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预设性与非预设性相融合的教学目标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认为教学目标是对教学结果的预期,即作为学习结果的教学目标,此种目标是预设性的.新课程还规定了体验性目标,即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此种目标是在教学过程中由学习者自主选择的,是非预设性的.现实中教学目标的设计存在着种种弊端,欲改变之,必须将预设性教学目标与非预设性教学目标相融合.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两个教学案例,阐述了新课程理念下课堂动态生成的重要性,指出教师应如何应对课堂上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并提出新课程背景下老师需不断地学习。  相似文献   

3.
论新课程理念下化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师生的互动和合作。而在这互动的过程中意味着更多的不确定性和生成性,因此生成性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重要特征,也是新课程教学区别于传统教学的重要方面。同时,我们的课堂教学又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这意味着课堂教学必须具有一定的预设性,于是预设与生成就构成了新课程教学  相似文献   

4.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新型的课堂教学范型倡导生成教学,有人就误认为教学要从预设性教学转向生成性教学了,于是乎,预设性教学有种种弊端,成为批判的靶子,生成性教学有种种优点,成为效法的样板。其实提倡生成性教学是因为过去我们的教学中只重视预设性,没有充分考虑教学的生成性特点。提倡生成性教学并不是要批判预设性教学,并不是要将二者对立起来,并不是要将教学活动从预设性转向生成性,而是要辩证地处理教学“二重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张丽芳 《福建教育》2006,(11A):46-46
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活动,需要教师课前做出周密的策划。新课程注重教学的生成性,并不意味着不需要预设,而是对课前预设提出更高的要求。它要求预设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从学生角度出发去安排教学活动、选用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着力对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可能发生的状况从多方面进行估测,并设计出多角度、多层次的策略方案,以备在教学中及时调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预设"和"生成"这两个相互对立的概念融入到了我们的教学实践中.课堂仅有预设是不够的,因为预设表现在课前,教师课前必须对教学目的、任务和过程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和安排.但是预设  相似文献   

7.
张红 《现代语文》2007,(8):72-73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全面启动的今天,教师一方面积极学习运用新课程理念,在预设教学流程时,能够有意识地设计一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活动内容:另一方面却仍然固守着传统的“预设性教学”方式,认为上课就是执行教案的过程,卜课时总是小心翼翼地按着预先确定的思路进行教学,片面地追求预设性教学目标的达成和预设性教学任务的完成。  相似文献   

8.
一、精心预设,为生成启航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活动,它需要教师课前做出周密的策划,这就是对教学的预设.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但教学的生成性并不意味着不需要预设或不需要改进预设.我们必须认识到,新课程注重教学的生成性,实际是提高了对课前预设的要求.它要求预设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从学生角度出发去安排教学活动、选用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着力对课堂教学活动中学  相似文献   

9.
新课改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做为教师重要成长途径的教学反思亦应对照新的教学理念来重新审视教师的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课堂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这一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而提出的新理念为当前的地理教学反思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背景下教学设计问题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教学设计在课堂导入与结束、教师互动、预设问题和教学评价方面存在弊端.为保证教学更加科学、有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教学设计应遵循系统性、开放性和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
语言形式中的文化因素包含词语文化成因、词语观念文化、文化背景知识和句义预设等四个方面的内容.句义预设属于语言层面,它常常映射词语的文化因素.如果对此不加以区分,就会淡化语言形式教学,从而出现夸大文化教学的倾向.句义预设常常被研究者直接当成文化因素.在第二语言教学任何一个阶段,语言形式教学都是教学的重点.即使是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也不能忽视书面语语言表达方式的言语技能训练.  相似文献   

12.
一、寻求体现地理教学可生成性的方法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其思维品质和综合素质各异,不能也无法用一种统一的模式去教育和培养他们.教学活动的目标指向仅仅是预设性目标,已无法与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相适应,而应该将预设性目标和生成性目标相结合,达到教学共性和个性的共鸣与和谐共存.这种理念要从"文本式"走向"实践式".  相似文献   

13.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师生的互动与合作。而在这互动的过程中意味着更多的不确定性和生成性,因此生成性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重要特征,也是新课程教学不同于传统教学的重要方面。同时,我们的课堂教学又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这意味着课堂教学必须具有一定的预设性。于是预设与生成就构成了新课程教学中的一对基本矛盾。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把握和处理课堂教学的有效预设与生成,是我们教师迫切需要关注和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一、生成性教学的现实困境1.教学目标的预设性与发展性之间的矛盾。在教学工作中,教学目标一般是由教师课前预设的。预设性的学习目标就是对学生要掌握的知识,以及获得这些知识所必要的能力和情感加以规定。这  相似文献   

15.
试论预设性教学的内涵与特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预设性教学是遵循一定的教学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教学活动的目标、内容、方法与手段、组织形式等,进而提高教学活动效率的一种教学活动。预设性教学的实质即为追求教学活动的科学性,使教学活动按其内在的规律来进行。自古以来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对教学规律的探寻,也都通过教学原则、教学环节等来体现教学活动的可预设性。预设性教学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目标导向性、内容封闭性、过程控制性、方法程序性等方面。教学预设性与教学生成性之间既有相对的统一性、互补性,又有一定的矛盾性、对立性,二者在课堂教学情境中相遇,生成课堂教学智慧。  相似文献   

16.
陈惠萍 《海外英语》2013,(21):23-24
在英语教学中存在预设与生成这一对相互依存的矛盾体,预设之中有生成,生成之下有预设,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但在实际的英语教学实践中,课堂教学活动主要以教师的预设为主,很少有师生间的随机生成,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针对这种现象,需要教师处理好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使两者达到和谐统一从而服务于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该文主要探讨了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更好的实现教学的预设与生成相结合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预设与生成相反相成,各有其客观依据和重要意义。倡导生成性教学并不贬斥预设,而是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于教学有效的目标导向来说,无论预设还是生成都只是实现教学有效——优质高效的手段。新课程实施应当兼容兼顾,让精心预设与动态生成互动共生,共同演绎课堂精彩。  相似文献   

18.
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维特罗克在《作为生成过程的学习》一文中最早提出“生成学习”的概念;国内最早明确提出生成性教学思想的是叶澜教授,她于1997年率先提出生成性教学思想.目前,大多数研究者都认同预设和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两者是相互依存的.  相似文献   

19.
差异教学是当代中国基础教育领域的重要改革理念之一。作为传统划一性教学的对立物,针对划一性教学只重视教学的预设性这一特点,当代差异教学突出强调教学活动之动态生成性。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对教学活动之预设性的否定。可以说,充分重视教学活动的生成性与预设性的辩证统一,应是差异教学区别于传统划一性教学的一个本质特征。而实施"弹性化教学",则是实现预设性与生成性辩证统一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20.
徐华 《黑河教育》2010,(1):44-44
新课程实施已经几个年头了,但在目前的品德课堂上偏重教学预设,忽视课堂生成的倾向仍然存在。在教学中虽有情境的设计,但对超出了预设的情况教师多采取回避的态度,当学生提出或讨论的问题超出教学预设时马上“纠正”,甚至强行将学生牵回到预设的“标准答案”中去。出现这种问题的症结在于没有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所谓预设,就是预测和设计,是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设想和安排。而生成则是指生长与建构,是师生在教学情境的交互活动中超出预想方案之外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对落实新课改精神,提高品德学科的教学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