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0 毫秒
1.
弟弟的冰糖     
因为生活拮据,弟弟八岁那年就被送到离家很远的地方寄养了。那天母亲把弟弟洗漱得干干净净,给他穿上刚缝好的新衣裳,帮他系好衣扣,戴上帽子。弟弟把新衣裳看了一遍又一遍,单纯地笑着。  相似文献   

2.
弟弟的冰糖     
因为生活拮据,弟弟八岁那年就被送到离家很远的地方寄养了。那天母亲把弟弟洗漱得干干净净,给他穿上刚缝好的新衣裳,帮他系好衣扣,戴上帽子。弟弟把新衣裳看了一遍又一遍,单纯地笑着。缝衣用的布料是我们兄弟几个人从野外捡骨头,用卖骨头的钱换来的。母亲跟  相似文献   

3.
讲究与将就     
齐夫 《小读者》2013,(3):24-24
小时候,父亲微薄的薪水要养一大家子人,日子过得很拮据。饭菜是最简单的,衣裳是典型的“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姐姐穿小了给妹妹穿,哥哥穿小了给弟弟穿。但母亲总是把最简单的饭菜做得极为可口,没有油,拿一块肉皮擦擦锅底,把冬瓜、萝卜、豆腐之类烧得看上去、闻起来都像红烧肉。  相似文献   

4.
一他出生的那年,计划生育抓得正严,他却是光明正大生下来的老二,因为他的哥哥是先天性脑疾,也就是弱智。有时,母亲在院子里抱着弟弟晒太阳。他小心翼翼地靠近,兴奋地想摸摸弟弟的脸蛋,母亲却大声呵斥他:不许碰弟弟,你想把病传染给弟弟吗?一次,父母不在,他远远地看着姑姑怀里的弟弟。姑姑心一酸,说:来,摸摸弟弟的手。他却迅速地躲  相似文献   

5.
读者提问:我是个姐姐,目前有个念初中的弟弟。我们的家庭很不幸:十年前父亲就去世了,弟弟当时才3岁,是母亲一人把我们姐弟俩拉扯大的。好在我们姐弟俩的优异成绩没有让母亲失望,我们先后考入了市里的重点中学。可是我发现弟弟到了城里的新学校后就变了,原本就不爱说话的他,现在经常窝在学校宿舍里,不想上课念书,反而整日沉迷于网络,玩...  相似文献   

6.
光头弟弟     
<正>一天,弟弟一个人在房里看《聪明的一休》。他看到电视里的一休很聪明,就想:一休为什么这么聪明呢?弟弟带着这个问题,仔细研究起一休来。他发现一休剃了个光头,于是他也拿起剪刀,往自己头发上乱剪一气,剪得长的长,短的短。爸爸看见弟弟那难看的脑袋,觉得莫名其妙,问:"你怎么了?"弟弟把事情原原本本地说了一遍。爸爸听了笑得前俯后仰,说:"如果剃光头都能变聪明,那全世界的人都去当  相似文献   

7.
早晨,我满怀欣喜地穿上我的新衣裳然后高兴地冲入食堂一个同学不小心撞在我的身上飞溅的汤汁把我的新衣弄脏我生气地瞪着他他吓得把饭菜掉到了地上我垂头丧气回了寝室无奈地披上我的旧衣裳中午,我粗略地洗了一下我的新衣裳没等晾干就穿在了身上我踢着正步走进教室同学们对我行完注目礼接着就大笑哄堂我知道他们一定在笑我傻冒于是,拿起一支粉笔当作流星镖射出弹膛不巧被班主任抓了个正着他有意使我难堪罚我站在讲台旁忍受煎熬粉笔屑飞呀飞在我的新衣上纷纷落脚晚上,我把新衣裳放进衣箱我决定从此再也不穿这件倒霉的衣裳倒霉的新衣裳$山东省…  相似文献   

8.
母亲到矿区帮我们看孩子,老家只有弟弟一个人在家了。弟弟当时正在镇上的中学读高中,平时吃在学校,住在学校,每星期只有星期天才回家一次。以前弟弟回家,都是母亲给他做饭吃。  相似文献   

9.
<正>1928年1月17日,他出生在英国伦敦东郊一个贫穷的犹太人家庭。怎奈命运弄人,母亲生下弟弟后不久,就遭到父亲无情的遗弃。一个苦难之家从此分崩离析5岁时,无力扶养他和弟弟的母亲把他们送去孤儿院。他在孤儿院里,黯淡混乱而卑微地度过了整整十年。十年后母亲改嫁,才把兄弟俩接回到自己身边继父把他和弟弟视为亲生,关怀备至。  相似文献   

