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发展繁荣学校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一环,而学校道德文化建设面对理想与现实、传统与新潮、外来与本土等三个方面的冲突。为解决知行不一、诚信失范和网络带来的道德问题,将学校建设成为一个具有新的道德气质的共同体,学校道德文化建设的基本方略应将“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相结合。  相似文献   

2.
根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推进大学生道德建设是高校贯彻落实《纲要》的主要任务和内容,本文认为辨证地挖掘,学习和借鉴儒家儒道德的精华,有效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是推进大学生道德建设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张东荪先生用文化来说明道德,认为“文化就是变化人类本性而使其向上的”,主张“提高文化,醇化人性”,强调“以理智来改造文化,以文化来陶冶人性”,提出“道德乃文化之一种”、“道德为文化之中心”、“文化之进展以道德为重要”等。这些闪烁着理性光芒的精辟见解开创了我国道德建设的先河,对今天的文化建设和道德建设将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道家道德思想是影响我国两千多年的传统道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家道德思想不仅同人与人、人与社会紧密相连,而且同追寻宇宙成因、万物本源联系在一起,因此他比一般的道德理论的视域更为广阔、深远,特别是“ 多予少取”“ 上德若谷”“ 少私寡欲”等包含活性因素的道德思想命题所具有的道德原则和生活智慧,对我们正确认识人生价值,探寻为人处世之道,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都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今年4月,温家宝总理在同国务院参事和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座谈时曾经尖锐地指出: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民主法制的推进,文化建设有了很大的进步。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文化建设特别是道德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6.
高玉春 《考试周刊》2012,(15):25-26
现如今,国家经济发展了,政治地位大大提高了,而社会道德却出现了严重问题.“道德滑坡论”“道德沦丧论”的论调频频出现。信仰危机、信任危机、欺诈盛行不断侵蚀人们的正义和良知,危害社会稳定。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到底出现了哪些问题?如何重建道德的大厦?唯有法制的力量才能扭转现状。  相似文献   

7.
陈敏 《文学教育(上)》2011,(12):144-145
2011年5月3日,温家宝总理邀请部分青年代表到中南海座谈,期间温总理特地讲到青年人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这已经是总理近年来在重大场合第四次讲到道德问题。今年早些时候,总理指出:“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民主法制的推进,文化建设有了很大的进步。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文化建设特别是道德文化建设,同经济发展相比仍然是一条短腿。  相似文献   

8.
如何止住道德滑坡?总理已经给出了答案:要把加强同市场经济、民主法治、和谐社会建设相适应的道德文化建设放到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来。要在全社会大力加强道德文化建设,形成讲诚信、讲责任、讲良心的强大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道德传统的国家。本文拟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对人才道德建设提出的基本要求出发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着重从爱国主义、人道主义、集体主义道德的要求方面作一些阐述,同时说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论道德回报     
道德崇的是奉献,新时期谈道德回报是不是道德的一种倒退?今天在社会上广泛推行“道德银行”载体,加强公民的道德文明建设,这是否符合社会主义的道德精神?作者通过对“道德回报”的分析和论述,目的在于回答新时期倡导“道德回报”的必然性,探索公民道德建设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在幼儿师范教育中,班主任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他既是学前教育思想最直接的实践者和体现者,又是学生学习生活的观察者、管理者和引导者,同时还是作为个体的学生与作为社会机构的学校之间的桥梁。所以,重视和加强幼师班主任的道德建设,是建设高素质的幼教师资队伍的重中之重。“学高为师,德高为范”,道德素质是幼师班主任首先应该具备的素质,道德作为每个人必须遵守的生活及其行为准则和规范,幼师班主任更应该身体力行。幼儿师范班主任的道德素质应包括如下三方面基本内容,即以“宽厚仁爱”为核心的“为人之德”,以“敬业爱岗”为核心的“为事之德”,以“热爱生命”追求自我完善为核心的“立身之德”。我们首先强调乃至推崇幼师班主任道德构成上的“宽厚仁爱”是基于两方面的考虑:其一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珍贵、最有活力的部分;其二幼师培养的是幼儿师资,而孩子们将决定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早在春秋时期,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就讨论了“宽”和“仁”的概念,甚至“仁”成为他的学说的内核之一,也成为他施教的基石。对“仁”最简明的解释是:不加区别地、平等地去爱人。这里,“仁”包括了一个仁人君子所有道德的总和。孟子的学说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并将“仁”的根源追溯...  相似文献   

