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核心素养的教育视角下,文化品格的培养是实现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内容。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塑造学生的文化品格,培养现代社会全面发展的人,成为教师精心思索而为之倾力研究的主题。成立优秀课题团队思考和研究如何设计语言教学与文化品格教育相融合的途径和方法。贯彻英语学科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这一重要特点。并通过不断学习实践,研讨交流、形成更有效的策略,让英语语言教育与文化品格的培养达到更完美的融合。  相似文献   

2.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高校教育的终极目标,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由之路.进一步完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育人机制,一要强化教育理念创新、课程体系创新、教学管理制度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创新,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二要以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为载体,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相似文献   

3.
红色文化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是高职院校落实职教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目前,在校园文化体系、课程体系和实践体系三个方面存在着建设不到位、规划不合理和成效不明显的问题。高职院校要有效解决这一现实困境,必须坚持育人与育才相统一、传承与创新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基本原则,通过红色文化融入校园文化体系实现文化育才,融入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实现课程育才,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实现实践育才。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一体化、文化全球化及教育国际化,本土教师势必会经历与感受异域和本土两种文化相冲撞所形成的一种居于冲突与变动的文化。面对这居于冲突与变动的文化,笔者提出在国际教育视阈下本土教师对待异域文化的适应与创生观,目的不仅是使本土教师传承本民族文化与接纳多元文化,而且还应教育学生学会一种文化宽容与文化认同,从而使教育真正成为融合和平文化以及国际理解的促进者。  相似文献   

5.
传统文化不仅汇聚了民族特质与风貌,同时也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我国教育部门出台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强化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教育是推动我国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的基础。在这样的背景下,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幼儿课程教育融合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丰富幼儿课程内容,还有助于幼儿爱国情怀、思想品质的培养。基于此,本文就对传统文化与幼儿园课程的融合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6.
赵煦 《海外英语》2023,(23):127-129
外语教育的核心任务之一便是跨文化教育,而跨文化能力培养又是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思政核心理念的重要举措,因此在大学英语课程中,将跨文化能力培养与课程思政相融合势在必行。文章主要分析了在内蒙古民办高校大学英语课程中跨文化能力培养与思政教育现存的问题,并参考跨文化能力培养相关理论提出了跨文化教育与课程思政相融合的有效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7.
没有规则的教育是无序的教育,规则意识的养成需要法治文化的滋养。高职院校加快法治文化建设、加强法治教育,应依循与核心价值观相契合,与国家法治相融合,与学校制度、道德教化相吻合,与行为规范及至规则意识养成相结合的路径依赖;搭建实体平台、体验法治魅力,在宣传信息平台与制度实体设置上要突出,并实现创新,这是高职院校法治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载体。通过法治文化建设,推动现代大学制度不断完善,实现高校治理法治化。  相似文献   

8.
融合开放教育和高职教育资源,建设职业特色的开放大学是电大转型发展的需要。高水平职业特色的开放大学蕴含了提升职业素质、打造职业文化、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职前职后等各个阶段教育的基本特征。要实现这一建设目标,需要实现使命融合、文化融合、战略融合和机制体制融合,最终实现开放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融合。  相似文献   

9.
教育技术与视觉文化融合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视觉文化传播时代的来临,不但标志着一种文化形态的转变和形成,也标志一种新传播理念的拓展和形成。教育技术的发展,必然要求有效的手段和方式与传统的文化一起来传承科学知识和人类文明。正是这样,视觉文化与教育技术融合在一起成为历史的必然,并使得在教育文化传播中引起视觉文化新的价值变化与新的研究任务。  相似文献   

