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成人教育课程目标是成人教育课程目的在课程领域的具体化,它从成人教育课程角度规定了人才培养的具体规格和质量要求。一般而言,成人教育课程目标研究主要包括目标依据、目标内容、目标取向和目标模式等范畴。其中,成人教育课程目标的确立要以社会需求为重要依据,成人教育课程目标内容及目标取向也都蕴含着较强的社会特性。一、成人教育课程目标确立的社会依据从社会学角度看,课程是一种法定文化,是社会控制的中介。而社会通过课程所实现的社会控制是以社会对课程的控制为前提的。确立课程目标所依据的社会生活需求正是社会对课程进行控制的…  相似文献   

2.
高剑 《考试周刊》2012,(92):32-33
“课程目标”是课程论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课程目标的确定是课程开发与实施的重要环节和依据。本文通过对“泰勒原理”中关于课程目标确定的分析.结合相关的研究文献,提出了新课程背景下我国中学语文课程目标确定的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3.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包括课程功能的转变、课程结构调整、课程内容更贴近生活、课程实行三级管理制度、评价与考试制度得以调整等。从泰勒原理角度来解读新课程就是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四个环节的一体化。  相似文献   

4.
曹文 《湘南学院学报》2014,(6):92-94,108
课程改革实践需要科学的课程理论作指导,泰勒模式一直被奉为课程开发的经典模式,其技术理性和操作的简易性非常适宜于高职课程的开发。但泰勒目标模式也有其显著缺陷,文章结合高职课程开发的要求,按照泰勒原理的基本理论框架,在分析其不适宜之处的同时,综合认为高职课程开发:从确定课程的教学目标来看,在培养"专才"的同时,还要兼顾"通识教育";从教学内容选择及教学过程的组织来看,要以师生互动、探究式教学为主;从课程的评价来看,要将"形成性测验"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  相似文献   

5.
成人教育课程目标是成人教育课程开发的出发点和归宿,其科学、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成人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成人教育课程效果的评价乃至整个成人教育课程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本文就目前我国成人教育课程目标的弊端及对策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黄浩 《辽宁教育》2014,(8):76-77
正自2001年以来,我国各地中小学兴起了一股"校本课程"热,作为舶来品的校本课程已经日渐成为中国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抓手。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校本课程的开发并非一帆风顺,教师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操盘手",很多时候并未真正发挥主体作用。校本课程开发缘何受阻?迷局将如何破解?校本课程的"泛化"校本课程在实际开发中因失去焦点而泛化。课程目标宏大模糊。在一些课程开发的案例中,课程目标描述显得过于宏大,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十余年来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招生规模进一步扩大,精品课程建设成果显著,课程资源共享与学分互认进展突出,但仍存在一些不足。课程内容是实现课程目标所采取的一种手段,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目标。同时,课程内容、课程任务是课程目标的体现,好的课程应该是目标、内容、任务三者统一,最终实现学生知识结构、能力水平的提升。本文将以三所高校网院的"C语言程序设计"为例,从目标一致性的角度,研究如何从课程内容的层面,深入分析网络课程内部,探讨教学目标实际情况,并提出相关网络课程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8.
对高职学校来说,课程开发需要科学的课程理论作指导,更需要可操作性、可行性强的最佳实践模式。高职课程的开发应遵循目标分解、逐步精细原则,能力分层、递进培养原则,迭代循环、持续更新原则,以及课程开发过程的系统性原则。借助泰勒目标模式带来的技术理性和操作简易性,在经典的泰勒直线式目标模式基础上,增加"回顾一致性"工作环节,形成"迭代—螺旋"课程开发程序模型。在课程目标陈述方面,借鉴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成果,建立课程目标的"内容—行为—目标"二维表格表示法。在学习体验的选择、组织及教学策略设计方面,可根据课程类型采取不同的教学问题情境创设方式。  相似文献   

9.
基于泰勒课程原理的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泰勒非常重视课程目标的研究,在他《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将近用了一半的篇幅来论述如何确定目标,泰勒的课程原理为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框架,在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借鉴。结合泰勒的课程原理以及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特性,对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课程目标的来源以及课程目标的表述进行了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10.
张雅琪  李洋 《考试周刊》2012,(8):141-142
校本课程开发已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当中的热点研究问题.而如何确定校本课程目标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首要问题,,“泰勒原理”提出了课程编制的基本原理,确定了编制任何课程时必须回答的四个基本问题:确定目标、选择经验、组织经验和评价结果。所以作者认为.通过对“泰勒原理”的探析.可以对当今中国校本课程目标的确定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1.
关于成人教育课程开发的社会学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整个教育体系中,作为教育系统中子系统的成人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最为密切,而成人教育课程与社会各子系统息息相关。本文就社会这个大系统中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等相关因素对成人教育课程的影响进行探讨,以期对成人教育课程的开发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进而开发适应社会发展的成人教育课程,使成人教育不被社会所排斥和淘汰。  相似文献   

