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中生》2008,(8):44-45
1.问: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与文艺复兴是什么关系?(湖南长沙市田家炳实验中学章同学)高sir:近代自然科学兴起于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面向现实世界,注重实践的精神,激励人们以全新的方式去探索和解释自然现象。近代自然科学,如"太阳中心说",动摇了封建神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1473-1543),波兰天文学家、日心说创立者,近代天文学的奠基人。哥白尼经过长期的天文观测和研究,创立了更为科学的宇宙结构体系——日心说,从此否定了在西方统治达一千多年的地心说。日心说经历了艰苦的斗争后,才为人们所接受,这是天文学上一次伟大的革命,不仅引起了人类宇宙观的重大革新,而且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理论支柱。“从此自然科学便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科学的发展从此便大踏步前进”(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伽利略(1564-1642年)是意大利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在科学史…  相似文献   

3.
哥白尼(1473~1543)伟大的波兰籍天文学家,创立了科学的日心地动说(即地球围绕太阳转动),近代天文学的奠基人。著有《天体运行论》。  相似文献   

4.
《历史学习》2007,(2):46-48
(依据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考试大纲编辑整理)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1.文艺复兴时期创立“太阳中心说”的科学家是 A.伽利略B哥白尼 C.布鲁诺D.开普勒2.中国明清和西欧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技术都取得 了辉煌的成就,这些成就的共同之处是  相似文献   

5.
初中第五册语文《歌白尼》一文后面的练习题中,有这样一个句子: (1)哥白尼发表了地动学说,不但带来天文学上的革命,而且开辟了各门科学向前迈进的新时代。要求学生填充是什么复句。“教参”中指出:这是递进复句。对此,教师持有不同看法。持不同看法者认为是二重复句,主语不是“哥白尼发表了地动学说”这个主谓短语。一说为“哥白尼”,后两个分句的主语承前者省略;一说为第一个分句的主语是“哥白尼”,后两  相似文献   

6.
赵怀英 《物理教师》2009,30(2):43-44
1开普勒的悲情人生 约翰·开普勒(Johanns Kepler,1571~1630),德国近代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哲学家.他以数学的和谐性探索宇宙,在天文学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开普勒是继哥白尼之后第一个站出来捍卫太阳中心说,并在天文学方面有突破性成就的人物,被后世的科学史家称为“创制天空法律者”.  相似文献   

7.
约翰·开普勒(JohannaKepler,1571-1630),德国近代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哲学家。他以数学的和谐性探索宇宙,在天文学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开普勒是继哥白尼之后第一个站出来捍卫太阳中心说、并在天文学方面有突破性成就的人物,被后世的科学史家称为“天上的立法者”。  相似文献   

8.
【单元导读】17世纪初至20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和资产阶级革命带来的巨大社会变革,以及人文主义思想和理性主义思想的先后萌发和滋长,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并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领域都取得重要成就。20世纪四五十年代至今,又出现了以原子能、电子信息、航天技术等为代表的一系列高新技术,形成了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1.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近代自然科学的开端是天文学革命。哥白尼的“日心说”成为天文学革命的标志,它从根本上动摇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我的具体做法是:1. 鼓励学生创造。很多的科学发明,是科学家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上通过想象创造出来的。如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哥白尼的日中心说、哥德巴赫猜想等。把这些故事讲给学生听,鼓励他们想象,以便鼓励他们创造性思维。通过具体课文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在炮兵阵地上》这篇课文,我这样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想象:如果弹药库不拆掉重修将会怎样?彭总不向团长道歉又会怎样?《太阳》这课:如果太阳离我们很近很近,地球将是怎么样了?这样练习,能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的习惯,激发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0.
廖君 《小学语文》2014,(9):9-12
一、“儿童中心”价值取向是时代和教育发展的自觉 以“经验主义”为教育哲学思想的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认为:“我们教育中将引起的改变是重心的转移,它是一种变革,一种革命,是哥白尼在天文学中从地球中心转移到太阳中心一类的革命,在这儿,儿童变成了太阳,教育的一切措施要同绕他们组织起来。”  相似文献   

11.
风和太阳     
●风和太阳为谁的能量大相互争论不休。●突然,他们看到一个人走在路上,太阳说“:谁能使行人脱下衣服,谁就更强大。”●太阳藏在乌云后面,风开始拼命地吹,风刮得越猛烈,行人越是裹紧自己的衣服。●太阳出来了,暖暖地晒着行人,行人感到很热,很快就把外套脱了下来。寓意:劝说往往比强迫更为有效。1.The wind and the sun were disputing(争论)who was the stronger.2.Suddenly they saw a man coming down the road.The sun said“,Whoever can makethe man take off his coat will be the stronger.”3.So the sun hid behind a cloud,and the wind began to blow as hard as it could.Asthe wind blew harder,the man wrapped(包)his coat more closely around himself.4.Then the sun came out.He ...  相似文献   

