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潘红 《科教导刊》2019,(11):66-67
道安提出的"五失本"对翻译理论和实践都有重大意义。在"二失本"即"文"和"质"的问题上,学者态度不一。一些学者认为"五失本"是警策,即认为道安反对"改质从文",属"质派";另一些学者则认为"五失本"是原则,即道安赞成"二失本",是"文派"。笔者从厘定佛经翻译概念入手,考察早期佛经翻译思想史和前人考论,认为不应简单地将道安归为"质派"或"文派"。  相似文献   

2.
公元383年,释道安提出了著名的"五失本、三不易"翻译思想,"五失本"谈到翻译的语序问题、文质问题和详简问题。对于"一失本"的语序问题,道安主张失本而采用倒装语序;对于"二失本"的文质问题,道安主张根据读者层次和不同文体选择质派或文派翻译,提倡发挥质、文两派的优势,更好地进行佛典汉译;对于"三失本、四失本、五失本"的详简问题,道安认为就一般佛典而言,反复叮咛、啰唆琐碎的颂文、义辞和反腾都应删去,但戒律翻译应该保留;"三不易"谈到佛典汉译面临的时代因素、读者因素和译者因素,这三大因素导致了佛典汉译不容易。  相似文献   

3.
详细阐述道安最具代表性的"五失本,三不易"的翻译主张,并对道安身处的社会历史背景作出了分析,同时基于对其所处历史大环境的分析以及前人翻译经验的总结,进一步阐明道安"五失本、三不易"翻译观的内涵以及对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道安"五失本"论常被誉为佛经翻译时期"质"派经典论述。然而,通过对现存史料考究,道安对"失本"的表述多有矛盾之处,难以自圆其说。文章认为,矛盾原由大致有两方面,一是道安的语言局限,二是思想局限。  相似文献   

5.
本文比较释道安的"五失本,三不易"与严复的"译事三难"翻译思想并分析差异背后的原因,并从释道安与严复由于背景不同,翻译过程中所涉及的文本类型、译者初衷与翻译环境等不同来探讨两种理论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东晋释道安的"五失本、三不易"中的"三不易"之"不易",一直被训释为"不容易"。而从文字训诂及道安一以贯之的翻译思想来看,"不易"之"易"宜作"轻易"解,"不易"宜作"不变"解。"不易"并非"不容易",而是不变、"不轻易"或"勿轻易"之谓。"三不易"是为了规避"五失本"而对译者提出的三条"勿轻易而为",概言之:勿轻易以古适今、勿轻易以浅代深,勿轻易臆度原典。可视为翻译的"三戒"。假若将"不易"解释为"不容易",便会把"三不易"当做三条"不容易"做而又要努力去做的事,这不仅不符合"五失本"与"三不易"之间的逻辑关系,而且完全颠倒了道安的原意。正确训释和理解"三不易",对于中国传统译学理论的阐发和当代中国翻译理论及翻译文学的学科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理论联系实际是翻译教学的根本途径,要在翻译理论中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必须激发教学对象的兴趣,引导学生辨证地看待各种不同的翻译理论。释道安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系统讨论翻译的第一人,本文对其"五失本,三不易"作了重新解读并以课堂教学为案例探讨如何更好地进行翻译理论教学。  相似文献   

8.
外宣翻译对于提升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地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本研究从翻译美学的视角出发,结合一些实例来探讨"如何实现外宣翻译过程中的审美再现",并提出需要遵循的三大原则,即信息对等原则、以创补失原则与文化保留原则。  相似文献   

9.
一、国内关于翻译标准的讨论 我国的翻译历史,源远流长。早在东汉初年就开始佛经翻译,历时近千年不衰。其间,在理论方面,最早就先后有释道安的“五失本,三不易”和释彦琮的“八备”之说。到了唐代,集佛学、译经实践和理论于一身的玄奘大师提出了译文“既须求真,以须喻俗”的标准和“五不翻”的原则。然而,不论是佛经翻译还是后来明、清两代的多学科翻译经验,都因时代久远或译事相对有限等原因而未能达到给后世以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马建忠在1894年《拟设翻译书院议》中说:“夫译之为事难矣。译之将奈何?其平日冥心钩考,必先…  相似文献   

10.
李青 《考试周刊》2012,(20):15-16
在我国传统译学理论中,道安的"五失本,三不易"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分析了"五失本,三不易"提出的历史背景和涵义,并从道安的文质观、文体观和文化观三个方面对其理论内涵进行了全面剖析。  相似文献   

