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在崔永元主持的大型电视栏目《我的长征》的启动仪式上,有记者问:你对现在的娱乐节目怎样看?崔永元回答说:几乎所有的娱乐节目我都不喜欢,因为我觉得没“格”。你可以看看俄罗斯、意大利的喜剧电影,再看台湾的喜剧电影,就知道什么叫“格”,它们有天壤之别。偶尔打开电视看一下,觉得娱乐节目的通病是没有品位没有品格。记:那你让中国老百姓看什么娱乐节目?崔:中国老百姓就爱看这样的节目啊!如果他们不爱看,这些节目早就没了,就是他们把这些节目吹捧成这样的。什么样的观众就有什么样的节目,什么样的节目就有什么样的观众,形成一个恶性的互动…  相似文献   

2.
交互电视     
迄今为止,我们看电视都是电视台放什么节目就看什么节目,很难满足不同观众的欣赏口味。 那么,能不能做到每个观众想看什么节目,电视台便投其所好分别为他们放什么节目呢? 可以。多媒体技术(利用计算机处理图、文,声、像)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帮我们解决这一问题——利用交互式电视VOD提供各取所需图像。1994年美国将率先在部分地区正式提供交互式电视服务。 交互式电视必须利用CATV(有线电视)网来实现。在一定范围(几千至几万户家庭)内设置一个中心,那里设有节目库,一般至少拥有有几千个节目。用户从这些节目的目录中寻找自己喜爱的节  相似文献   

3.
"姐,换台吧,这个节目越来越没意思了." "你不是这个栏目的记者吗?怎么连自己的节目都不看呢?" "早几年,这个栏目的任何一个节目,我一眼就能看出来是哪个记者的作品,因为大家都有自己的风格.  相似文献   

4.
爆笑超市     
像啥就叫啥有个顽皮的学生给同班的一个女生取外号叫“胖猪”,该女生哭着告到老师那里,老师答应对该男生进行批评教育。第二天上课,老师在班上讲话:“我们班上有位同学太没礼貌了,随便给别的同学起外号,总不能人家像啥就叫啥吧!”三个自私小明下午放学最先回家,一个人在看电视卡通节目。不久,爸爸、妈妈、哥哥也回家了,电视立刻就被转到别的频道。小明靠近母亲说:“妈,你不是说人不可以自私吗?”“是啊,所以你不可以只看你一个人喜欢看的卡通节目,也要让爸妈和你哥哥看其他的节目。”“可是,为什么三个自私比一个自私好呢?”非洲野猪长啥样…  相似文献   

5.
掌声     
星期六的晚上,爸爸妈妈和我去看文艺演出。到了影剧院,我们一坐下就认真看起节目来。前面的节目我一点都不感兴趣,是什么唱歌、跳舞呀,我一直心不在焉。突然主持人说搞一个互动节目,我一听,兴趣来了,便认真听主持人报的题目。主持人  相似文献   

6.
幽默与笑话     
《中学生英语》2011,(3):25-25
汤姆是一个美国男孩,他和爸爸妈妈现在住在北京。他的爸爸妈妈在一所学校教书。一天,他跟妈妈一起在剧场看演出,当一个节目结束时,观众总是大声叫:“再来一个!”汤姆不懂这是什么意思,就问妈妈。妈妈回答说:“这是表示欢迎的意思。”  相似文献   

7.
“姐,换台吧,这个节目越来越没意思了。” “你不是这个栏目的记者吗?怎么连自己的节目都不看呢?” “早几年。这个栏目的任何一个节日,我一眼就能看出来是哪个记者的作品,因为大家都有自己的风格。这几年换了好几批新记者,总喜欢跟着人家学。所有节目的操作模式。拍摄流程,就连文字风格都如出一辙,看不到个人的风格,看不到创造的亮点。  相似文献   

8.
中华骨髓     
加入中华骨髓库捐造血干细胞志愿者行列的篮球巨星姚明,日前接受了央视《新闻会客厅》的节目采访。记者问姚明,现在你是中华骨髓库的志愿者,是真的捐还是只作为一个形象代言人?姚明回答:我已经签过意向书了,一旦匹配成功的话,马上就捐。记者接着追问:如果是正在举行一个重要的比赛呢?姚明毫不迟疑地反问: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吗?  相似文献   

9.
导人新课 上课开始老师就说:同学们都很喜欢看老师表演“节目”,现在我就表演给大家看。(教师打开幻灯机)你们看银幕上有什么?(什么也没有)大家再仔细看看,(老师往幻灯机上放一片披针形叶。学生回答:是一片树叶。)这片叶子是什么形状?(长条形)对!老师这里还有一片叶子,(又出示一片披针形叶)看它是什么形状的?(也是长条形)现在老师把这两片叶子组合起来,看看它像什么?(学生高兴地叫起来——像大帆船!)说得对,它真像大帆船。这是老师用叶子做的面。叫做“叶画”,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六课:叶画(板书课题)。  相似文献   

