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环境下,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的完善及深远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大敏  殷曦  周玉坤 《现代情报》2006,26(10):117-119
与公共图书馆和其他科研型图书馆不同,大学图书馆的服务主要是为某一学科的专家和师生,他们对文献信息的要求是专业性强,且与学科相关的交叉性也较强.为此“学科馆员”横空出世;它是为满足专业需求而设立的一项服务;毫无疑问,“学科馆员制”,是大学图书馆发展的一项有力举措.  相似文献   

2.
学科馆员制度是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一种重要尝试.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如何从工作实际出发,针对新信息环境的特点和用户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在简述学科馆员概念和职责的基础上,探讨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基于Web2.0技术创新个性化服务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李春梅 《情报探索》2009,(1):108-110
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的角色定位应以重点学科的信息员、素质教育的辅导员、文献资源建设的主力军为发展方向。身为学科馆员的采编人员也应从此三方面入手,提供个性化服务。  相似文献   

4.
学科馆员制度与医学图书馆深层次的信息服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介绍了国内图书馆学科馆员的设立情况,探讨了医学图书馆的学科馆员可以用户提供的更深层次的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5.
刘珊萍 《今日科苑》2010,(14):220-220
学科馆员最早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的美国,1998年,清华大学图书馆率先设立了学科馆员制度,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的引进和建立,推动了图书馆学科服务工作的开展。本文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建立学科馆员制的重要作用和建立“学科馆员”制度的举措。  相似文献   

6.
刘珊萍 《金秋科苑》2010,(14):220-220
学科馆员最早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的美国,1998年,清华大学图书馆率先设立了学科馆员制度,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的引进和建立,推动了图书馆学科服务工作的开展。本文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建立学科馆员制的重要作用和建立“学科馆员”制度的举措。  相似文献   

7.
张英敏 《情报科学》2008,26(5):792-794
学科馆员制度经历了初试已进入发展成熟阶段,为教学科研人员所信任和依赖。为了更好的延伸这项服务,要实行主动性个性化服务,馆员持证上岗,实行完全免费服务,学科馆员要成为“信息家”,才是未来学科馆员制度的延伸方向。  相似文献   

8.
学科馆员:图书馆个性化服务中的新角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朱芸 《情报探索》2004,(4):11-12
分析了学科馆员在图书馆中所具备的个性化服务基础,探讨了在现代技术环境下,在研究用户信息需求、建立个性化服务网、个性化信息传输系统等个性化服务中,学科馆员应担当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9.
知识经济时代的图书馆知识服务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文章通过阐述知识服务的含义和特征,分析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图书馆开展知识服务的措施:引入知识管理模式来建立知识服务的组织管理机制,寻求支持知识服务的技术机制;确立图书馆知识服务的理念,开展“以用户为中心”的知识服务;建立图书馆的知识服务模式,专业化和个性化的服务;建立各类文献信息知识库和导航库;建立学科馆员制度,提供学科馆员式服务;培养知识型馆员,建立知识服务团队;重视对用户的开发和培训。  相似文献   

10.
何秀梅 《情报探索》2012,(9):120-122
调查国内独立学院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的现状,分析其存在问题,探讨独立学院图书馆开展学科馆员服务的意义,并对独立学院图书馆实行学科馆员制度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1.
云计算环境下学科馆员嵌入高校科研团队的服务体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彩虹 《现代情报》2011,31(12):119-122
云计算催生了学科专业化服务。随着高校科研水平、学科贡献、学科影响力等方面的竞争和发展,学科馆员嵌入高校科研团队进行知识协同和管理服务日趋紧迫, 高校图书馆必须甄拔具有"云图书馆员"理念的高素质学科馆员,明确其任务要求和服务方式;同时探索出学科馆员进行个性化、增值化科研项目服务的体系。才能有的放矢,适应飞速发展的科技时代。  相似文献   

12.
新建本科院校开展学科服务是促进图书馆发展、加快学校学科建设的有效途径,但限于图书馆学科服务体系不健全、用户需求动力不足,及馆员服务能力有限等原因,学科服务往往陷入困境。但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可以通过加强学科服务意识,重构图书馆服务模式;开展跟踪教学的资源服务;开展网络环境下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拓宽学科服务领域,以学科服务平台搭建校企合作桥梁;实现用户与馆员共建学科服务平台等方式,找到符合学校特色、适合本馆实际情况的学科服务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郑茂华 《现代情报》2011,31(2):91-93
学科馆员是具有某种学科背景同时受到过文献情报专业训练,向特定学科领域的用户提供深层次、个性化信息获取与利用服务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在满足教学与科研的同时发挥自身的优势,立足高校,面向社会,这是摆在当前高校图书馆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学科馆员要"以服务为宗旨",不断提升服务社会的水平,深化社会服务的内涵,架起高校与社会之间的时代桥梁。  相似文献   

14.
在高校图书馆中推行"学科馆员"制度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从高校图书馆开展个性化服务的必要性出发 ,阐述了建立"学科馆员"制度、选拔高素质"学科馆员"的重要性和途径.  相似文献   

15.
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的建设与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科馆员制度是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深化文献信息服务与管理的新举措。论述了学科馆员的职责及应具备的素质,提出了完善学科馆员制度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
美国大学学科馆员制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瑛 《情报探索》2011,(12):31-33
从学科馆员来源、角色定位、服务模式等方面介绍了美国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的特色,旨在为我国实行学科馆员制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探讨不发达地区医院图书馆的学科馆员工作,主要介绍了临床学科馆员的职能作用、临床学科服务运行机制和开展临床医学学科服务的举措。提出医院图书馆应积极开展学科馆员工作,进行学科服务,为医护人员提升信息素养,做出更加有效的情报服务。  相似文献   

18.
高校图书馆"学科分馆-学科馆员组合"模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传统图书馆与二级学院资料室并存所存在的诸多弊端,提出“学科分馆—学科馆员组合”模式,即按学科构建集成化、专业化的学科分馆,实行学科馆员服务机制,旨在完善学科馆员制度,开辟更为科学合理的图书馆服务新局面。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图书馆核心价值的研究出发,提出了图书馆核心价值的根本在于服务,服务的关键在于人;学科馆员作为图书馆的一支优良精兵,以其主动化、个性化、创新化服务很好地诠释着图书馆核心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20.
对高校图书馆构建知识服务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提供个性化服务,创新馆员与读者的交流平台,推行学科馆员制度以及构建知识地图等方面对高校图书馆构建知识服务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