现的有关"不谈爱情"一直是打动读者的一大亮点,她笔下的人物在细水长流的生活中总是说出或者表现出"不谈爱情"的意向,仿佛爱情总是与心、婚姻相游离的。但小说中看似"游离"下却包含了浓郁的脉脉温情,且持久不散。为此,从池莉的几部小说出发,就几位主要男女主角在爱情的抉择上面的表现,来分析其"不谈爱情"背后的满是爱情存在,以期让大众明白爱情始终存在于普通生活的每分每刻。  相似文献   

3.
缺席的爱情——读池莉作品有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情是文学创作中永恒的主题之一 ,池莉则宣称要拆穿虚幻的爱情神话。于是爱情的缺席成为池莉小说中一个独特的现象 ,这一现象源自于池莉的市民价值取向和她自己的个体体验。  相似文献   

4.
《不谈爱情》是池莉"人生三部曲"系列中其中一篇,具有浓郁的写实风格。作品中扫去爱情理想的光芒,以日常化和世俗化的手法阐述自己对不可捉摸的爱情内涵,表露出强烈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5.
杨建伟 《文教资料》2012,(20):22-23
张洁、池莉和张欣作为当代文学的女性作家实力派,她们的作品主要讲述新时期的爱情和婚姻,表达了社会的主流爱情观。张洁用《爱,是不能忘记的》回忆了八十年代以前执著坚贞、纯洁无功利的传统古典爱情观,而池莉的《不谈爱情》和张欣的《爱又如何》却讲述了八十年代后,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人们为了物质利益和生理欲望可以不谈爱情,或者原本美好的爱情在现实困境和个人私欲的挤压下弯曲变形。  相似文献   

6.
池莉的成名作“烦恼三部曲”中,以印加厚为代表的男主人公在窘困的物质条件的压迫下,在浓厚的传统文化的熏染下,消解了诗意的爱情神话,形成了“不谈爱情,只谈好好过日子”的婚恋观。  相似文献   

7.
池莉是现实主义者,方方是理想主义者。池莉从早期的“过日子”小说到后期的再现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下的社会,都采取客观冷静看取生活的态度,要人直面现实,按照现实生活的法则去规约自己的行为。方方从早期表现人性的美好到表现人性之恶、人性之丑,理想主义信念始终没有改变。池莉“不谈爱情”,只注重物质实利和生理需求,是现实主义爱情观的表现,而方方追求的是智慧相当、心灵契合的理想爱情模式,摒弃了池莉的物质实利。  相似文献   

8.
爱情历来是文学作品中的永恒主题,同为“新写实主义文学”代表作家的池莉与方方在她们的作品中却将爱情推下了圣坛。但二者所采取的方式截然不同:池莉笔下的爱情是一种物质实利和生理需求,而方方追求智慧相当、心灵契合的理想爱情模式,但总是求而不得。她们用不同的方式表现了已归于幻灭的爱情。  相似文献   

9.
池莉站在一种超越的立场,以女性"客观、冷静"的视角,由"不谈爱情"到"拆穿爱情",再到"追求爱情与婚姻的和谐",体现了女性对现实世界清醒的认识和对两性关系走向和谐的真诚期待。  相似文献   

10.
池莉的小说自1987年的《青奴》以来都充满了文化冲突。这种冲突同样体现在《让梦穿越你的心》、《不谈爱情)、《你是一条河》、《一去永不回》等池莉的主要作品中。有的冲突还具有叔事结构中心的作用。池莉在展示这些文化冲突时不可避免地流露出自己的文化选择和文化心态.因而对此加以考察就是必要的了。  相似文献   

11.
“爱情”在文学作品中是一个长盛不衰的主题一直被奉为神话。而池莉却用自己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对爱情进行了瓦解。她认为初恋源于对异性的好奇,一见钟情来自欲望冲动,爱情的最终目的——婚姻充满了功利,而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孤独抗争证明了男性的不可信任,浪漫爱情只存在于诗里,现实社会中是不可能有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将对池莉的"人生三部曲"(即《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太阳出世》)进行研究,从而分析解读其女性视角以及作品表现出的女性意识,通过对"人生三部曲"的解析,进而对池莉的小说有更为全面、更深层次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池莉是20世纪80年代末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在她的小说集《紫陌红尘》、《一冬无雪》、《细腰》、《来来往往》里叙写武汉都市的市民生活,呈现一种生活的本真状态。本文尝试从《你以为你是谁》和《不谈爱情》谈谈池莉小说的语言风格。  相似文献   

