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张剑平 《教育文汇》2007,(10):40-40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的拓展练习中,我让学生进行句式训练,想通过诗歌的形式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文,同时,加深对“天堂”般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向往。  相似文献   

2.
《少年读者》2008,(9):44-44
“鸟的天堂”的形成纯属偶然。巴金先生游“鸟的天堂”,继而写《鸟的天堂》也属偶得。  相似文献   

3.
新会县的“小鸟天堂”原叫“雀墩”。1933年9月初,巴金来到新会,与友人泛舟天马河,浏览“雀墩”四周,写了一篇《鸟的天堂》,从此,这个榕树盘根、绿叶扶疏的小洲,便取名为“小鸟天堂”了。原来,巴金并不知道新会有这么一个“雀墩”,他来新会也不是为了要写《鸟的天堂》。他是应他的朋友陈洪有的邀请,从上海到新  相似文献   

4.
精神的天堂     
前年六月,江苏江都实验小学邀请我作为专家组成员之一,参加他们课题结题会。会上他们的教师给我们上了一堂汇报课,课题是《鸟的天空》。上完课,我在评课时讲了句话:“如果说大榕树是鸟的天堂的话,那么,我们应该让课堂成为师生精神的天堂!”  相似文献   

5.
天堂     
乔叶 《师道》2002,(7):47
何为天堂?天堂何在?曾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历尽艰险去寻找天堂,终于找到了。当他欣喜若狂地站在天堂门口欢呼“我来到天堂了”时,看守天堂大门的人诧然问之:“这里就是天堂?”欢呼者顿时傻了:“你难道还不知道这儿就是天堂?”守门人茫然摇头:“你从哪里来?”  相似文献   

6.
天堂的位置     
一位老师邀请我对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作一场演讲。我问她:“要谈些什么呢?”那信佛非常虔诚的老师说:“跟孩子们讲讲极乐世界吧!我只是希望培养孩子美好的向往,这种向往不是你最主张的吗?”我看着那些天真无邪的孩子们,首先在教室的黑板中间画一条线,把黑板分成两边,右边写着“天堂”,左边写着“地狱”。然后我对孩子们说:“我要求你们每一个人在‘天堂’和‘地狱’里各写一些东西。”孩子心目中的天堂就这样呈现出来:花朵、笑、树木、天空、爱情、自由、水果、  相似文献   

7.
《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的一篇散文 ,它以优美的文字 ,活泼的笔调 ,先抑后扬的写法 ,描绘了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色。教学时 ,我采用“扶放结合、变序导入、质疑问难、激发想象、自读自悟”等教学方法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通过读、说、议、悟来理解句子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习惯和创造性学习的能力。一、采用变序法 ,指导质疑 ,回顾领悟 ,寻找“鸟的天堂”文贵在精 ,往往精华也许只在一句 ,甚至一字。《鸟的天堂》课文末尾 ,有一概括句“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 ,‘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教学时 ,我采用变序法 ,从“骗”字入手 ,帮助…  相似文献   

8.
天堂何在     
一个人历尽艰险去寻找天堂,终于找到了。当他欣喜若狂地站在天堂门口欢呼“我来到天堂了”时,看守天堂大门的人诧然问之:“这里就是天堂?”欢呼者顿时傻了:“你难道不知道这儿就是天堂?”  相似文献   

9.
鸟的天堂     
船在树下泊了片刻。岸上很湿,我们没有上去。朋友说这里是“鸟的天堂”……——《鸟的天堂》同学们看过著名作家巴金写的散文《鸟的天堂》后,一定会想,鸟的天堂究竟在什么地方呢?鸟的天堂位于广东省新会市南部天马村天马河上的一座小岛上,是一株大约500年树龄的、被称为“独木成林”奇观的巨大榕树。榕树树冠大得出奇,浓阴覆盖着天马河河心岛上约20多亩土地,独木成林。近看枯藤交错,犹如原始森林;远看就成了浮在水面上的绿洲,景色奇特迷人,堪称南国奇观。“一株榕树便天堂”,一句诗概括了鸟的天堂的特点。这棵茂盛的大榕树为鸟儿们提供了美…  相似文献   

10.
天堂     
何为天堂?天堂何在?曾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历尽艰险去寻找天堂,终于找到了。当他欣喜若狂地站在天堂门口欢呼“我来到天堂了”时,看守天堂大门的人诧然问之:“这里就是天堂?”欢呼者顿时傻了:“你难道还不知道这儿就是天堂?”守门人茫然摇头:“你从哪里来?”“地狱。”守门人仍是茫然。欢呼者慨然嗟叹:“怪不得你不知道天堂何在,原来你没去过地狱!”你若渴了,水便是天堂;你若累了,床便是天堂;你若失败了,成功便是天堂;你若痛苦了,幸福便是天堂—总之,若没有其中一样,你断然是不会拥有另一样的。天堂是地狱的终结,地狱是天堂的走廊。当…  相似文献   