12.
周娟 《中学生英语》2013,(Z6):42-48
一、话题导读尼古拉·哥白尼是文艺复兴时期波兰数学家、天文学家,他创立了日心说模型,提出太阳为宇宙的中心。1543年,哥白尼临终前发表的《天体运行论》被认为是现代天文学的起点,它开启了哥白尼革命,并对推动科学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3.
特征法是就个体对象进行科学研究而建立假说的一种方法.在科学史上这是一种经常采用的方法.但对用此种方法建立科学假说在学术界研究得很不够.亚里士多德是如何提出大地球形说的,埃拉托色尼是如何测得球形大地的周长的,阿里斯塔克为什么能在公元前2世纪就创立太阳中心说,究其根源,无不是用特征法建立科学假说的结果.到了近代,哥白尼提出日心说,笛卡儿提出太阳起源的旋涡理论,开普勒提出的行星运动三定律,也都是根源于特征法的,在现代,有关太阳系的理论、  相似文献   

14.
早在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以本本主义为思想特征的知识教育学就受到了来自以人本主义 为思想特征的行为教育学的严峻挑战。杜威在他的名著《学校与社会》(人民教育出版社,1 994年版)中就提出了一个惊天动地的命题:“现在我们的教育中正在发生的一种变革是重心 的转移。这是一种变革,一场革命,一场和哥白尼把天体的中心从地球转到太阳那样的革命 ”。然而,在过去的20世纪里,这场革命不过是像钟摆一样从一个极端摆到另一个极端,即 从以本本为中心的系统传授知识模式摆到以儿童的偶发兴趣为中心的问题解决行为模式。前 者以赫尔巴特(J…  相似文献   

15.
关于结构: 这是一篇写得好的说明文,文章围绕中心意思(书目,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对有关“书目”的知识作了五个方面的介绍,精悍谨严: 1.介绍书目,目录学的由来及其重要意义(包括1--4自然段); 2.介绍我国目录学的悠久历史(即第5自然段),前面说欧洲目录学十六世纪才兴起,这段说“在我国,远在西汉时期就出现  相似文献   

16.
一、在丰富想象中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求异思维是创新思维的中心环节,更是创造发明的强大动力。众所周知,达尔文从一个笃信神学者,到放弃神学,抛弃上帝,成为一个坚定的生物进化论者;哥白尼大胆否定了“地球中心说”,成功地创立了“太阳中心说”……都离不开求异思维,这就是强有力的证明。教师应清醒的意识到,要防止学生养成人云亦云的思维习惯。我曾听过一位老师上的一节识字教学课,她不只教给学生利用偏旁部首、新旧字对比等一般方法去记忆字,还启发学生进行奇特联想、编谜、描绘等方法记忆字。有一位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记忆“…  相似文献   

17.
开普勒是德国近代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哲学家.他以数学的和谐性探索宇宙,在天文学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开普勒是继哥白尼之后第一个站出来捍卫太阳中心说并在天文学方面有突破性成就的人物,被后世的科学家称为“天上的立法者”.  相似文献   

18.
主题 1 英国工业革命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的进行●主题提示英国工业革命标志着人类社会史上一个新时代的伊始。工业革命首先使英国从农业社会转变为工业社会 ,为其资本主义现代化奠定了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 ,使之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强国、殖民帝国和世界金融中心。更为重要的 ,英国工业革命拉开了整个世界向工业化社会转变的“现代化”帷幕 ,向整个世界展示了“现代化”的一种初级发展模式。●知识梳理进程 :英国 :1 8世纪 60年代开始到 1 840年前后完成 ,成为世界上第一工业国。法国 :1 8世纪末 1 9世纪初开始 ,1 9世纪 2 0年代…  相似文献   

19.
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是近代资产阶级哲学的创始人和现代实验科学的奠基者,也是一位反对宗教神学、为科学和真理而斗争的英勇战士。他作出“知识就是力量”的论断,表现了新兴资产阶级思想家理论上的巨大勇气,反映了近代哲学崇尚理性、注重研讨认识论问题,也体现了培根哲学面向自然、研究自然的根本特色和革命的批判精神。“知识就是力量”的真理性和重大作用,已为无数的历史事实所证明,并将在人类征服自然、改造世界的伟大斗争中,继续放射出更加耀眼的光芒。当前,在迎接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新时期,我国在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斗争的时候,我们重温培根这一重要名言,更加感到它思想深刻、意义远大。  相似文献   

20.
自然科学家与宗教信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日常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青年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一些杰出的自然科学家会信仰上帝、笃信宗教呢? 的确,纵观科学史,信仰宗教神学的自然科学家,不乏其人。远的不提,就从近代说起。日心说的创立者哥白尼(1473—1543)是波兰费洛恩堡大教堂的僧正;经典物理学大师牛顿(1642—1727)在取得科学殊誉之后,转向神学研究,埋头于《约翰启示录》注释中;著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