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0 毫秒
1.
20世纪60年代,德国学者尤尔根·哈贝马斯在《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中系统阐释了“公共领域”这一普适性的概念。哈贝马斯认为:国家和社会之间可以存在一个公共空间,市民们假定可以在这个空间中发表言论,这便是“公共领域”。同时,他把大众传媒看作是“公共领域”运作的主要工具  相似文献   

2.
吕田 《新闻前哨》2010,(4):58-59
一、“公共领域”与大众传媒哈贝马斯认为,国家和社会之间可以存在一个公共空间.市民们假定可以在这个空间中自由育论.不受国家的干涉,这便是“公共领域”。它其实是一系列社会政治、文化和人民原有生活发生变化、转型的过程。一方面.这个平台促使市民社会向公民社会转化,使原有的城市居民从家庭的私人角色中分离出来:另一方面,公民在公共领域中活动和话语舆论将会形成一股无法忽视的力量.  相似文献   

3.
公共领域是哈贝马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和扩展的学术概念,指18世纪末在西方社会出现的一种存在于国家政权与市民私人领域之间的公共空间,市民们假定可以在这个空间中自由言论、讨论公共事务、参与政治,不受国家干涉.“公共领域”为人文社科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角度.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末也掀起过两次公共领域研究热潮.  相似文献   

4.
<时务报>与公共领域的建构 公共领域的概念源自德国学者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一书.他认为,资产阶级公共领域是英、法、德三国新兴资产阶级同特权统治阶级斗争中产生的一种理想模式,在一个国家政权和社会之间形成的公共空间,市民们假定可以在这个空间中自由言论,不受国家干涉,从而间接参与公共事物,影响国家权力运作机制.公众舆论形成公共权力话语.话语虽不具有统治功能,但产生一种交往权力,对管理权力施加影响.  相似文献   

5.
"公共领域"在传媒时代存在的可能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公共领域”的概念是哈贝马斯在《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一文中率先提出的。哈贝马斯本人对于“公共领域”的发展持悲观态度,原因是他认为在泛传媒时代,“公共领域”的构成要素趋于瓦解。本文从具体的时代背景出发,试图论证在泛传媒时代“公共领域”的构成要素并非如哈贝马斯所说的那样会趋向瓦解。  相似文献   

6.
陈骁 《新闻界》2006,(5):110-110,126
网络媒体能否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公共领域或者网络媒体公共领域存在的可能性一直是遭到质疑的。什么是公共领域呢?哈贝马斯认为公共领域也叫公共性,他是指“我们生活的一个领域,在这个领域中,像公共意见这样的事物能够形成。”①哈贝马斯认为,公共领域有这样一些特点:首先,公共领  相似文献   

7.
“公共领域”一词最早出现在德国学者哈贝马斯1962年的著作《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中.“公共领域,即指除政治权力之外,作为民主政治基本条件的公民自由讨论公共事务、参与政治的活动空间.”①公共领域是介于国家和社会之间的公共空间,公众在这个空间中的言论不受国家干涉.纵观中国报业史,中国的公共领域的构筑与报刊息息相关.不同时期报刊对公共领域的构筑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本文对上个世纪30年代新记《大公报》的“星期论文”和现在的《南方周末》评论版进行比较,通过分析报刊与公共领域的具体关系来窥探其建构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8.
赵瑞华 《新闻界》2004,(5):42-43
根据哈贝马斯的理论,“‘公共领域’是指一个国家和社会之间的公共空间,市民们假定可以在这个空间中自由言论,不受国家干涉。”在启蒙运动和18世纪民主革命时期,公共领域出现在那些个体能够对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讨论和争辩的地方。公共领域也是对国家和现存社会的批判能够流通的地方。18世纪民主公共领域的机构和空间包括报纸、杂志、非国家拥有和控制的出版社、人们阅读报纸和进行辩论的咖啡馆、观念和批判得以产生的文学沙龙、以及进行公众演说和辩论的公共集会等等。  相似文献   

9.
崔波 《编辑之友》2008,(3):75-77
在《公共领域的结构转换》等著作中,哈贝马斯认为,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因素的出现及其所导致的个人解放,由商会、俱乐部、咖啡馆、出版社、报纸和杂志等公众意见“场所”所构成的公共空间日益扩展,它既是瓦解中世纪社会的基础性因素,也成为现代意义上的公共空间雏形。“公共领域首先是我们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领域,它原则上向所有人开放。在这个领域中作为私人的人们来到一起,  相似文献   

