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作为党报的副刊,文学评论是顺应信息时代媒体发展新趋势,增强纸媒观点竞争力,从而彰显文学评论的力量。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文学评论的两个标准,即:一个是政治标准,一个是艺术标准。政治标准是为了解决文学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艺术标准则是为了解决文学如何服务好的问题。这两个标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一直坚持的文学艺术工作的指导思想。而习近平总书记也在北京文艺座谈会的讲话中强调,要重视加强  相似文献   

2.
鲁迅先生说:“文学必须有批评,批评如果不对了,就得用批评来抗争,这才能够使文艺和批评一同前进,如果一律掩住嘴,算是文坛已经干净,那所得的结果倒是要相反的。”鲁迅先生的话讲得很明白,文学离不开批评,文学一旦离开批评,就会变成死水一潭,就不可能前进。要搞好文学创作,就要搞好文学评论;要想搞好专业报文学副刊,更应该重视文学评论的作用。专业报文学副刊收到的文学作品没有社会上文学专刊那种名家荟萃的高质量的作品,也没有省市党报文学副刊的来稿面宽。专业报文学副刊的投稿者大多是本地区、本系统职工队伍中的业余作者,  相似文献   

3.
梁建 《当代传播》2002,(6):24-26
专门塑造声音艺术形象的广播文艺以其别具特色的教化、欣赏、娱乐、审美功能而拥有广大听众。但是,今日中国各色各样的文化形态相互交汇、渗透、融合和冲突,广播文艺正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如何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继续保持传播先进文化的主导地位?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着力点在哪里?这是广播文艺在传播与发展进程中面临的新课题,应该引起我们广播从业者的思考。  一 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推动广播文艺繁荣发展,广播文艺首先必须勇于面对现代社会的各种严峻挑战,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4.
人民文学出版社在新世纪的第一缕春光中迎来了建社50周年。 人民文学出版社是新中国文学出版事业的主要基地。1951年3月创建于北京。建国初期,百废俱兴,第一任社长兼总编辑冯雪峰同志受命建社,与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学家、翻译家、出版家聚集一堂,筚路蓝缕,为开创和发展新中国文学出版事业而共同努力工作。建社之始,即选拔整理自延安文艺座谈会以来优秀的文艺作品,出版了“中国人民文艺丛书”、“文艺建设丛书”、“解放军文艺丛书”等,随后集中出版各种体裁的优秀作品选拔本144种。与此同时,以巨大的热情推动新文学创作,出版  相似文献   

5.
1950年2月我在上海参加三联书店工作前后,三联出版了不少文学创作和文学翻译作品,使人耳目一新,留下很深的印象。这里只举出解放初三联书店出版的《工农兵文艺丛书》、《文艺建设丛书》和《戏剧创作丛书》三套图书,作一简介。编印《工农兵文艺丛书》的目的是为了给广大工农兵读者阅读的,也是为他们唱和演  相似文献   

6.
《出版参考》2013,(18):6
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肖鹰在接受《解放日报》采访时表示《:纽约时报》一篇书评可以决定一本书的销量,我们当下有那么多走红的批评家,文学评论却没有很高的社会信誉,怎么能和创作形成良性互动?一团和气是否就叫良性?当下文学批评的现状恰是一团和气造成的恶性互动。在市场经济大背景下,文学创作变成了普遍性的  相似文献   

7.
董国和 《出版史料》2007,(4):64-64,65
《北京文艺》是1950年8月10日创刊的,在招贤纳士之时,汪曾祺有幸入围其中,从此开始了他的编辑生涯。它出刊一年后改为《说说唱唱》,共出两卷十二期。他在繁忙的编辑之余,还开始了新的创作,仅在《北京文艺》上面就发表了三篇文章。与他在《说说唱唱》和《民间文学》两刊担任编辑期间相比,是时间最短,发表文章最多的一年;也是他跨入新中国之后在文学创作上才华初露、努力适应的转型年。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们在中央宣传部的指导下,在人民日报编委会的直接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落实“三贴近”,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做了一些工作,使人民日报文艺宣传报道有了一定的起色。一、坚持导向抓住根本党报文艺宣传,既是政  相似文献   

9.
以推动新文艺发展为目标,朱光潜的文艺编辑思想强调培养读者纯正的文艺趣味,在刊物的内容安排上强调理论与创作并重,在期刊来稿的选取上,强调兼容并包,鼓励文学创作的多样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坚守“人民性”是产生艺术精品的基本前提,也是媒体应有的使命担当。凡优秀文艺作品,无一不体现对“人民性”的坚守。以2022~2023跨年晚会为例,全国近十家电视媒体参与,在探索创新表达的同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聆听时代声音,聚焦平凡百姓,用荧屏新气象重塑跨年晚会的新形态、新影响,晚会内容和舞台因此焕然一新,实现了电视艺术品位上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中国早期无产阶级文艺思想家,钱杏邨深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率先提出“力的文艺”之观点,并在其文艺思想与批评实践中逐一展开。钱杏邨《力的文艺》一书,解诠何谓“力的文艺”和“文艺的力”,建构描绘无产阶级人物与情感的劳力者文学,推动无产阶级革命的发展。钱杏邨的文学创作承接其“力的文艺”思想,突出斗争叙事,激发普罗大众的抗战热情与信心,实现文学“鼓天下之动”的效用,展现出文艺的力。  相似文献   

