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由于受工具论观念的影响,学界对梁启超翻译与创作的政治小说的研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文章从乌托邦思想理论的视角考察政治小说的存在理由。作者认为,政治小说是晚清精英知识分子乌托邦精神的表征,体现了特定历史时期知识分子的价值立场和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2.
微型小说要出精品,关键在于要有“小说精神”。直面人的生存状态与价值,重视人文关怀;展露自豪感与自尊心,表现忧患意识,弘扬民族精神;崇尚理想,张扬崇高,烛照世人灵魂;等等,都是小说精神的体现。重视小说精神,追求小说精神,是微型小说长盛不衰的根基。  相似文献   

3.
小说精神是小说之所以为小说的东西。昆德拉认为小说精神是小说的灵魂,与科学哲学、道德和意识形态判断、历史和时尚等方面存在相异与交叉;小说精神是开放的,骑墙的,自由的,创新的,历史的,坚守的。  相似文献   

4.
梁启超的小说理论在近代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所论及的主要内容有:提出了小说的总体改革方向;论述了小说的社会地位和作用;探索了小说的内部规律。这些见解不仅在当时发挥过作用、而且对后世学也有一定的影响。本在详细分析梁启超小说理论的同时也指出了其对现代作家作品的正负两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吴趼人为《李伯元传》曰:“君之才何必以小说传哉,而竞以小说传,君之不幸,小说界之大幸也。”,吾于趼人亦云,吴趼人不仅以其丰硕的创作实绩名于晚清文坛,而且以其小说理论与梁启超等人合力指导和推动了小说界革命。其历史小说,社会小说,写情小说与笑话小说理论皆对晚清文坛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将分别论述之。  相似文献   

6.
从小说创作与绘画艺术的联系的新角度,探讨了汪曾祺小说的某些审美特质;认为其小说创作融注了中国画特别是其文人画的创作精神,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追求神似,二是境中有我,三是笔墨情趣。文章并从作家的绘画修养、个性情趣、哲学意兴等三个方面,揭示了汪曾祺小说创作之所以能融注中国画的传统精神的几个原因。  相似文献   

7.
汪曾祺小说与中国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元明 《黄冈师专学报》1996,16(4):22-26,32
从小说创作与绘画艺术的联系的新角度,探讨了汪曾棋小说的某些审美特质;认为其小说创作融注了中国画特别是其文人亘的创作精神,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追求神似,二是境中有我,三是笔墨情趣。文章并从作家的绘画修养、个性情趣、哲学意兴等三个方面,揭示了汪曾棋小说创作之所以能融注中国画的传统精神的几个原因。  相似文献   

8.
中国世纪末小说在内容方面,具有四种明显的倾向:回归故事;关注生命;崇尚孤独;淡化理想。小说的超越品格和理想精神,是其重要的属性,不可或缺,更不应消弱或消解。  相似文献   

9.
朱璋龙 《教学研究(河北)》2003,26(3):194-196,206
加入WTO以后,中国大学精神应主要强调创新精神、独立精神和开放精神。创新精神是大学创造知识、科学发明的最本质要求,是大学精神的灵魂;独立精神是加入WTO以后中国大学自立于世界的最基本要求,是大学精神的内核;开放精神是创新的动力,是大学精神的支柱。  相似文献   

10.
浅析当代反腐小说写作中批判理性精神缺席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腐小说是公众阅读中备受关注的一种文学样式,它们是否具有真正的批判性?本文对反腐小说进行文本细读,从主体与客体关系角度运用“物化”理论和“话语”理论解析当代反腐小说写作中理性批判精神缺席现象的原因,并通过这种分析揭示大众文化的软弱性在反腐小说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1.
汪曾祺作为一个有自觉意识的文体家,以“小说是回忆”的诗意构成、“气氛即人物”的诗学意境的理论自觉,实践着小说文体的诗意建构。本文讨论:“回忆”机制对汪曾祺小说文体诗意建构的影响;同时指出:氛围浸透了人物,氛围体现人物的精神风貌,氛围投射人物的人生际遇。  相似文献   

12.
针对宋初香而弱的词风,苏轼在诗祸日炽、诗的言志功能受到约束的环境下,提出词“自是一家”的革新主张,力图使词摆脱音律的束缚,改变“娱宾遣兴”的功能,其根本的目的是借词来承载诗的抒情言志功能。李清照则是在徽宗朝提倡音乐复雅的环境下,有感于词坛多种风格并存,试图通过“自是一家”的革新理论,来规范词的文体特征,对传统词风进行雅化,使词获得与诗同等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刘禹锡是中唐独具特色的优秀诗人,在我国诗歌史上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其诗在韩孟、元白诗派外独辟蹊径,自成一派,影响巨大。这与刘禹锡自觉总结诗歌理论是分不开。试以其自己的诗歌理论为指导,以其咏史怀古诗为中心,通过分析其咏史怀古诗内容的旨意含蓄,风格的取境精练、语言警策、想象丰富来显示刘禹锡独特的艺术个性。  相似文献   

14.
侯方域的散文受到汉代史传散文、唐宋散文、唐代传奇及宋元话本小说的影响,同时亦受到元、明时期戏剧及明代小说的影响。他汲取小说创作的营养,在表述中运用小说化的语言,使得作品的题材范围更趋广博,叙事艺术更为独特,行文特点更加鲜明;加之在创作中揉进了个人的身世之感、故国之思、亡国之恨,使他的作品在情感上更易打动人的心灵。  相似文献   

15.
王安忆是新时期中国文坛重要的作家之一。其小说风格在文坛上已经自成一家。特殊的文笔描写吸引了众多的读者。王安忆在小说的道路上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小说风格被读者从不同的角度加以研究。王安忆在小说叙事的过程中,不断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写作理论,尤以1988年提出的"四不"追求理念在当时文坛上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在其后的文学创作中,王安忆始终遵循着自己提出的写作理论,从不加以变更。王安忆这种写作风格,给予其他的作家在小说的创作过程中很大的启迪。  相似文献   

16.
太宰治是日本现代文学“无赖派”(新戏作派)的代表作家之一,《人间失格》是其自杀前发表的自传体小说,小说的风格阴暗、颓废,甚至被认为是其“遗书”。反讽叙事学理论为我们解读这部作品提供了新视角,作者的原罪思想、批判现实主义以及反世俗精神等跃然纸上,使作品体现出深刻的悲剧内蕴与巨大的艺术张力。  相似文献   

17.
阎连科是一位对小说文体有着高度自觉意识的作家。其《日光流年》的并行体既令人惊奇又意味深长。从互文性理论看,并行体构造了与《圣经》的互话语空间,使三姓村现实苦难生活及卓绝抗争走进遥远的历史深处,充满了神话色彩和神性光辉;并行体内不同言语之间隐含着对话关系,其形态为同构、对比和互衬。原始生存竞争神话构成了小说内在的、隐匿的互文本。  相似文献   

18.
活跃在北宋文坛的孔文仲,积极参加诗文改革运动,所写诗文平易晓畅,意境清新。为宋代文学的发展和文风的改变作出了贡献。研究其诗文成就,对我国文学的传承和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其诗文所反映的史观,今天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唐湜诗论对新诗发展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唐湜诗论以“统一”说为基石,以“意象”说、“经验”说、“新古典”说为理论支柱,以诗人论为诗论的内部材料支撑起风格论,从而构建起中国式的现代主义的诗学体系;为诗论的民族化,推进新诗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在海明威独特的“冰山”创作理论中 ,他以其叙述时间的定点延伸与故事空间的浓缩及“电报式”的语言构建作品 ,并使之响誉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