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新闻摄影是新闻的现场形象纪录。正如郑景康老前辈说的那样,从“实事”(新闻事实及其现场)中“求是”(拍摄新闻形象的典型瞬间),由此可见,新闻摄影的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它坚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它是现实生活中有新闻价值的具体事实的真实纪录。既然说到新闻摄影是真实的纪录,现在提出新闻摄影也要打“假”,不是节外生枝,而是新闻改革开放的需要,必须认真对待。 以我之见,众揽诸报新闻摄影报道,细细研究,“假、大、空”的报道确实不少,所以新闻摄影也要打“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一些错误思潮的影响下,特别是“文革”中提出的“事实为政治服务”、“不受真人真事限制”等所谓的“理论”的影响下,曾出现过不少的“假·大·空”照片,其流毒至今还在困挠着今日新闻摄影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军事新闻摄影中的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摄影,它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使读如临现场。真实可信的新闻照片具有魅力,为众多的读接受、喜爱。在新闻图片的采编过程中,我认为新闻摄影必须讲究美学。那么,新闻摄影特别是军事新闻摄影中的美学有哪些基本要素呢?真实,是新闻摄影美的本质特征,理所当然也是军事新闻摄影美的本质特征。一切新闻报道手段中,惟有摄影报道是和被报道处在最直接的面对面的关系上。摄影离开被报道的客体、离开新闻发生的现场就无法获得形象。真实是新闻摄影的生命。摄影报道因虚假造成新闻失实。这个  相似文献   

3.
摄影术从1839年8月19日公布时起至1989年8月19日,整整150周年了。摄影术公布的第3年即1842年5月,就有人用它拍摄新闻,于是就出现了新闻摄影。新闻摄影,概括说,就是用摄影术报道新闻,而摄影术,则是用相机把光造成的影象照在感光片上,经过暗室的化学处理程序,固定影像,制成照片。照片的特质,是写真纪实,形象、准确、生动。人们发明摄影,并很快用摄影报道新闻,就是看中了摄影的特质、价值和魅力。摄影术发明后,先是用于照人像、风景、新闻、  相似文献   

4.
渲染夸张,这个词对新闻摄影来说似乎毫无缘份,也许有些摄影记者一听就摇头否定。新闻摄影是形象的新闻报道,它拍摄的对象必须是真人真事真场景,不能弄虚作假,不能无中生有,对报道的事实,一是一,二是二,不允许有任何夸大,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若作为一种摄影表现手法,用以突出新闻形象也是不可缺少的。新闻摄影的纪实性,不等于客观事物的翻版。我们有些新闻照片,所以使人感到呆板枯燥,平淡如水,无味可品,就是因为他们忽视了新闻摄影的形象性和形象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5.
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媒体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如果报纸上偶尔出现文字错误是可以纠正的,但一旦报纸上的新闻事实等出现虚假,就很难消除其影响。以本人供职的《和田日报》(维文版)来说,报纸上的绝大多数新闻报道是真实的,但是在极少数新闻内容中存在着虚假现象。本人不仅与报道虚假新闻的行为进行  相似文献   

6.
新闻摄影是记者在新闻现场以照相机瞬间记录的方式反映新闻事件,也就是说,摄影记者是通过照片上的形象来报道新闻的。作为一名摄影记者,只有善于从纷繁多彩的社会生活中,攫取最有新闻价值的瞬间形象,才能拍出真实、生动、感人的新闻照片。 新闻摄影同属新闻范畴,与文字报道一样,同样需要具备新闻“五要素”。新闻照片是用图片形式进行报道的一种手段,已成为报纸版面上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一张好的新闻照片常有生花妙笔不可替代的作用。有的题材用照片报道要比文字报道效果好得多,它毕竟是以真实的形象,浓郁的现场气氛,真情实感地记录了刚刚发生的一幕,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容易让人信服。我在实践中经历的一件事,至今记忆  相似文献   

