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感觉统合是将感觉从某个人身体与环境组织起来,并且使身体能够在环境中得到灵活有效运用的神经过程.如果大脑不能完成这个过程就称为感觉统合失调.国内对感觉统合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所得结果存在很大差异.本文简要介绍了感觉统合理论、感觉统合失调的原因及干预措施,并对以后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跟着感觉走     
说到感觉,就想到《跟着感觉走》这首歌.这是曾经迷倒过一代人的歌,也曾是被人大批特批的一首歌.要我说呀,感觉也有好坏之分,这跟为人一样.若是你跟着好的感觉走,准错不了!  相似文献   

3.
感觉统合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感觉统合的研究,在近年来不断引起各研究者的重视.文章从感觉统合的概念、脑机制、测量及感觉统合失调的原因、表现及训练等方面进行了回顾,以期对感觉统合的研究更进一步的深入.  相似文献   

4.
声乐教学中“感觉 ”无所不有、无处不在。必须注意歌唱感觉 、情绪感觉、音乐感觉、呼吸感觉、共鸣感觉、读字感觉以及总体感觉的训练,纠正歌唱发声中的种种错觉,并培养联觉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从生活到艺术的过程,是感觉的推移、衍化、笼括与物化的过程.感觉的推移、衍化、笼括,与感觉的增加有关,也与感觉的记忆有关,感觉的物化,则与语言或其他媒介的运用有关.感觉的推移、感觉的衍化和感觉的笼括,形成了范围越来越广的递进关系.感觉的笼括与整个艺术构思过程相始终,笼括感觉的任务最终是由"物化"过程或者说"物化"阶段来完成的.  相似文献   

6.
艺术感觉不同于普通的生理感觉,具有自己的独待性,但艺术感觉最终来源于生活。艺术感觉又称为美感,这种感觉对普通人和艺术家都非常重要。正确理解艺术感觉,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艺术的本质以及艺术创作中的“天才说”、“灵感说”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感觉统合能力对于达成各种有目的的协调行动方面非常重要。儿童的一些疾病、与环境的互动不佳都可能导致感觉统合失调。对感觉统合失调的鉴别必须通过专门的观察和测量进行。特定的训练可以一定程度上促进儿童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另外,本文还就感觉统合理论许多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感觉     
人生在世,时时会有感觉并形影不离。唱歌跳舞需要感觉,操琴打球需要感觉,书法也需要感觉。感觉是经典的影子,感觉是与古人的对话;感觉是天地万物的剪裁,感觉是书家精神的物化。感觉是渐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从歌唱感觉的重要性、歌唱发声方法的感觉训练、歌唱中音乐感觉的培养、歌唱感觉训练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深入地探讨。目的是帮助成年学生建立正确的“歌唱感觉”,并通过这些感觉使学生体会到科学的发声状态。  相似文献   

10.
演唱的感觉,是歌唱与发声较为复杂的心理过程的基础.没有感觉就没有知觉,没有知觉就不能形成歌唱与发声的记忆、想象、思维等一系列的复杂心理过程.歌唱与发声的感觉既有认知特征,又有调控作用.本文主要从六个方面阐述声乐教学时歌曲演唱各种感觉调控的引导.  相似文献   

11.
感觉统合训练是指感觉统合失调的矫正方法,包括提供前庭、本体和触觉刺激的活动。我国小学生的感觉统合失调患病率较高,有必要通过感觉统合训练发展其感觉能力,提高儿童智力水平,发展其潜能。在小学体育课进行感觉统合训练,要利用已有的体育器材,重视体操等体育项目;要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把体育教学目标和感觉统合训练目标有机结合,形成科学的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12.
专科师范的声乐教学,因为学生基础差、歌唱起点低,所以训练扎实的基本功是首要的问题.在基本功这一涵义中以树立正确的声音概念为先.声音概念又分“外部感觉”和“内心感觉” 两个方面.专科师范的声乐教学要有一套自身的教学方法和进程要求.  相似文献   

13.
一、什么是感觉统合 "感觉统合"是指将人体器官各部分的视、听、嗅、味、触、本体、平衡、运动等感觉信息输人组合起来,经大脑组合作用,完成对身体的内外知觉,并作出反应.只有经过感觉统合,神经系统的不同部分才能协调整体工作,使个体与环境顺利接触.例如:鞋子里有沙,脚感觉痛,然后传送到大脑,由大脑指挥四肢把沙子倒出来.如果感觉统合出现障碍,大脑和身体就不能协调发展,即所谓的感觉统合失调.  相似文献   

14.
新感觉派是20世纪30年代出现于上海文坛的一个小说流派.本文试对新感觉派的流派研究进行梳理和综述.以期促进新感觉派流派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15.
由于美术工作者各自心里状态、经验结构、文化背景、审美理想等要素的差异,便产生不同的感觉信息选择模式.尽管如此,他们却都共同遵守着一个普遍规律,即都是在原有的感觉信息刺激模式上力求重建新的更优化的知觉模式.因此,美术工作者审美感觉同时具有生物进化论的选择性和认识发生论的构建性.其过程正是不断的"选择"和不断的"构建"二者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的辩证统一过程.  相似文献   

16.
现代的环境艺术设计都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室内设计中的人文意趣的需求是人居环境中高层次的需求,它的实现就是通过物质设计的实现来表达非物资的内涵,即非物质设计的实现。室内设计中的人文意趣包括感觉形式、感觉背景、感觉组构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新感觉派首席作家穆时英是以对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和文学传统模式的反叛姿态而独步中国现代文坛的.他在一系列难以两可的美学二元对立范畴--诸如乡土题材与都市题材、审美与审丑、关注现实与介入灵魂、理性诠释与感觉放纵、传统守成与艺术翻新、政治功利主义与艺术至上主义、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中都作出了前卫性的选择,缔造出了一个独立的审美空间,即审丑的与感觉狂欢的艺术世界.他因侵犯了中国现代文学语境的既定秩序和公众欣赏经验而被置于新文学史的边缘.社会--政治批评模式对穆时英来说是要失效的.  相似文献   

18.
新感觉派创作以其鲜明的都市性使其理所当然地被定位于都市文学之列,所以众多的研究者大都把目光投向其都市文化的探讨上.其实乡土情结也是新感觉派整体文化特性的一种不容忽略的存在,也就是传统文化和乡村文明对新感觉派精神的制约.这种来自童年和乡土的记忆总是存在于他们的潜意识中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着新感觉派所受到的都市压力.但是面对强大的都市文化精神的覆盖,这种乡土情结又显得相当脆弱.它其实只是新感觉派都市精神的一种补偿.  相似文献   

19.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5342名青少年进行调查,了解其感觉寻求、冲动性、年龄及攻击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 发现:(1)青少年感觉寻求显著正向预测其攻击行为;(2)冲动性在青少年感觉寻求对攻击行为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年龄调节了感觉寻求对攻击行为影响的直接路径;(4)年龄调节了冲动性中介感觉寻求与攻击行为关系的后半段路径.研究结果揭示了青少年感觉寻求对攻击行为的影响机制,为开展攻击行为教育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孕期小贴士     
《父母必读》2011,(11):78-78
1.跟着你身体的感觉走,与其强迫自己整天和孕期的种种变化做斗争,倒不如就跟着身体的感觉走,困了就睡一会儿,饿了就小小地加加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