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个与正整数n有关的命题P(n)时,当用上假设条件P(k)后,所得式子往往与目标式P(k+1)不一致,特别是不等式一类的问题.本文给出克服难关,由P(k)过渡到P(k+1)的若干策略.  相似文献   

2.
用数学归纳法证题的第(2)步中,用上假设条件P(k)后,所得式子常与目标式P(k+1)不同,特别是不等式一类的问题。本文就由P(k)过渡到P(k-+1)的若干变形策略,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运用Nevanlinna亚纯函数理论方法,研究了超越亚纯函数的值分布理论,获得了如下结论,设f(z)为复平面上的超越亚纯函数,a为非零有穷复数,n和k是任意的正整数,且n≥2,则超越亚纯函数f^(k)(z)+a(f^(f+1))^n取每一个有穷复数无穷多次,并推广了相关定理。  相似文献   

4.
运用不定方程组的特征以及整除的性质等初等方法,证明了不定方程y(y+1)(y+2)(y+3)=19^2k x(x+1)(x+2)(x+3)无正整数解.  相似文献   

5.
高中数学新课程(人教版)模块选修IB不等式选讲中,把数学归纳法作为证明不等式的一种重要方法.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时,要完成两个步骤:(1)证明当n取第一个值n0时,结论正确;(2)假设n=k(k∈N,k≥‰)时结论正确,证明当n=k+1时,结论也正确,即由命题P(k)正确推出命题p(k+1)正确,  相似文献   

6.
赵春祥 《中国考试》2005,(10):22-24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特别是数列不等式,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是中等数学中的一个基本方法,近些年高考试题中多次出现这类考题,运用这种方法证明不等式时,往往有好多学生在证k到(k+1)的过程中,卡了壳,断了思路,这是一种普遍现象。下面分析一下思路受阻的原因及转化策略。  相似文献   

7.
对于正整数k,设妒倒是k的Dedekind函数。本文证明了方程ψ(n^x+y)=n^xψ(n^y)+n^yψ(n^x)无正整数解(n,x,y)。  相似文献   

8.
文章给出计算方幂和∑k=1^n(ak+b)^m(a,b∈N^+)的递推公式,并利用这个递推公式得出了计算方幂和sm(n)=∑k=1^nk^m的递推公式。  相似文献   

9.
Φ(m)是Euler函数。本文根据Euler函数的性质,给出了方程Φ(kn)=Φ((k 1)n),(k=1,2,…)解的存在性,并推广到更为一般的结果:方程Φ(k1n)=Φ(k2n)(k1,k2均为自然数)解的存在性。  相似文献   

10.
滕书会 《成才之路》2014,(12):85-85
对于直线y=kx+b(k≠0)本身无最值可言(用于实际问题),但是当我们对一次函数直线y=kx+b的定义域加以限定(m≤x≤n)则可通过k的符号由一次函数的增减性而取其最值,即  相似文献   

11.
对于函数f(x)=x+k/x(k≠0),可总结出如下性质: ①定义域为(-∞,0)∪(0,+∞).  相似文献   

12.
于峰 《中学理科》2005,(1):23-23
对于点P(a,b),我们可以求P点关于x轴的对称点P1(a,-b),P点关于y轴的对称点P2(-a,b),P点关于原点的对称点P,(-a,-b).对于直线,y=kx+b(k≠0)来说,如何求它关于x轴、y轴以及原点的对称直线呢?  相似文献   

13.
设l,l1,l2,…,ls为任意整数,n为正整数,n1,n2,…,ns为任意非负整数.用初等数论方法证明了:如果k满足k=(4l+2)^3-Пi=1^s(4li+1)^2ni或k=(4l+3)^3-2^2nПi=1^s(4li+1)^2ni,则Mordell方程y^2=x^3+k无整数解.  相似文献   

14.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命题P(n),证明的第二步中,在证明P(k+1)时,必须用上假设条件P(k).但由于题目的多样性,往往难以直接用上假设条件P(k).本文给出怎样用上假设条件的若干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设j,k和m是3个正整数.给定一个图G.设f:V(G)→{0,1,…,m-1}是一个映射.如果对图G的任意一对相邻顶点u和v都有f(u)-f(v)m≥j,对任意一对距离为二的顶点都有f(u)-f(v)m≥k,其中a-bm=min{a-b,m-a-b},则称f是图G的一个圆m-L(j,k)-标号.使得图G有圆m-L(j,k)-标号的最小的正整数m称为图G的圆L(j,k)-标号数,记为σj,k(G).对任意2个满足j≤k的正整数,确定了树以及2个完全图的笛卡尔乘积图和直积图的圆L(j,k)-标号数.  相似文献   

16.
前n个自然数平方和公式^n∑(k=1)k^2=1/6n(n+1)(2n+1)·(2n+1)的获得,有不少巧妙而有趣的方法,第一个推导出这个公式的人是古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之后,又有许多数学家通过不同的途径得到同样的结果。本文向读者介绍其中十种著名的推导方法。这些方法思路迥异,殊途同归,各有巧妙,但无不闪耀着数学家智慧的光芒,无不彰显着数学科学独特的美丽,无不昭示着数学学习的巨大魅力和快乐。  相似文献   

17.
与阶乘有关的高次丢番图方程,一直是数论中引人关注的课题。本文研究了方程∑k=1^n(k!)=qm+a ,利用阶乘的有关性质,求出了以上方程当a=±5时的全部整数解。  相似文献   

18.
采用归纳的方法对不定方程X^21+X^22+…+X^2κ=ω所包含的一类方程X^21+X^22+…+X^2κ=z^2(k≥2)及另一类方程X^21+X^22=z^n(n≥2)推导出系列解的模式。这些解有本原解,也有非本原解。  相似文献   

19.
例对于同样的整数x和y,在表达式2x+3y和9x+5y中,如果有一个能被17整除那么,另一个也能被17整除.(1984年匈牙利奥林匹克数学竞赛试题解法1:利用二元一次不定方程的“通解”可使得这类整除性问题获解.方法如下:依题意,可设2x+3y=17k(k为整数).易求得此二元一次不定方程的“特解”是x0=4k,y0=3k 所以,上述二元一次不定方程的“通解”是x=4k+3t,y=3k-2t (t为整数)于是9x+5y=9(4k+3t)+5(3k-2t)=51k+17t=17(3k+t).即9x+5y能被17整除.同理,也可设…  相似文献   

20.
使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与自然数有关的命题,最为关键的一步是发现由k→(k+1)的关系.当按思维习惯从k→(k+1)去证明,思路受阻时,引导学生打破常规,由(k+1)→k逆向分析,则易揭示受阻原因,寻找到新的解题途径,从而顺利完成整个证明过程,现举几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