10.
中国高等教育长期存在的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脱节的现象既有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共同的历史原因,也可部分归因于中国近现代特殊的政治、文化和经济环境的影响。对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脱离问题进行历史分析,可以更好地认识当前正在进行的以加强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为核心的教育改革的意义和作用,进一步明确改革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在经历了教育理念层面的广泛讨论和澄清过程之后,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的改革应以先进教育理念作指导,在专业设置、课程建设、培养计划、教学管理、教育环境改造等方面选择全新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1.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相互制约,才可能是一种现代大学的"完整教育"。广州大学作为地方院校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初步探索和实践:转变教育思想观念,确立科学和人文相融合的现代大学完整教育理念;整合资源整体搬迁,促成院系、学科、专业之间的依托、补充和融合,优化科学和人文相融合的现代大学完整教育环境;改革课程编制,实现课程的综合化,丰富科学和人文相融合的现代大学完整教育内涵;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关注科学和人文相融合的现代大学完整教育的师魂塑造;创造各种条件,鼓励形式多样的学生社团活动,营造科学和人文相融合的现代大学完整教育的校园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2.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一种岗前教育,它决定了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应与企业紧密联系。这种联系一是学校与企业融合,二是教师与工程技术人员融合,三是学生与企业生产活动相融合。  相似文献   

13.
视觉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对教育尤其是教育技术的影响不可忽视。本文着重分析视觉文化与教育技术融合的必要性,视觉文化的跨学科支持、融合的途径以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纽曼自由教育思想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科学革命以来,自由教育和通识教育作为人文教育的代名词,在大学教育范畴之内,就一直处于与科学教育、实用教育和职业教育相对立、抗争的地位。这也使人类陷入一种思维的怪圈,即局限于在自由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作出非此即彼的选择和取舍,从而导致一种极端的二元思维模式的出现。更进一步地讲,这种思维模式导致人类对大学功能和社会定位的争论。纽曼认为自由教育与职业教育二者之间是可以实现融合和共处的,这种共处是建立在对自由教育和职业教育的不同定位基础之上的。由此,纽曼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思考模式,这对人类现在重新审视自由教育或人文教育的问题提供了启示,也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高中课程目标体系是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笔者认为,这三个方面互相联系,相辅相成,但知识与技能的融合应是实现目标的起点。笔者依托于现代教育理念,立足于教育对象本身,联系自身教学实际,就如何实现高中化学教学中“知识与技能”的融合谈谈自己的浅见。  相似文献   

16.
在文化变革视野下,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本质上是信息文化与语文课程文化相融合的过程,必须深植于具有辉煌历史底蕴的语文教育,以文化的、发展的、历史的视野考察整合过程.基于这一视野,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就可以从课程要素论、语文内容论、学生发展论三个维度构建整合的基本理论体系,实现深层次整合.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的转型升级,社会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在曰益提升。江苏五年制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实施"工学六融合"的创新模式: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相融合,专业教师与能工巧匠相融合,理论教学与技能实训相融合,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相融合,能力考核与技能鉴定相融合,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以此提高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质量,为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18.
余莎 《教书育人》2006,(6):66-67
在一个国家内部,“多元文化教育”指对多民族的教育,以及在教育中对各民族文化的理解、尊重、融合;置于国际背景上,它表现为教育中的对世界各种文化的理解、认同和吸收。多元文化教育是在保持一个同家或民族固有的文化教育特征的基础上进行的。多无文化教育以认同、理解、融合不同文化为特征,但这并非意味着摒弃自己原有的主流文化,恰恰相反,它是一种在保持其固有文化特征基础上的认同与融合。另外,应该强调的是,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提倡振兴“国学”,  相似文献   

19.
红色文化是在中国共产党奋斗发展过程中诞生的精神文化。丰富的红色资源孕育出生生不息的红色文化。大学阶段的红色文化教育本身就具有系统的教学体系,红色文化与大学生的学习教育相融合,可以帮助大学生群体在学习红色文化的基础上,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发展的历史,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提升个人的发展,不断增强文化自信,从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教育中加快思想政治教育落实,推动党建引领,将党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是落实党建教育管理工作全面发展、实现大学生红色教育常态化引领的核心保障。  相似文献   

20.
邢晔 《时代教育》2010,(6):141-141,147
英语文化课程在教学上具有知识传榆和语言训练的双重目标,内容教学法和任务教学法的结合使英语文化课程能够更好地实现这两个目标.基于内容的任务环节式英语文化课程是以教学内容为出发点,把任务作为基本的教学环节来组织教学.学科知识目标与语言训练相融合的教学,体现了教学目标的双重性,从而很好地解决了英语文化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