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的教育往往侧重于专业知识的传授,培养的是康德所批判的那种规定性判断力,也就是一种以普遍归摄特殊的能力。与规定性判断力是一种"以普通归摄特殊"的能力相反,反思性判断力是"从特殊出发寻求普遍"的能力。通识教育理应首先把每一个人当成特殊性来尊重,但同时又要注重培养每个人的公共意识和博爱情怀。"从特殊出发"是通识教育的起点和开端,"寻求普遍"是通识教育的深入和结果。因此,通识教育显然是通向反思性判断力的。  相似文献   

2.
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教师的教育目标无时不在提醒着我们"教书育人,培养出好人才",而不是高分低能甚至是高分低德的人才。可见,学生的道德教育势在必行,新的德育方式势在必行。在传统的德育方式已经不适应多元化的校园的现状下,我认为德育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力,在语文课堂上促进道德发展。一、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力何谓道德判断力?我认为它是学生对各种道德现象及其价值所表现出来的选择、识别、取舍、整合的高级认识能力。  相似文献   

3.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理性的人,高中历史学科的理性教学.就是向学生传授实证为真理的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理性看待历史和社会现象,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和价值观.提高学生道德判断力,让学生学会在具体的环境中面对具体事件,判断事物的是非、美丑、善恶,在开放性情境中培养学生对他人利益的关照和在复杂环境中对理性的执着与信念。  相似文献   

4.
学生的道德判断力是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培养任务。在教学中,教师需要从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与教育:创设道德两难情境,初步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力;引导学生讨论道德两难问题,拓展学生思想深度;把握教师自我角色定位,实现价值引导;通过开放结局的想象,让学生感同身受。  相似文献   

5.
入世与学生道德判断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入WTO以后,价值领域的多元化状况将会更加突出,东西方价值观念的差别、碰撞和冲突也将更加激烈。结合青年学生自身特点,阐发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判断水平的必要性,从学校道德教育的角度就如何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力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孙美虹 《考试周刊》2013,(30):170-170
<正>判断,对任何人来说都是重要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准确地判断,判断周边的事物。我觉得生活需要判断力,因此需要教给学生怎么判断,提高学生的选择判断能力。生活无处不存在着判断,既然生活到处是判断,那么教育就不能脱离判断力的培养。近两年随着穿越剧的热播,在《宫》的喧嚣后,又有了《步步惊心》这一清穿剧,很多人都追捧着,连小学生也迷恋穿越剧。到处都在播放穿越剧。穿越剧的穿越镜头,让两位稚嫩的小学生相信,并采取了行动,这不得不说是教育的失误,家长的失误。我们没有教育孩子怎么判断这种穿越是否可行,穿越是否真实存在。当下火爆荧屏的清穿剧给无数不谙世事的小学生构造了一个虚无的"肥皂泡",让部分无知的小学生梦想  相似文献   

7.
理想的道德教育模式是建立在对道德教育本质的认识基础上,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从个体的道德需要出发,激发道德情感,注重培养个体的道德判断力和道德分辨力.  相似文献   

8.
将就业能力培养与德性培养有机结合,就要从高职教育所担当的社会责任出发,从教育对象个人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遵循教育规律,既关心学生的初次就业问题,更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终身就业能力,切实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人文教育应当是中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人文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人文素质是一个人外在精神风貌和内在精神气质的综合表现,也是一个现代人文明程度的综合体现,是由人文科学知识、社会心理、文化修养、人文精神等方面综合而形成的一个人的内在稳定的特质,外在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1]我们加强学生人文素质的目的是什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价值判断力,即人文素质的核心是价值判断。现在人文教育的缺失,制约了学生的价值判断力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俞瑞康  孙玲  陈艳 《中国德育》2007,2(6):32-37
通过对小学、初中、高中851名学生文化判断力发展状况进行问卷测查,结果表明中小学生的文化判断力在10~13岁表现为趋从性判断力,14~16岁表现为情趣性判断力,17~18岁表现为反思性判断力。对于不同内容,其文化判断力存在一定性别差异。文化判断力发展的关键期在初中阶段,15岁是较易陷入文化判断误区的年龄。  相似文献   