14.
试论池莉市民小说中的大众庸常价值取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立足于池莉的市民小说,对小说中作者非常认同和肯定的大众社会中市民生活及他们的价值观念进行了分析,分析主要从“不谈爱情”和受制时间两方面展开。池莉市民小说中的爱情故事充分注重日常生活的逻辑,爱情这个永恒的话题在大众社会中被平庸无奈的生活消磨着,在金钱和性的双重枷锁的挤压下显得虚妄和奢侈,显示出来的价值趋向是放弃高尚的情感追求,以非常世俗化的功利化的眼光来看待男女之间的关系。池莉的小说中充分关注当下中国现实生活中的时间问题。池莉精心刻镂的市民大众的庸常价值趋向,表现出一种消解价值和意义的倾向。  相似文献   

15.
本用比较的方法,分析了张爱玲的《传奇》与池莉的“人生三部曲”)《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太阳出世》内容上的异同。共同点:两都注重对平凡日常人生的叙写。不同处:张爱玲的《传奇》中的日常生活是绸般的;而池莉“人生三部曲”中一平凡人生却是棉布般的。  相似文献   

16.
作为在80年代后期兴起的“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池莉的作品是以对世俗人生的深切关注和“原生态”的展示为读者所熟知的。她的“人生三部曲”系列作品(《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太阳出世》)是这方面的突出代表。有的学者认为,池莉的创作在于解构,而我认为她的作品更多的在于一种建构。以这个系列作品为中心,池莉在这期间的创作,建构了一种不同于古典爱情的爱情模式。这种爱情模式的特点,是将现世生活的一切甜酸苦辣、喜怒哀乐,都看作是世俗人生爱情经历的一些无法回避同时也是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和基本内容,从中去体验爱情的意味,了悟爱情的真谛。从而达到其重新建构爱情的目的。这种建构模式,在某种程度上来看,显然是与现代性的建构联系在一起的,是以解构过去的爱情婚恋观完成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比较的方法 ,分析了张爱玲的《传奇》与池莉的“人生三部曲”(《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太阳出世》)内容上的异同。共同点 :两者都注重对平凡日常人生的叙写。不同处 :张爱玲的《传奇》中的日常生活是丝绸般的 ;而池莉“人生三部曲”中的平凡人生却是棉布般的  相似文献   

18.
池莉对婚姻爱情悲剧性的描写还表现在她对婚姻爱情悲剧原因的探讨上。造成婚姻爱情的悲剧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爱情“阴谋”的参与,婚姻爱情当事人都自觉不自觉地掉进婚姻爱情的阴谋陷阱,难以自抛二是各种文化观念的冲突,特别是乡村文化观念和都市文化观念的冲突、雅文化观念与俗文化观念的冲突、新文化观念和旧文化观念的冲突等是构成池莉小说中婚姻爱情悲剧的主要原因;三是东方式的“宿命”观与西方式的“原型”理论构成池莉婚姻爱情悲剧小说的更为抽象的哲学原因。  相似文献   

19.
池莉作为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始终坚持自己的独特视角,结合自己的生命体验,对世俗生活进行着"零度叙述"。虽然她一直宣称"不谈爱情",但她仍然相信爱情的存在,只不过她认为只有物质和精神达到和谐统一的情况下才是真正的爱情,否则爱情则将永不圆满,而后融于平常的生活当中,从而揭示爱情的真谛——平平淡淡。  相似文献   

20.
池莉作为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始终坚持自己的独特视角,结合自己的生命体验,对世俗生活进行着“零度叙述”。虽然她一直宣称“不谈爱情”,但她仍然相信爱情的存在,只不过她认为只有物质和精神达到和谐统一的情况下才是真正的爱情,否则爱情则将永不圆满,而后融于平常的生活当中,从而揭示爱情的真谛——平平淡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