12.
教学评价由知识本位观点向知识本位与能力本位并重观点的转变,标志当代大中专教改实践的方向。在教学改革和日常教学工作中,我们通过课程设置的改革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以及全方位的开拓教学资源以利于实现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共同提高来实践这一转变。  相似文献   

13.
“课程思政”明确要求“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每个专业建设好课程思政势在必行。专业课教师是影响大学生思想言行和道德发展的最大因素。工程管理教育与课程思政改革在育人目标、价值引领、教育理念方面存在内在契合的一致性,有利于教学双方的政治素养提升和道德人格养成。工程管理专业课程思政体系创新需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设定专业思政目标、搭建课程思政平台、优化思政课堂教学、提高教师思政素养、提升思政教学管理。课程思政的终极追求,是勉励每名学生拒绝做“才胜德”的精致利己主义者,并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燃灯者”。  相似文献   

14.
论课程创新与教学创造力的解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该文在反思指令型课程范式及其弊端的基础上,分析了基础教育课程创新的时代背景和理论基础,阐述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在课程目标、内容、结构、资源和评价诸方面的一系列理念创新。  相似文献   

15.
1906年,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审定初等小学教科书的活动正式实施,并产生了重大影响,显示了清朝统治集团被时代潮流裹胁,向着现代教育制度迈进了一大步.晚清学部第一次根据国家统一的教育宗旨、学制课标准,统一制定初等小学教科书审定之标准、审定之项目、审定之时间范围、审定之科目数量及具体书名,旨在求得学校教学用书、教学内容上的统一,一定程度上对全国的新式教科书起到榜样与督促作用.  相似文献   

16.
即兴表演教学能力是现代音乐教师必备素质之一,我国音乐教师教育专业亟待开设即兴表演课。本文从即兴表演对提高音乐教师教育专业学生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的角度,对开设即兴表演课程的价值目标进行了阐述;同时结合奥尔夫、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和中外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标准中有关即兴表演教学内容的研究,对音乐教师教育专业即兴表演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了初步探索;并对即兴表演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7.
Every educational system should meet certain criteria that establish quality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ese criteria are often provided by aims and objectives listed in school curricula. After describing and commenting on the history of school education in Turkey, the main question posed in this research is how to change the Turkish primary school education in visual arts so that its quality will improve. After analysing the situation, this work provides an outline of how this may be achieved. In the future, the insights gained may be very useful for an incorporation of European standards into the Turkish educational system.  相似文献   

18.
世纪之交,我国出现了专门从事技术本科教育的院校,而技术本科教育当如何发展也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本文从发展背景、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课程四个维度进行部分国家和地区的技术本科教育比较分析,以期把握技术本科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并为我国的办学实践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Since formal education is guided through food‐related curricula, there is a concern regarding to which extent food safety elements are supported in the current educational objectives presented in syllabi.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analyze the existing food safety elements in the syllabi at the elementary (for students between 6 and 14 y of age) and upper‐secondary level (food‐related programs) of formal education (for students between 15 and 18 y of age). Analysis was done through predefined criteria, evaluating the educational objectives listed in available syllabi approved by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The results revealed the elementary level as a good prestage for education at the next level concerning food safety elements. At the upper‐secondary level, the acquisition of knowledge and development of skills related to food safety elements of interest are well supported. However, based on frequent errors made by professional food handlers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 the role of food handlers and their food safety awareness should receive more attention in the syllabi. To support this and to overcome a lack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identified, several actions are suggested. Based on methodological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teacher in the syllabi, the importance of qualified teachers was once again confirmed. Vocational schools are and will remain an indispensable pillar in the education of future professional food handlers; however, teachers with sufficient knowledge and a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 food safety seems to be, besides quality curricula,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in achieving the proper attitudes of people required to implement food safety.  相似文献   

20.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很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民族地区农村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要做到:一、强化开发和利用民族地区教学资源的意识;二、深入挖掘有民族特色、地方特色的学习资源,有效地开展语文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