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福建民间文书》是明清以来福建地区百姓各种交易的真实记录,具有十分珍贵的学术价值。本文分别从俗字和别字、生活用词和行业用词、行文简省的特点,以及"重文"和"花押"符号等方面,考察《福建民间文书》的主要文本特征。文书文本特征的考察,将有助于提高《福建民间文书》整理的质量,也为该书的史学、农学、法学、档案学和语言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
利用《楚辞》文本及王逸注《楚辞》之用语规律,并充分参考相关传统文献以及充分吸收前儒时贤的研究成果。可以对今本《楚辞》的部分文本进行有益的勘正,同时也能对一些重要的《楚辞》学术史内容进行重新的审视和认识。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老子》有着职业文化背景,而不是一个原创性的个人文本。《老子》八十一章按其结构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其理想形态可归结为一个由"原文本"和它的阐释、引申部分共同构成的传释性结构。《老子》"原文本"应是"语"的一种辑本,可能采自前代各种"语"文献。而春秋战国之际的《周祝解》类文献,在功能和形态上对《老子》有着影响。辑录训诫式的"语"并对之进行阐释和引申,是大祝的职业性工作,《周祝解》是其职业文献。老子认同祝史文化中以"语"训诫他人的传统,并因此而采用《周祝解》类文体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大清崇德三年军律"原始文本和相关史料,对该军律发布的时间、背景以及文本流传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兼及其与蒙古例、蒙古律书相关条目之间的关系。除"军律"最初的文本可信度无可厚非外,其余流布的各种文本皆不能作为法律文献来进行文本研究和引用,并认为满洲、蒙古、汉文三个语种的"军律"文本与蒙古文《理藩院律书》以及满洲、蒙古、汉文三个语种的《蒙古律例(书)》各自对应的相关条款之间,不存在直接的文本渊源和传承关系,仅在内容上比较相似而已。《理藩院律书》《蒙古律书》的相关条目,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取材于"军律",绝非是其蒙古文本的照录或者对满洲、汉文文本的翻译。  相似文献   

5.
本文选取KJV英译本《圣经》中《雅各书》一卷全部文本,自建小型语料库,通过现代计算机语料库检索技术,对《雅各书》从词表、词簇、搭配、共现、语义韵等方面分析其词汇特征,进一步研究该经文的用词特点。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计算机作为分析工具,对流传在藏族地区的第六世达赖喇嘛创作的《仓央嘉措情歌》进行了词频统计和文本搭配索引,并根据计算机的处理结果对《仓央嘉措情歌》的用词特点作出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7.
《唐代墓志汇编续集》著录了唐载初元年《孙默墓志》,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献研究价值,可以弥补传世文献中的错讹、不足与缺漏,但文本中存在部分文字释读方面的错误,需要校勘,才方便科学利用。本文校正了录文中的错误,补出了部分缺字并试图提取一些石刻释文的规律和文字考证的方法,为整理碑刻文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雾凇》一课可抓住"镀"字,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用词的精妙。教学中要带领学生进行文本解词,让词语意思清晰化;分层品词,让词语意思内涵化;对比悟词,让词语意思准确化;语境用词,让词语意思实用化。  相似文献   

9.
《食品安全法》作为法律文本,其语言具有独特的社会功能,在准确性、稳定性、时代性三个方面呈现出一系列词语选炼的特点。文本既注意恰当地使用法律专业术语,也谨慎使用一般用语,体现出了法律语言用词准确、稳定、严谨、庄严的风格色彩。  相似文献   

10.
上海博物馆最近公布了该馆所藏并整理的一批“战国楚竹书”材料,其中包括《礼记·缁衣》篇等重要经学文献。作为差不多同时代、存在文献学上宛密关联的出土材料《郭店楚墓竹简》也保存了《礼记·缁衣》篇文字。两种出土文本记载的《礼记·缁衣》所援引的今本《诗经》有关文字,也都赖以保存,本文以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对校,对上具文献中引《诗经》部分的异文作了考证。  相似文献   

11.
《瓦尔登湖》和《桃花源记》是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两个文本,却演说着相似的梦想。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泰晤士报》为研究对象,运用词汇学知识,分析其中用词特点,包括词的褒贬义、创新用词和委婉语,目的是使广大英语学习者更好的理解《泰晤士报》用词特点,加深对文中用词内涵意义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战国社会广泛流传的春秋史短章文本,构成了编年体《左传》成书的直接来源。出土文献的事例证明,编年体《左传》之前的“《左传》原本”可以理解为就是那些呈散编形态的春秋史“事语”。“事语”的称谓和内涵来源于战国秦汉社会的文献类别和使用惯例,而非当代学界的一般性指称。《左传》编者对春秋史“事语”的择取和加工方法,除了“割裂文本”、“整合文本”,还重在连缀文本、修饰文本,以使它们依次相序、连贯而呈体系化,进而展现自家的价值评判。同时,《左传》的成书历程也是春秋史的书写主体由史官群体经诸子百家转移到儒家学者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随着近年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各式各样的旅游指南在市场上出现。与大多数旅游文本不同的是,旅游指南属于纯粹的"信息型文本":向旅游者介绍景点的地理位置、文化历史典故、行程线路、服务设施等丰富的旅游资讯。本文以《欧风华韵七彩澳门》旅游指南为例,通过介绍该旅游指南的用词、句法、修辞等特点,概述旅游指南的文本特点,为旅游翻译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对唐代女教书郑氏《女孝经》的文本阅读,以及相关文献的辑录和考察,对《女孝经》写作背景及文本内容和语言形式作以阐释,同时在文本阅读中质疑问难。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师要鼓励学生从科学的视角来辨析文本用词、造句及表达的科学性,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思维素养培养环境。对红色名篇《狼牙山五壮士》展开文本推敲,认为要重点辨析词语"失误",培养推敲思维;辨析细节"失误",培养逻辑思维;辨析技巧"失误",培养辩证思维。  相似文献   

17.
周谷平  余源晶 《教育研究》2012,(2):35-40,52
以教育部年度《工作要点》为研究素材,运用文献计量方法对政策文本进行解读,考察近30年来我国教育公平问题的政策关注点及走向发现,《工作要点》对教育的城乡差异、区域差异、阶层差异和教育补偿均有涉及,关注点分布均匀,新世纪后对教育公平问题的关注面有所扩展。从整体走势看,政策话语对公平问题的关注呈低起点、快提升的特点。《工作要点》的用词和行文中对农村地区、农村教育和农村地区教育对象表现出明显的话语关注,正是中央的文件精神在教育政策中的具体体现,表明我国教育政策对教育区域公平的关注日益具体和深入。教育公平将成为政策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对《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前言部分进行文本对比,虽然只是对两个课标的内容罗列,但通过这种对比可以发现两个文献之间的变化.主要从对数学的认识、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及课程设计思路四部分进行文本对比分析.希望可以帮助一线老师尽快了解两个课标之间的差异,以便适应课标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阴阳围》和《白鹿原》这两部小说在叙事手法上有着相似之处:相似的故事内容,相似的意象,相似的叙事结构等,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同,体现了各自的特色,所以这两个文本既相似又相异,体现了互文性和独创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20.
一、用比较的方法审题。 有些题目表面上看内容相似、相近,但认真比较一下,就可以发现它们之间的许多不同点。作文题《我敬佩他》不仅要写出他一般的“好”,而且要写出值得“敬佩”的内容,还要写我为什么要敬佩他。又如《人人夸他》这个题目。一定要把“人人夸”的理由通过具体事例讲述出来。 二、分析题目的语言结构和用词特点。 1.通过分析语言结构和用词特点,弄清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