12.
<正>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了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讲话阐述了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地位作用和重大使命,回答了事关文艺事业发展的重大方向性、战略性问题。这次讲话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新时期文艺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为广大文艺工作者指明了前进方向。讲话的重要思想之一,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广播影视文艺创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应该坚持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在方向上要站稳人民的立  相似文献   

13.
<正>聚焦文艺精品创作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8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黄坤明出席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表彰座谈会并讲话,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文艺工作系列重要论述,牢记初心使命、坚持正确方向,聚焦文艺精品创作,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更好发挥文艺在举旗帜、聚民心、育  相似文献   

14.
创刊于1949年的《天津日报·文艺周刊》在半个多世纪的办刊历史中,始终坚持党的“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保持和发扬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不仅发表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而且培养和扶植了众多的文学新人,其中有的已经走向中国文坛,成为载入新中国文学史册的文学大师和知名作家。我国著名作家郭小川、方纪、孙犁,都曾为这块文艺副刊倾注过心血,使其成为哺育、培养和扶植文学新人的摇篮与苗圃。茅盾、胡风等大家都曾为《文艺周刊》撰写过稿件。《文艺周刊》已经成为中国当代最享盛名的报纸副刊之一。《天津日报·文艺周刊》在半个多世纪的进…  相似文献   

15.
“天津日报·文艺周刊”创刊于1949年,在半个多世纪的办刊历史中,始终坚持党的“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保持和发扬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不仅发表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而且培养和扶植了众多的文学新人,其中有的已经走向中国文坛,成为载入新中国文学史册的文学大师和知名作家。我国著名作家郭小川、方纪、孙犁,都曾为这块文艺副刊倾注过心血,使其成为哺育、培养和扶植文学新人的摇篮与苗圃。茅盾、胡风等大家都曾为“文艺周刊”撰写过稿件。“文艺周刊”已经成为中国当代最享盛名的报纸副刊之一。 “天津日报·文艺周刊”在半个多世纪的进程中锻造出自己独特的品格,在当今林林总总的报纸副刊中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作为一块纯粹的文学副刊而非综合性文艺副刊,它以坚持时间最长、扶植新人传统悠久和对所在地区文化品位的影响力之强大,构成了一个十分抢眼的现象,我们姑且称之为“文艺周刊现象”。  相似文献   

16.
多面文艺大师丰子恺在他数十年如一日的文艺创作生涯中,充分运用其炉火纯青的绘画技艺与文学创作功底,为近现代中国书籍装帧艺术进步作出了开创性贡献。  相似文献   

17.
《视听界》1987,(4)
去年四月下旬,省广播电视厅召开了全省文艺广播工作会议,通过学习贯彻这次会议精神,使我们正确认识了文艺广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了要办好新时期的文艺广播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必须走改革之路,提高节目质量;并要建设一支好的文艺广播队伍。一年来,我们常州台文艺部在省厅、市局的关心和领导下,紧密结合不断发展的新形势的实际,认真学习和坚决贯彻丁山会议精神,围绕“如何办好新形势下的文艺广播”这一课题作了一些探索。现在把我们的一些做法和体会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8.
谢晓青 《编辑之友》2010,(11):58-60
一当代文学期刊的弊端 虽然中国当代文学创作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新文艺复兴的洗礼,许多作者的文学创作实践已经跨过了当代西方文艺思潮及拉美文学的阴影,从90年代开始,当代汉语文学也树立起自己的精神姿态和语言形象,我国当代文学创作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我们还必须清楚地看到,在我国当代文学作品中,还普遍地存在着许多缺点和不足.  相似文献   

19.
在20世纪20年代末期的新马华文文坛上,潮籍华侨陈鍊清是一位杰出的文艺副刊编辑和作家,他在推进南洋色彩的文艺与新兴文学的工作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为新马华文文坛及新闻报业做出了卓著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蒋光慈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先驱之一,是把马列主义的旗帜插到文化园地上的旗手;他是无产阶级文学的倡导者,又是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创作的力行者;他是诗人和小说家,还是文艺理论家和翻译家,同时也是革命文艺团体的组织者和文艺杂志的编辑工作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他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本文仅就他的编辑活动作简要的评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