11.
美的景色描绘,美的语言文字,美的篇章结构,构成了《鸟的天堂》一大特色。 一、从榕树色彩领略静态美 教学一开始,从审题入手,提出问题:“《鸟的天堂》中的‘天堂’是什么?‘鸟的天堂’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理解“天堂”是指幸福美好的生活环境,“鸟的天堂”主要指的是那姿态奇特的“大榕树”;“大榕树”是课文中描写的主体,而“鸟”则是课文中描写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鸟的天堂》没有从鸟落笔,而是先着意写大榕树,使人产生“鸟的天堂”为何没有鸟的疑问。课文为什么用那么长的篇幅描写大榕树呢?我认为:课文题为“鸟的天堂”,当然离不开写鸟。然而作者写这篇文章的主旨却并不在于写鸟,而在于写榕树。这是因为:  相似文献   

13.
天堂门前     
凤凰 《老年教育》2009,(3):22-22
一个富人和一个乞丐死后,同时来到了天堂门前,天使拦住了他们。 天使向他二人问道:“说一说,你们凭什么进入天堂?”富人抢先回答:“前不久,我开着宝马车外出兜风,不小心撞断了一个人的腿,我见他伤得厉害,立即掏出1000元钱给了他。”天使听了说:“是有这事。不过,这并不能具备进入天堂的资格。”富人忙问为什么,天使说:“这是你伤害了别人,不得已做出的一点点赔偿。这样,我给你1000元钱,你去地狱吧!”  相似文献   

14.
“任何事物的极致必将繁衍出与其相悖的另一种事物。”这句话讲得正确极了!假如你感到有炼狱的痛苦,那么恭喜你——离天堂不远了。我刚从天堂回来!那是一个出大门不到50米就有个种猪场的军训基地,气味可想而知。这本让人感到沮丧,可是当我听说某某中学的军训基地左边是垃圾场、右边是火葬场时,心理平衡不少。那里的寝室让人联想到《二○七号牢房》,不过我住的更上一  相似文献   

15.
创作《鸟的天堂》这幅画时,我上二年级。最初,我想表现晚上群鸟的栖息和早晨鸟群的出动,通过“静”和“动”的对比来表现主题。我把两张色稿给教师看,却没有得到他的赞同。“深化主题,注重作品的思想性。”老师只强调了这两句。前几年,“新潮”美术作品曾一度流行,“继承传统”、“反映现实”、“人民大众喜闻乐见”则成了“过时”、“保守”、“僵化”的代名词,这是资产阶级自由化影响的结果。大英百科全书认为“美术”是非功利主义的视觉形象,我们则认为我们的艺术应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神州大地就是鸟的天堂”,老  相似文献   

16.
梦想天堂     
总喜欢在失落的季节里寻找被遗忘了的久远的诗音它掠过眼眸传得很远很远心灵被蜕质了青春的童话是五百年前的梦醒来后又是罪恶无奈缰绳的束缚我成了天上那棵绛珠草人到红尘是还债的我常常这样说也许会有个期限刹那间我的心如炽火般却不敢愤怒心底发出最深的呼喊不,是祈求我祈求上苍给我一个天堂每个人都享有“梦想天堂”的权利,我欣赏那些敢于“梦想天堂”的灵魂。江音同学“在失落的季节里寻找”,应该说,他(她)找到了“被遗忘了的久远的诗音”,那“诗音”居然是“掠过眼眸”的,“诗音”被作者通感为视觉形象,这又增加了诗的味道,使之更富有…  相似文献   

17.
精神的天堂     
前年六月,江苏江都实验小学邀请我作为专家组成员之一,参加他们课题结题会。会上他们的教师给我们上了一堂汇报课,课题是《鸟的天堂》。上完课,我在评课时讲了一句话:“如果说大榕树是鸟的天堂的话,那么,我们应该让课堂成为师生精神的天堂!”让课堂成为学生的天堂,那么学生在课堂上应该是自由的、快乐的、充实的、美好的。自由的,是说学生在课堂上身心自由。他们能说自己想说的话,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见解。在这里,没有思想的桎梏,没有传统的约束,没有条条框框,没有绳绳索索。有的是自由,有的是直率,有的是坦诚,有的是争论,有的是碰撞,有…  相似文献   

18.
哈林庾澄庆的新专辑《哈林天堂》里面有一首非常特别的歌——《蛋炒饭》。里面那句“嘿蛋炒饭最简单也最困难饭要粒粒分开还要沾着蛋”听上去,的确道出了一点下厨的天机,看似简单的蛋炒饭,其实真的很难。于是,平时也喜欢烧菜的我跟哈林的访问一开始就直奔主题——蛋炒饭。  相似文献   

19.
蓝蓝的天空青青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哟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还有你姑娘这是我的家哟我爱你我的家我的家我的天堂滕格尔的《天堂》可谓是一首优美的写景抒情诗。第一小节由天上写到地上,以天空的“蓝”、湖水的“清”、草源的“绿”三种颜色,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空阔辽远的静态远景图画,末尾一句点明“这是我的家哟”。第二小节又由动物写到人物,以“奔驰的骏马”和“洁白的羊群”引出了美丽的姑娘,为大家展示了一幅怡人的动态近景图画,末尾一句再次点明“这是我的家哟”。第三小节集中抒发感情,一句“我爱你”,尽显作者内心炽热的情怀。…  相似文献   

20.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天堂里的微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