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研究的目的意义 西部地区长期以来由于经济发展落后,交通条件差,与外界信息沟通不灵,而人口质量相对较低,导致教育基础薄弱,而特殊儿童的教育又是其中的最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在我国海外入境旅游中占据重要位置。文章对2000年到2010年福建省入境旅游收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绘制洛伦兹曲线并计算基尼系数,结果表明福建省各地区入境旅游发展差异明显。这可能与福建省各地区的交通条件、社会关系、经济发展差异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3.
自然资源优势、人力资源优势等是南昌经济发展的潜在优势。南昌正处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心"位置,较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的其他地区更有条件对接东部发达区以及省内其它地区,南昌应充分利用这一地缘优势,加强与其它地区的文化和经济交流,扩大开放领域,引进省内外资金和技术,进而将南昌以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使南昌成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的资源转换中心。  相似文献   

4.
中部地区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近年,随着东部沿海地区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和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出现了“中部塌陷“现象.为此根据国内外有关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运用大量统计数据,对中部工业化所处阶段进行了客观判断和定位,分析研究了中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所具有的基础和环境,提出了中部地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思路:积极发挥中部地区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维系四方的区位和资源、市场优势,乘势而上,加快发展,强化改革开放意识、市场竞争意识、联合协作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努力实现由注重地区比较优势到积极创造竞争优势的突破,实现由跟进式发展战略到跨越式发展战略的突破,实现由传统工业化道路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突破,在推进中部崛起的过程中促进全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我国东部发展战略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绩,同时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差距明显拉大。为了实现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区域经济政策有必要进行调整。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是不断变化的,经济发展使中西部地区具有了相对于东部沿海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这为我国区域经济政策的调整提供了有利条件。中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充分尊重中西部地区的具体实际,正确进行定位,发展具有中西部特色的地方经济。  相似文献   

6.
西部大开发,给西部地区带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给西部地区提出了一个涉及全局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课题,即以什么样的优势资源,去确立本地区在西部大开发中的经济发展模式。一、经济发展模式的含义及意义所谓经济发展模式,就是依据市场需求,结合地区经济现状和地理位置所确立的开发某种优势资源,以形成特有支柱产业,进而拉动地区经济增长的一种发展经济的方式。有什么样的市场需求、资源优势和地理环境,就应当确立什么样的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发展模式的确立,对于确定地区经济发展的方向,找准优势资源开发,带动相关产业的…  相似文献   

7.
临沂市有便利的交通条件,临近岚山港等数个港口,根据"港口--腹地"理论分析模式,临沂是特殊的"腹地",应属于"临港城市"."临港城市"有丰富的可以利用的港口资源.要根据临沂"临港城市"的定位,借助"临港城市"的区位优势,确定临沂未来经济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商洛市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但商洛在经济发展中有自己的比较优势,富裕的生物、矿产、劳动力资源,以及西部开发所带来的机遇,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新的条件,立足于商洛实际,分析利用经济发展中的比较优势,确定比较优势发展思路,是大有可为的。  相似文献   

9.
宋代广西交通虽然已经成为全国道路交通网络体系的一部分,但由于地处边疆,广西的交通状况明显表现出"隙地"特征,与外区域联系的交通网线少,距高远,交通条件差,不利于广西地区内外区域的经济联系.交通状况约束了宋代广西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总体呈现落后状况.也有些地区例外,如邕州和海南岛,因与少数民族地区的交通联系和海外交通的发展而使地区经济获得很大的发展."交通达、区域兴,交通闭,区域弱"的发展规律在宋代广西已经很典型地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概念及内涵入手,分析了地处粤北地区的梅州市发展旅游业的优势,阐述了大力发展旅游业对粤北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积极意义,并就如何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我国中西部地区旅游业的腾飞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湘鄂渝黔桂省际边境地区旅游资源富集,区位优越,交通条件较好,具有构建旅游黄金带的优势条件。但必须树立创新意识,走市场化之路,制订总体发展规划,实施区域联合发展战略,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陲,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90%以上,山高流急的地理环境,使得云南的交通条件十分恶劣。进入近代以后,云南大部分地区交通运输仍然停留在古老的驿传时代,商品的运输,主要靠人背马驮,旅行交通依赖步行、乘骑、溜索等方式。滇越铁路修筑后,云南的交通状况才发生了历史性的改变,但直到抗日战争时期,基于云南省重要的战略位置,云南的交通建设才得到了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松花江是中国近代东北内河航运的重要河流。清政府解禁东北以来,大量垦殖移民进入东北。民国初年松花江航运业也得到了开发并日渐兴盛,松花江航运业的振兴,改善了东北交通条件,促进了东北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4.
商洛市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商洛市虽是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但在经济发展中有自己的优势,其丰富的自然资源、良好的旅游环境、显著的区位优势,以及西部大开发所带来的机遇,都为商洛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依据SWOT分析理论对商洛经济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进行深入研究,以期商洛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变比较优势为经济优势──论东部沿海“三资”到内地办“三资”问题山西经济管理学院孙建中缩小地区差距,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是党中央的一项跨世纪的战略决策。如何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也成为世纪末的一项热门话题。对此,各方人士提出了许多方案建议,目前,...  相似文献   

16.
商洛经济发展中的比较优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商洛市是经济久发达地区,但商洛在经济发展中有自己的比较优势,富裕的生物、矿产、劳动力资源,以及西部开发所带来的机遇,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新的条件,立足于商洛实际,分析利用经济发展中的比较优势,确定比较优势发展思路,是大有可为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地理的角度 ,通过大量的数据对我国西部地区矿产、生物、能源、旅游等自然资源的优势和区域位置优势进行了分析 ,得出了开发西部不仅是西部地区的机遇 ,也是全国可持续发展的必需条件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8.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落后的原因有自然地理原因、历史原因、文化原因等,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要对外开放、发挥自然优势、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  相似文献   

19.
比较优势理论日益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尤其对于内蒙古这样一个资源富集,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的少数民族边陲地区而言,强调地区参与经济的比较优势,更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深远的现实意义.本文利用比较优势理论,对内蒙古畜牧经济为基础的特色产业进行比较分析,为提高内蒙古特色产业竞争力和持续发展提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发展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缩小区域间的经济发展差距,是中国宏观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本文提出解决这种现实存在的国内区域经济发展差距问题的关键在于将西部民族地区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指出这种转化的根本途径在于西部民族地区主导产业的重新选择.就此,本文对西部民族地区新主导产业选择标准问题进行了探讨,在探讨中本文扩展了赫希曼基准的理论含义,并且运用简单的数学模型加以说明.本文分析结果表明赫希曼基准是西部民族地区选择新主导产业的主要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