10.
父母离婚后,父亲又结婚了,只是新妻子在外地,他仍然一个人住,很孤独、很落魄的样子。他常来看我和弟弟,那时我上小学,我们见母亲不理父亲,便也有  相似文献   

11.
黄泉见母     
知为林 《良师》2010,(11):40-40
春秋初年,郑国统治集团内部发生了一场争夺权力的斗争。郑庄公战胜了他的弟弟共叔段,独揽了郑国的大权。他因为母亲姜氏支持弟弟共叔段谋反,恨极了母亲,于是把她逐到城颖,并向她发誓:“不到黄泉,我再不跟母亲见面!”黄泉,指的就是死。也就是说,除非死了,他不愿意再见到他的母亲!  相似文献   

12.
刘庆邦 《华章》2011,(7):11-11
母亲到矿区帮我们看孩子,老家只有弟弟一个人在家了。弟弟当时正在镇上的中学读高中,平时吃在学校,住在学校,每星期只有星期天才回家一次。以前弟弟回家,都是母亲给他做饭吃。母亲不在家,弟弟只好自己生火烧锅做饭。那是1975年,母亲秋天到矿区,直到第二年麦收之后才回老家。也就是说,连当年的春节,  相似文献   

13.
夏越新 《河南教育》2014,(11):73-73
<正>刘志飞,1986年5月出生在河南省内黄县一个农民家庭里。5岁时,父亲去世,母亲一人辛勤劳作把他和弟弟抚养成人。2002年,刘志飞16岁那年为更好照顾因劳累过度住进医院的母亲,正上高二时选择了休学。母亲出院后,为减轻家里负担,他和年仅13岁的弟弟一同去广州打工。2003年,他带着打工赚到的4000元钱返回家乡,继续求学,追寻自己的梦想。2005年,刘志飞考上河南农业大  相似文献   

14.
魔壶     
夜某 《良师》2011,(9):8-10
有个青年,自幼丧父,与母亲和弟弟生活在一起。贫困艰辛让他早经磨砺,在所住港口的集市上打各种短工,与帮人缝补刷洗的母亲一起,供弟弟上学读书。“我们家的期望全在你身上了。”母亲经常这么对弟弟说,青年对此也很认同。  相似文献   

15.
父母离婚后,父亲又结婚了,只是新妻子不在西安,他仍然一个人住,很孤独、很落魄的样子。他常来看我和弟弟,那时我上小学,我们见母亲不理父亲,便也有意疏远他,偶尔喊一声“爸”,也会东张西望,极小声,生怕母亲听见。其实,母亲在我面前很少提父亲,但我看出她恨父亲。  相似文献   

16.
多出一步     
“一步,二步,三步……”小时候,母亲兴奋地告诉我和弟弟:她从主屋走到厨房整好二十步,不多也不少。母亲似乎很高兴发现了这个秘密。于是,她每天一遍一遍地走,一遍一遍地数。  相似文献   

17.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为了研究母亲对人一生的影响,在全美选出50位成功人士,同时又选出50位有犯罪记录的人,分别去信给他们,请他们谈谈母亲对自己的影响。有两封回信给心理学家的印象最深刻,他们谈的都是同一件事——小时候母亲给他们分苹果。来自监狱的犯人这样写道: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红红绿绿,大小不同。我一眼就看见中间的那个,又红又大,非常想要。这时妈妈把苹果放在桌子上,问我和弟弟:你们想要哪个?我刚想说要最大最红的那个,这时弟弟抢先说出我想说的话。妈妈听了,瞪了他一眼,责备他说:好孩子要学会把好东西让给别人,不能总…  相似文献   

18.
    
枣“明天还下雨吗?姐姐。”弟弟那稚嫩的童音不知已响了多少遍。刚上幼儿园的弟弟不知从何时起对天气如此关心,一连数天的阴雨连绵使他无法到外边玩,还是……原来上次去姑姑家时弟弟和他的小哥哥许国程说好这个星期日一定要到我家来做客,弟弟要给他摘最大最红的大红枣吃。常言道:“七月十五点红,八月十五满红。”临近中秋,院子里那棵小枣树已是红枣满枝头,难怪近几天弟弟老是站在枣树下,仰着小脸,嘴里还念叨个不停,“这颗大的给哥哥,留着那个红的给哥哥,上面那个……”可是前天的大风夹着急雨,把红枣刮下许多,弟弟发现后竟冒着雨把红枣一个…  相似文献   

19.
“姐,我去吧,妈还需要你照顾。”弟弟挥着干瘦的胳膊,在他单薄的胸前拍着.“我会照顾好自己的。”和母亲离婚后,父亲要带走我和弟弟中的一个。父亲倚在门框上,母亲病倒在床榻上。我低着头,以沉默回应了弟弟。那年弟弟10岁,我12岁。  相似文献   

20.
考大学.学习成绩很好的弟弟却发挥失常,意外地落榜。此前.所有的人都认为弟弟很有希望,连他的老师也这样对母亲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