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爱国主义教育与政治课有机结合政治课担负着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而爱国主义教育是初中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政治课教师在教学中把爱国主义教育与教材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认识祖国、了解祖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并立志为祖...  相似文献   

2.
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是青少年,思想政治课教学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充分利用思想政治课教学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是十分必要的。爱国主义教育与中学政治内容相结合,通过教育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课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爱国主义教育真正落实到实处;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长期任务。利用中学政治课的特有形式和教材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爱  相似文献   

3.
《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强调,学校是对青少年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场所,广大教育工作者要结合教学实际,努力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和思想教育之中。而在这个过程中,思想品德学科教学要充分发挥独特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作用。本文就此话题,结合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实践与体会,简要陈述一些浅见。  相似文献   

4.
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教学与教育活动中江西船舶技校张绪汉爱国主义教育在学校德育中处于极重要的地位。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是多方面的,我校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与教育活动的始终。●把爱国主义教育与教学结合起来学校里主要活动是教学活动,应当把爱...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要改变课程过分强调学科体系,脱离时代和社会发展及学生实际的状况。”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也指出:“要充实和改进思想品德课和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把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密切联系改革建设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际效果”。这些都强调政治课的教学要理论联系实际。一、要注重寻找思想教育的改透点政治课每一学科及其章节,都有其特定的思想教育功能。教师要吃透教材,有针对…  相似文献   

6.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在政治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政治课教学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充分利用思想政治课教学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几年来,我在初中政治课教学中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对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正一、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情感教育目标的永恒主题。语文学科蕴含着生动、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因素,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渗透,可使爱国主义教育与语文学科教学有机地统一起来。如在学习《最后一课》时,让学生了解到主人公小弗郎士面对国家的沦陷,把自己的满腔爱国热情表现  相似文献   

8.
刘文周 《成才之路》2009,(23):98-98
政治思想课是学校一门开展政治理论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础课。如何才能上好政治思想课。特别是在新的课程标准下如何发挥政治思想课的教育作用.是许多政治课教师在教改中一直探索和思考的问题。笔者现结合教学实践。就政治思想课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重要场所,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到幼儿园直至大学的教学、育人的全过程中去,特别要发挥好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在初中思想政治课教材中,有很多章节,直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就要求教师将爱国主义教育汉透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  相似文献   

10.
分清层次抓好几个结合──浅谈思想政治课爱国主义教育胡卓群江泽民同志指出:“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是凝聚中华民族,推初中国发展的伟大动力。”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落到实处,就必须渗透到各门学科的教学中去。作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思想政治课。应理所当然地把爱国主义...  相似文献   

11.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里,政治课教学应抓住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旋律。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政治课教学只有抓住了爱国主义这一主旋律.才有可能实现德育培养目标.引导学生从真诚的爱国主义者逐步发展成为具有远大报负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把历史的角度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使爱国主义教育更具有吸引力、说服力。  相似文献   

12.
政治课要经常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已引起了社会和学校的重视,但用什么形式将爱国主义教育寓于教学之中,这已成为政治课教学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根据现实状况,应从下列几种方式入手:一、利用课堂教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中师政治课渗透着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有的具有直接性,有的具有间接性,比如《马克思主义基础》下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发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和《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等内容,以爱国主义为中心,进行“五爱”教育,教育学生懂得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党是共产主义道德的根本,激发学生爱国感情…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课作为学校课程教育体系中的基础课,在学生素质培养与提高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在思想政治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有效调节学生的心理状态,促进学生心理的和谐发展,这对于提升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推进学生心理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应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教学策略选择方面下工夫。一、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在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14.
杨绍勤 《职教论坛》2002,(18):55-55
物理教材中蕴含着众多的德育因素,职业中专物理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本文将结合我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其中的德育功能。一、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情感。这种情感产生的凝聚力把全体人民团结起来,使之对祖国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无限关注,对党和人民的事业无限忠诚。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结合教学内容有机渗透爱国主义教育。1.增强民族自豪感。我国在原子物理和原子核物理领域的研究上,取得不少辉煌的成就。在《原子能及其应用》一课教学时,我就结合1964年我国成功地发射了…  相似文献   

15.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是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保证。建设一支科学严谨,教师风范好,具有新时期教育理念的师资队伍对于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至为重要,新课程改革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师结合思想政治课的实践情况,积极对思想政治课教学进行探索和改革。我认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教育理念问题。只有确立新的教育理念,才能使思想政治课教学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教书和育人是中师政治课教学的基本任务。所以,一堂成功的政治课就必须是教书和育人的有机统一过程。作为政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自觉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到幼儿园直至大学的教学、育人全过程中去,特别要发挥好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在此,我想谈一点自己的教学体会。近10年的中师政治课教学实践,使我深切地体会到,要上好一堂政治课必须做到:准、实、新、活。准,就是准确无误,即观点、引文、语言要准。为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力求做到:其一、在讲授马列主义基本概念、原…  相似文献   

17.
爱国主义教育是共产主义教育的起点,对少年儿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应该全方位多渠道地进行,把它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一、把爱国主义教育与学校经常性教育活动结合起来1.在升旗活动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2.建立爱国主义教育的常规制度。每学期开学典礼,对全校学生进行以国旗、国徽、国歌、首都和祖国领土为主要内容的爱国主义教育;每  相似文献   

18.
融合思想政治教育三个课堂实现高校德育工作有机对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思想政治教育第一课堂,社会实践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公寓宿舍是思想政治教育第三课堂,三个课堂应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把课堂理论教学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把学校教育和学生的自我教育结合起来,把解决学生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做到让学校德育各环节实现有机对接,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在近几年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一直坚持四个相结合的做法.一、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教书育人是我们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在教学中必须坚持把思想政治教育寓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把教学与育人结合起来.做到教中有育,育中有教.这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客观规律.教与育是一个有机统一体,只有二者结合才能在培养社会主义人才的政治思想素质中发挥优势.只有做到二者相互渗透和有机结合,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爱国主义是激励我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振兴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推动人类历史前进的精神力量。在广大青少年学生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课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就初三年思想政治课教学如何突出爱国主义教育谈点看法与做法。一、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充分发挥课程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现版初三年《思想政治》教材着重讲解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常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知识。根据爱国主义教育的要求,我把教材大体划分为四个板块,深入挖掘教材的内容,从不同的层面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一)爱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