10.
张广宁 《新闻世界》2011,(12):140-141
哈贝马斯认为公共领域是“我们社会生活当中一个领域,其间能够形成公众舆论一类的事物。”这一空间是对所有公民开放的,能够保证他们自由地集会和聚会,表述开口发表观点。张季鸾先生早在1931年就提出了“报纸应为公共论坛”。这一观点似乎与哈贝马斯的公共舆论领域不谋而合。张先生重视舆论,《大公报》以他的言论而著称。本文试在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观点的基础上对(《大公报》如何建构公共论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一、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 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主要是分析资产阶级公共理论,并在分析的过程中对历史中曾经出现的公共领域进行了比较性分析。他认为公共领域作为一种历史形态可以分成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古希腊城邦形态的公共领域。它的公共生活的开展主要在广场通过语言交谈或参加如摔跤等公共实践活动进行。第二种是中世纪欧洲封建社会的代表型公共领域。  相似文献   

12.
公共领域,也作公共空间,是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民主政治理念的一个重要概念。他认为,公共领域意指社会生活的一个领域,在这个领域中,公众对公共权威、政策和其他共同关心的问题做出评判,可以形成某种公共意见。随着大众传媒对日常生活的渗透,以电视为代表的大众媒介凭借其在空间上的延展广度和传播中的易受性,拥  相似文献   

13.
“公共领域”是德国社会学家哈贝马斯提出的著名概念,是指一个独立于政府的、公民可以自由进入、可以自行监督的领域,在这种公共领域中,民意得以形成。哈贝马斯进而论述了资产阶级的公共领域从18世纪的产生到20世纪的消亡过程,而其中的一个主要因素是大众媒介“日趋被意识形态操纵”。尽管该理论自诞生之日起就引起诸多的争议和质疑,但笔者认为,至少,公共领域将传媒的影响力和民众的力量提升到一个空前的高度,为人们理解传播过程中的民主潜力提供了必要的视角。  相似文献   

14.
刘一瑾 《今传媒》2010,(2):61-62
哈贝马斯认为,公共空间是介于私人领域和公共权威之间的一个领域,是一种非官方的公共领域。它是各种公众聚会场所的总和,公众在这一领域对公共政策和其他共同关心的问题做出评判。[1]公众是公共空间的主  相似文献   

15.
杨希  张湾 《新闻世界》2012,(7):199-200
"公共领域"在哈贝马斯看来,代表的是一种介于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公共空间,而报刊可以说是"公共领域最典型的机制"。本文主要是以黎烈文时期的《申报》副刊《自由谈》为例,探讨近代中国报纸副刊公共领域构建的时代背景、构建过程以及失败原因。  相似文献   

16.
于隽 《现代传播》2007,(6):165-166
间是哈贝马斯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他认为,公共空间是"介于私人领域和公共权威之间的一个领域,是一种非官方的公共领域.它是各种公众聚会场所的总和,公众在这一领域对公共政策和其他共同关心的问题做出评判"①.它既可以整合和表达民间的要求,又能够使公共权力接受来自民间的监督和约束."公共空间"在19-20世纪衰落,原因之一就是大众传媒的兴起.哈贝马斯认为:"原先由面对面相互辩论的市民所组成的公共领域在现代社会已经瓦解为由消费者组成的碎片化世界.这些消费者沉迷于传媒景观与传媒技术之中不能自拔,成为它们的奴隶."  相似文献   

17.
马静 《当代传播》2006,(5):69-71
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从历史学和社会学的视角,论述了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兴衰,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哈贝马斯非常重视人类传播的重要性。目前,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进行研究的论述非常之多,但将广告这一具体的社会活动与公共领域理论结合起来研究的人却很少,所以本文结合广告史和媒介发展过程,对广告的发展如何影响“公共领域”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大众传媒如何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和谐社会的建构需要各方面因素的和谐共生、共同参与,其中大众传媒是不容忽视的重要角色,它的强力影响已渗透到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各个方面,起着桥梁和催生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一、公共领域的主要依托公共领域是哈贝马斯提出的一个概念,指介于公共权力与私人领域之间的中间地带,公民在其间参与公共事务,是介于国家与社会之间并对两者进行调停的领域。①哈贝马斯说,“资产阶级公共领域首先可以理解为一个由私人集合而成的公共的领域,但私人随即就要求这一受上层控制的公共领域反对公共权力机关自身。”②阐明了资产阶级公共领域得以…  相似文献   

19.
网络新闻评论与构建公共话语空间的多视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飞 《青年记者》2007,(3):81-82
“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当前中国的一个宏伟战略目标,而构建“和谐的公共话语空间”则是这一宏伟目标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根据哈贝马斯的理论,公共领域是以在一个共享的空间中聚集在一起、作为平等的参与面对面地交谈的相互对话的个体观念为基础的,其本质就是为人们提供自由、公共的话语交流的互动平台,即公共话语空间。[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新闻媒介是社会之公器,是全体公民窥视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共同管道和从事公共事务讨论的公共论坛,在现代国家的公共领域中具有头等的重要地位。”(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