12.
十七大报告首次将加强“个人品德建设”同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一起确立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道德建设由“三德”建设变为“四德”建设;强调个人品德建设,丰富了社会主义道德理论体系,完善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涵;个人品德是道德建设的基础,具有“自尊自强、宽容礼让、勤劳节俭、孝悌诚敬、文明谦恭”的内在要求;加强个人品德建设,要不断加强学习、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充分开发传统美德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文化与学校道德领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文化历来重视领导价值,并以道德背景作为储备领导的条件。近年来,“道德领导”这一领导模式在英语国家引起了广泛关注。中国文化传统对学校领导实践的影响为领导理论、尤其是教育领导理论提供了一个本土视角。  相似文献   

14.
杨冬 《辽宁教育》2008,(1):20-21
道德判断是应用道德概念或道德知识对行动的是非、好坏和善恶进行评价的过程。道德判断是一种认识活动。一个学生的道德判断水平同他所掌握的道德概念和道德知识有关.在一定程度上同他的成熟和智慧有关。  相似文献   

15.
一、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一种社会道德体系 ,总有一系列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当前 ,道德建设有两个不同层次的内容 :第一个层次就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 ,它是属于一个社会特有的道德 ,其基本要求是“爱党、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社会主义” ,即“五爱” ;第二个层次是共同道德 ,即每一个社会都具有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 ,即“四德”。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冲破了传统的中国伦理道德 ,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进行改革开放和确立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  相似文献   

16.
杨韶刚 《中国德育》2006,1(12):8-10,83
中国社会正处在思想和文化多元、多样、多变的时代,这种时代特点使中国社会面临激烈的道德冲突。如何正确看待和解释这些冲突,能否在“三多”时代寻找到“多”中之“一”、“变”中之“不变”的民族道德价值,如何理性地探讨和认识主流道德价值建构的科学规律,是道德心理学研究的时代使命。  相似文献   

17.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21世纪将形成一个与当代工业社会具有不同特征的现代网络社会。因为现代网络社会是由人主宰的社会、既具有个体性,又具有群体性;既充满了人性,也滋长了人性中的劣根性;既具有有序性,也具有无序性;同时还具有政治性和阶级性,现代网络社会不是道德教育的真空地带。现代网络社会作为一个“虚拟”的社会,也是一个充满问题与矛盾的真实社会。它同当代工业社会一样,需要道德建设的支撑。网络道德建设是计算机网络的道德建设相结合的产物,它将打破道德建设的传统模式,开创道德建设的全新领域。  相似文献   

18.
温家宝与国务院参事座谈,指道德滑坡已到严重地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日在同国务院参事和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座谈时说,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彩色馒头”等事件,这些恶性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的力量,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  相似文献   

19.
道德在一个国家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所以一个国家不仅要依法治国,还要以德治国,二者相辅相成,密切配合,才能完成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统一发展的任务。在我国,道德建设还有不足之处,所以要强化其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20.
全球化与市场经济背景下中国社会面临着诸多不容忽视的道德困惑。整个社会生活中的道德风气、人们的道德精神面貌、道德情操、道德意识、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责任感等都出现了程度不同的道德“疏离化”倾向,在一定范围内出现并存在着轻度的“道德信仰危机”,其现实表现就是道德失范。主要原因在于:一是社会进步的衡量尺度的“向历史”偏斜与“向道德”弱化,二是市场经济及其二重性文化逻辑的形影相随,三是新旧体制转轨的成本代价,四是消费文化与价值的畸形。要建构起与时代发展相适应新的道德体系,在公民道德建设的具体内容的设计上,就应该立足中国国情与民族文化传统,致力于追求、实现现代社会在政治伦理、经济伦理、社会伦理三个方面的有机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