7.
经济摄影报道是当前新闻摄影的热点和难点。如何使这类照片吸引人,许多有识之士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可喜成绩。下面我从一个版面编辑的角度,来谈谈对经济新闻摄影的看法。 首先是新闻,而不是“艺术品” 一张新闻照片,版面编辑是否采用,如何用,首先取决于它的新闻价值有多大。报纸是新闻纸,新闻版就更加强调新闻性。新闻就是新闻,新闻不是艺术。摄影记者的报道首先必须是新闻。没有—个新闻编辑用艺术摄影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摄影报道作品。摄影报道的“好看”,首先体现在照片较大的新闻性上,体现在照片较大的新闻价值上,而绝对不首先体现在简单意义上的照片的“美”上。那种把摄影记者的最高追求理解为应该是“艺术摄影家”的价值观,对摄影记者是有害的;当这种价值观被版面编辑接受并体现在报纸上的时候,报纸就会变得不伦不类了——由于版面上的照片比文字醒目,因此读者对照片新闻性的要求就更高,-旦照片不是新闻,版面编辑用得愈大,报纸就愈显得难看。 什么是“新闻”?这里无须做理论阐释。但我们应该时刻记住:读者看报先看什么?那些真正吸引读者的,大多是“新闻”——新闻照片的拍摄原则还是要从此入手。让读者拿起报纸,首先看你的照片!  相似文献   

8.
对新闻照片的要求,可以列出很多条,但归结起来,无非是把新闻的普遍性与新闻摄影的特殊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其在内容上具有新闻价值,在形式上具备真实、生动的可视形象。内容是决定性的因素,没有新闻价值的照片,无论形象怎样生动,也不是好的新闻照片。但形式也不容忽视,可视形象虚假做作,画面枯燥无味,内容再好,也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怎样才能拍出既有新闻价值,又有真实生动形象的新闻照片?这需要多方面的条件。我感到,认识新闻摄影的特殊性,严格按新闻摄影的特点办事,是其中重要的一条。  相似文献   

9.
当前新闻摄影报道存在着一个值得十分注意的问题,这就是弄虚作假和导演摆布、矫揉造作。新闻必须真实,作为新闻报道手段之一的摄影,也必须真实,这是公认的原则。新闻摄影报道,因为它具有目睹的效果,证实的作用,如果离开真实性,其作用也就大成问题了,甚至起相反的作用。这也是众所周知的。目前有些新闻摄影报道不真实,大致可分两种情况:一是弄虚作假或精心造假;二是导演摆布,以致失真。这两种情况有时又交错在一起。先说弄虚作假。据知,有为了拍摄“冒雨奋战”的镜头不在雨天到工地去拍摄真实的场面,而用水龙头制造人工雨和奋战的场面;也有利用机械力量,吹动帐篷和别的什么,来“创  相似文献   

10.
新闻摄影要讲究纪实,真实是新闻摄影的生命,摄影记者要尊重事实,尊重对象这样一些理论和原则问题,似乎早已为广大摄影记者所承认。但是,摄影报道中的虚假失真,长期以来并未能得到根本解决。究其原因有属于新闻摄影界的一些新同志.由于对新闻摄影的理论问题和组织加工与摆  相似文献   

11.
新闻摄影是用形象手段传播新闻的。新闻摄影报道的事实,不但要有新闻价值,而且要具备一定的“形象价值”。如果说,新闻价值是衡量新闻信息量大小的标准,那么,形象价值则衡量的是新闻信息量能否用照片表现出来。如何认识新闻摄影的形象价值,发挥新闻摄影形象作用,首先得明确“新闻摄影形象的可视性”和“新闻摄影功能的特点”,发扬新闻摄影之长,避新闻摄影之短,按照新闻摄影规律办事,克服新闻摄影照片在报刊应用中的弊端。  相似文献   

12.
新闻摄影是运用摄影手段对人和事物、社会进行客观、真实的表现。真实性是新闻摄影最本质的特征和属性,也就是说真实性是新闻摄影的生命。事实真实新闻摄影的事实是正在发生和进行着的事实,而不是事过境迁之后摆布、导演、补拍的“事实”,更不是“无中生有”的“事实”。新闻摄影要求做到忠实地记录眼前发生的一切,容不得半点虚假,因此,它比文字报道更有说服力。人们常说“眼见为实”,其原因就在于新闻摄影所反映的物体,是在空间平铺并列的,所以给人一种一眼就可看透整个造型形象这种一目了然的视觉效应,即直观性,它弥补了文字报道的某些缺陷。  相似文献   

13.
前不久,曾看到过一幅漫画,画面上有一列急驶的火车,被一男子拦住:理由是“前面在补拍抢救儿童的新闻照片。”漫画对某些摄影记者违反新闻真实性原则的拍摄作风作了讽刺,虽有辛辣之感,却颇能引人深思。新闻摄影作为新闻作品的一个种类,具有快速、形象、简洁、直观的特点。然而,它既是新闻作品的一种,就必然要受到新闻的真实性原则的制约。新闻摄影,其作为新闻来说,必须具有新闻性、真实性和思想性,而其作为摄影作品来说,它又必须是直观形象,必须是现场记录的形象,必须是瞬间的形象。这种新闻性和形象性的统一,就构成了新闻摄影的特有属性——形象新闻性,它要求摄影者必须记录具有新闻价值的真人、真事、真  相似文献   