11.
中专学校素质教育要从社会对人才正面需求出发,既要加强学生的基本文化素质教育,又要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要把理想的教育观付诸于教育实践,让先进的教育形式服务于教育内容,实事求是地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素质。  相似文献   

12.
朱莹 《考试周刊》2023,(44):30-33
思辨性阅读是指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通过提问、推理、评估和判断等思维活动,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判断力的阅读方式。在开展思辨性阅读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文本表层意思,思考作者的立场、意图以及内容的真实性和合理性,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教师可通过示范与引导、提供学习策略、开展合作学习、提供适宜的阅读材料等方式提升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判断力。  相似文献   

13.
邓晓莉 《文教资料》2014,(21):85-86
效率与公平的争论历来是社会领域炙手可热的话题,论及教育公平,学术界多从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三个角度进行资源均衡配置的论证。常忽略学生差异性所致的教育需求差异性,忽略公平作为一种价值判断必须从判断主体——学生需要出发进行公平与否的判定。有教无类强调的是机会均等,反映的是资源均衡配置层面的公平性,因材施教则从照顾学生差异性出发阐述教育实施过程中的公平性,是从结果角度进行的论述,是对教育公平的深化,是由绝对到相对、宏观到微观的转变,目的是实现教育的实质公平。  相似文献   

14.
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等人创建的一种德育模式.该模式假定人的道德判断力是按照一定的阶段和顺序从低到高不断发展,要求根据学生已有的发展水平确定教育内容,创造机会让学生接触和思考高于其一个阶段的道德理由和道德推理方式,造成学生认知失衡,引导学生在寻求新的认知平衡中不断提高道德判断水平,目的在于促进学生道德判断力的发展及其与行为的一致性.本文基于我国学校德育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试图运用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的原理探寻德育教育模式的最佳路径.  相似文献   

15.
“人是目的”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构筑精神支柱,发掘创造潜能,培养学生敏锐的思想政治意识和创造力、意志力、判断力、亲和力及独立人格。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人为本,直面社会开放和价值多元的现实,帮助大学生辨别是非,学会判断和选择,进而造就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全面发展的和谐大学生群体。  相似文献   

16.
论工业工程专业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适应现今社会企业对IE人才的需求,文章从教学课程体系、教师队伍建设和实践教学环节出发,探讨了工业工程专业本科教育的培养模式及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实现策略.  相似文献   

17.
日本学校健康教育主要围绕着现代社会的健康问题而开展。其目的是使学生获得有关健康、安全知识的同时 ,提高学生的思考力 ,判断力 ,培养学生保持和增强健康的实践能力 ,并将学习意愿、自学能力、独立思考力、判断力和行动能力作为健康教育的基本学力。日本的学校健康教育还十分注重小学、初中、高中的教育目标与内容的有机衔接  相似文献   

18.
在一个价值多元、道德多元、文化多元的大变革时代,判断力教育势在必行。多元化时代的判断力教育有三大问题有待阐释,分别为"什么是判断力教育""为什么提倡判断力教育"和"怎么开展判断力教育"。从哲学的角度对"判断力教育"的现实状况进行反思和批判,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9.
道德认知是对客观存在的道德关系及如何处理这种关系的原则和规范的认知。道德认知的发展包括道德概念和道德观念的形成、道德信念的产生;也包括道德判断与道德推理的发展。两者相互促进,道德概念是道德判断的基础,道德判断的发展更能促进道德观念的提高。就对道德行为的直接影响力量而言,道德判断力的提高对道德行为的影响更大。因此,道德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力。一、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的基本原理及结构(一)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的基本原理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以哈佛大学教授柯尔伯格为代表,他在瑞士学者皮亚杰的理论基础上,从…  相似文献   

20.
日本中小学健康教育及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日本学校健康教育主要围绕着现代社会的健康问题而开展。其目的是使学生获得有关健康、安全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考力,判断力,培养学生保持和增强健康的实践能力,并将学习意愿、自学能力、独立思考力、判断力和行动能作为健康教育的基本学力。日本的学校健康教育还十分注重小学、初中、高中的教育目标与内容的有机衔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