11.
道安的佛典目录之作,不仅"总集名目"、亦"表其时世"、且"铨品新旧"、更"定其制作",这显然需要相当的洞察力、评判眼光与细致耐心的发掘、追寻、整理之工夫;安公不仅收集"古异经",并发掘"失译经"134部,且专门撰有《疑经录》,还在"众经浩然,难以折中"的状况下决计"注众经",为佛典文献作出重大贡献。"玄学佛教"的时代背景,使道安"般若本无"的核心观念,产生巨大学术影响力;而其"义学"基础上的弥勒信仰取向,又折服并影响其时的佛教学者及其后学;"道安时代"一说,表征了此期佛学的特色所在。道安在整个译经事业中充当的极其重要之角色——总勘与"译主",及其确立的"五失本"、"三不易"的译经原则,对东晋佛教译经事业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东晋译经成就的取得,确实是在安公本人有一系列翻译理念并将其作为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才有可能。  相似文献   

12.
林丽敏 《海外英语》2015,(3):125-126
和谐属于关系范畴,是事物存在的最佳状态,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和谐翻译观发源于中西哲学和美学传统。郑海凌率先提出文学翻译的"和谐说",并指明和谐翻译具有五个特性,并且这五个特性相辅相成以达到圆满调和的理想境界。广告翻译作为应用文体,以短小精悍、言简意赅为特色,并极具促销力、创意性、美感及文化适宜性。"和谐说"不仅适用于文学翻译,对广告翻译更有很好的指导意义,该文也结合译例分析了和谐翻译的五个特性在广告翻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杨宪益也许是中国最后一个集"士大夫"、"洋博士"和"革命者"于一身的知识分子了。他是把《史记》推向西方世界的第一人。他翻译的《鲁迅选集》,是外国高校教学研究通常采用的范本;与夫人合作翻译的《红楼梦》三卷本,是至今为止唯一一部由中国人翻译的全译本,与英国两位汉学家合译的五卷本(译名《石头记》)一并成为西方世界最认可的《红楼梦》译本。他还翻译了《离骚》《资治通鉴》《长生殿》《牡丹亭》《老残游记》《儒林外史》等经典作品。他是中国著名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专家、诗人。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人际功能的传递理论,以《围城》等五部长篇小说的英译本为语料,对语气副词"本来"人际情态意义的英译状况进行量化统计和定性分析,旨在从翻译过程中人际意义对等的层面探讨表达人际功能的语气副词的翻译运作机制。研究发现:半数"本来"的人际意义在译文中能以多种适当的语法手段或翻译策略准确呈现,部分"本来"的人际意义在译文中未能得以传递,少数"本来"的人际意义在译文中出现偏误。译者应根据"本来"所处的原文语境,采取灵活多变的翻译策略,准确传递语气副词所蕴含的情态意义,实现翻译过程中人际意义的对等传递。  相似文献   

15.
在翻译教学改革的整个过程当中,翻译研究者和实践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各种"行之有效"的翻译教学模式。本文拟对目前国内五种具有代表性的翻译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其目的是为翻译教学的具体实施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6.
电影《午夜之前》(Before Midnight)的剧本获得了2014年奥斯卡最佳剧本改编提名。从题材上讲,它是一部以探讨家庭、生活、爱情、理想为主题,以电影演员对话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文学作品。从翻译角度来看,该剧本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和现实意义,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准确处理多种社会、文化、语言环境的影响。为了忠实于原文,又符合目的语的表达习惯,作者在翻译过程中以翻译目的论为理论指导完成该翻译项目。本翻译报告分为五章:第一章介绍翻译项目的背景、目标、意义。第二章介绍翻译实践的理论指导。第三章阐释了翻译翻译难点。第四章,以翻译目的论为基础,采取有效的翻译方法对原文进行分析。第五章总结翻译过程中的不足并提炼翻译经验。  相似文献   

17.
语音、语意与文字三位一体,相互映照,共同承载着本民族特有的语言文化;音译作为对原语语音的模拟,必然拥有一定的语意涵盖量,必然具备"传真"原语文化的独特视角。借鉴"五不翻"传统音译理论,探讨音译在文化词翻译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可以例证音译"传真"文化的功能。在中华民族复兴之际,中华文化急需对外传播,翻译文化词也就首当其冲,音译则是不得不倚重的"传真机"。  相似文献   

18.
彼得·纽马克提出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对翻译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独立宣言》是美国最重要的立国文书之一,属于表情文本范畴,本文选取《独立宣言》的五个汉译本为研究对象,通过具体实例来分析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在其中的应用,希望能对表情文本的翻译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Go For It九年级英语教材首次引入诗歌阅读。本文以Unit 7文本Mom Knows Best为例探究诗歌阅读教学。笔者以翻译家严复提出的"译事三难:信、达、雅"为依据创设英语诗意翻译"五步法",即译前准备,激活话题——小组合作,直述其意——反复斟酌,诗化翻译——感受诗意,创新翻译——译后评价,共同进步。学生在诗意翻译"五步法"的指引下,进行思维的碰撞,寻找英语阅读中的诗意和情怀。  相似文献   

20.
口笔译专题学习网站是基于网络的资源学习型网站.本网站共有翻译实践资源库、翻译知识库、翻译技能自测、交流园地和资源链接五部分组成.实证研究表明,在翻译教学现状下,口笔译网站辅助翻译教学的模式,有利于优化教学资源,拓展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