14.
新闻摄影是一种运用摄影技术拍摄图片进行报道的形象新闻,是新闻现场真正的形象纪实,因此,新闻摄影最基本的特性就是真实性。但是,近年来不断出现的"华南虎"、"藏羚羊"等假照现象,不仅让人对新闻摄影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大打折扣,同时也是对当前新闻摄影  相似文献   

15.
新闻摄影采访是摄影记者获得图片新闻的主要途径,它在整个摄影报道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摄影报道成败和质量高低的决定性环节。但是由于新闻摄影的报道对象(具有形象价值的新闻事实)、传播形态(附有少量文字说明的照片形式)、传播性质(视觉新闻)、技术手段(拍照)等的特殊性,就使它的采访具有不完全等同于文字新闻采访的特点。一、新闻摄影采访的形象积累所谓记者的积累就是采访前的准备活动,而摄影记者的积累与文字记者的积累相比,多了一项就是形象积累。因为新闻图片的社会效果是靠形象好坏来衡量的,如若形象不能在感官上或心理…  相似文献   

16.
“图文并重,两翼齐飞”已在全国各报引起重视并结下硕果,现在不只是版面上的照片增多,而头版头条的照片和专栏组照也屡见不鲜。形象新闻的增多,扩大了形象经济信息量,也满足了读者视角的需要,广大群众拍手叫好。 然而,在新的形势下,照片虽然增多了,但重复的画面较多,新的画面较少,很难引起读者的兴趣。 就照片而言,有的不是靠形象说话,而是用冗长的文字解释形象新闻.这样日复日,月复月,久而久之,读者就厌烦了。随着群众欣赏水平的提高,对报纸的要求电越来越高。所以,改进摄影报道,拓宽摄影报道面,提高照片质量,是摆在我们广大新闻摄影工作者面前的一个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17.
纵览我国各报刊,不难看出新闻摄影报道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 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拍摄好新闻照片,要过好“三关”: 第一关,看得出。摄影记者要有强烈而敏感的镜头意识,不仅能从纷繁复杂、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捕捉到具有较高新闻价值的场景,而且知道怎样用镜头去表现它,这是眼力。事实上,新闻摄影作为一种报道形式,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和劣势,有些题材和内容是无法用照片表述的。时下,之所以会存在“新闻照片无新闻”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就在于拍  相似文献   

18.
新闻照片是用形象报道新闻,也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它借助摄影的手法,真实地、形象地、生动地再现了新近发生的事实。因此,新闻照片的说明与照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对照片起着阐释、补充,升华的作用。照片只是再现了新闻事件一刹那的形象。单一的画面很难反映这一事件的全貌,必须依靠文字把新闻的来龙去脉阐释清楚,指出何人、何事、何时、何地、何故(简称新闻的五个W》。有的还需要补  相似文献   

19.
电视纪录片凭借大众传媒的优势,直接从现实生活中取材,以电视纪录为主要手段,以客观镜头为主要视点,拍摄真人真事,对事实作比较系统、完整的纪录报道。最大限度地排斥虚构和扮演,力求用纪实的拍摄手法来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已经成为我国电视纪录片制作方式的主流。以反映’98抗洪为题材的长篇电视纪录片《决战九江》,正是以其用真实材料写成的“故事”而赢得了第十七届中国电视“金鹰奖”。人们对艺术的需要,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真实的需要。无法想象一个人如果生活在充满虚假和谎言的环境中,他(她)将如何生存。没有了真实…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闻摄影事业的不断发展,大众传媒对新闻照片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而要提高照片的质量,对新闻摄影报道进行有针对性、有目的的组织策划,就显得尤为重要。 新闻摄影报道的组织策划程序大致为:策划选题、列出拍摄计划和提纲、组织协调拍摄任务。在组织策划过程中,无论是图片编辑还是摄影记者,准确选定报道的切入角度是报道成功的关键;详细的拍摄计划和编辑记者及时有效的协调沟通,可以解决报道的客观要求与摄影者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矛盾。一般而言,在新闻摄影报道的组织策划过程中,图片编辑是核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