10.
什么叫圆周率?人们常常这样回答:圆周长和直径的比就叫做圆周率,通常用兀表示,取近似值3.1416。这里就出现一个问题,圆周率π是有理数呢,还是无理数?按比值的观点看,当然是个有理数。因为我们  相似文献   

11.
中央电视台有个节目叫“百家讲坛”,是一个著名学问家、学者用自己的观点和方式评说历史、文学的节目,笔者非常喜欢看。最近厦门大学的易中天教授评点的三国受到了很多人的欢迎,笔者还专门买了易教授的专辑DVD拿回家看,易教授品三国,确实品得不错啊!今天,笔者也想和小读者们品一品三国,不过我们不谈史书,不聊演义,我们只捡和电脑游戏有关的一点有趣的故事。从电脑游戏中品读三国,如果大家感兴趣,就听我惊堂木一拍,慢慢道来吧!  相似文献   

12.
火花     
一个国家的强大就看他公民数量的多少,坦白地说,我们现在14亿人口中公民的数量非常少……什么叫公民?公民是有权利和义务的,比如公民最大的权利是监督政府,我们经常会觉得政府是管我们的,错了!政府是为我们服务的。  相似文献   

13.
周云龙 《生活教育》2010,(12):16-16
本地某名牌中学,有教师在家长会上建议,最好不要让孩子看湖南卫视,理由是节目对孩子的学习帮助不太大(《现代快报》2010-10-29)。 什么节目叫对孩子的学习帮助大呢?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电视上公开播出的节目,多少都有一定教育意义,要看怎么解读。我瞎猜,老师的潜台词其实可能是,节目对孩子的考试帮助不太大。  相似文献   

14.
前不久,我们浙江电视台少儿TV《彩虹桥》做了一个节目叫“书与电视”。我问现场的一百多位同学,看书与看电视你们更喜欢哪一样?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喜欢看电视。我又问为什么喜欢看电视?他们说电视信息最大,传播快,知识面广,内容丰富多彩,而且画面五彩缤纷、生动形象。比如,新闻类节目,能够很快地让我们了解到当天发生的国内外大事;又比如《正大综艺》节目,使我们不出家门就能看到世界各地的风光和民俗风情;一些科技类节目,形象立体,大到宇宙天空,小到细菌微生物,开拓了我们的视野,开发了我们  相似文献   

15.
最近,我们在筹办一档大型互动益智节目,有点类似《开心辞典》,不过节目是直播互动的,答题是面向所有观众的,没有指定的参与选手,看电视的都可参与,答对的都有机会获奖,这档节目其实是面向所有受众的百科知识“开卷考试”,所以,栏目名称就叫《全民开考》。  相似文献   

16.
什么是端午节?我问奶奶,我问爷爷。奶奶拿出一个粽(zòng)子,让我看那白白的江米、绿绿的粽叶。奶奶讲出了一个叫屈原的人,他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是正直,什么是气节。  相似文献   

17.
本期赛题:过了那么多“六一”,你有哪些感受?你想为“六一”写点什么呢?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又到了,而我的心情却高兴不起来。或许,你认为我有毛病,但只要你看看我们的“儿童节”,就会明白我的心思了。临近儿童节的一个月里,学校就叫每班准备节目。这下可忙坏了我们,又是背词又是排练,把课本的知识全抛在九霄云外!在“六一”那天,全体小学生集中在一个大教室看节目,密不透风的教室使我们异常难受。那时同学们心里不是在想“天天都是六一节”,而是“快快结束吧!”其实,同学们爱好并不一样,有人喜欢蓝天,有人喜欢绿水,为什么只局限在“节…  相似文献   

18.
汤瑾 《内蒙古教育》2007,(10X):33-33
记者初到东瀛时,第一次看日本电视的天气预报。气象员报了关东、关西地区的天气情况后,接着便介绍“中国”的天气情况。记者思乡心切,不禁大为感动:难得日本电视台连我们中国的气候都关心。转念一想,不对!我们国家怎么可能在日本地区天气节目中出现呢?再定睛看看屏幕,分明标注的是日本国内的地方。这就奇怪了,难道日本竟然有个地名叫“中国”吗?  相似文献   

19.
在互联网中畅游,欣赏高清晰电视传播节目,与千里之外的友人视频聊天……我们正生活在一个古人无法想象的时代。这个时代叫“信息时代”,你是否想过,真正推动这一切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20.
看到这个题目,你一定会觉得好笑:我们去图书馆里做什么?不就是看书么?如果我再追问:我们去博物馆做什么?-参观.我们去公园做什么?-游玩.我们去剧院做什么?-看表演.直奔目标,直奔主题,直奔结果,将事情扁平化、单一化,就这么简单?对于一位有心的教育者来说,绝不会如此简单.去图书馆(在我们的学校,那叫阅读城,整整一个楼层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