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20世纪80年代,以马原为开头的先锋小说作家进行了一场叙事革命,他们在实践中完成了中国小说由"创作"向"写作"的转换.格非、苏童等人对马原的叙述策略有所发展,他们在语言实验、叙事策略以及抒情风格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变革,凸显出中国先锋小说的独特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2.
孙犁与汪曾祺的小说都通过集中塑造美好的女性形象,张扬了优美的人性,同时也不回避对悲剧人生的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浸润在他们的小说创作中。这些构成了他们小说的独特内涵,但他们的小说创作的内在精神特质仍存在着一些差异。  相似文献   

3.
小说家福特·马多克斯·福特同康拉德的名字常常联系在一起。他曾与康拉德合作写书,编过文学杂志,并合作试验新的创作方法。他们在小说写作上进行了努力的探索,但他们仍是现实主义者,在他们的小说里,艺术起到了使主题深化的作用。本文以福特的小说《阅兵礼的结束》四部曲为例分析与探讨小说的主题与艺术特色,体现其独特的写作风格。  相似文献   

4.
迟子建在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中描写了一群鄂温克族人的生活,他们常年居住于山林、鲜为人知。小说以萨满文化为主调,从萨满仪式、"崇拜"等方面展示了鄂温克族人独特的民风习俗。以一曲弱小民族的挽歌展示了人类进程的某种悲哀,现代科技的入侵、原始文明的失落,这些还混杂着作者独特的心灵感悟。独特的风俗书写一方面展示了迟子建对异域文化的认同,另一方面启迪我们要珍视、保留并继承原始文化中的优秀精神资源。  相似文献   

5.
塞万提斯和鲁迅都在不同意义上开创了现代文学,他们的小说创作在内容和形式上实现了双重现代性建构。本文对塞万提斯和鲁迅在现代小说创作中独特的开创意义与内在源泉进行比较,试图凸现他们在世界文学史上的独特价值,认识文学创作的本质内蕴。  相似文献   

6.
艾伟小说常常以少年的视角诉说故事,这一点颇具个人特色。利用少年视角可以以陌生化的角度观察世界,唤起我们对少年心理的独特审美体验。这些少年往往是故事的参与者、见证者,他们的喜怒哀乐、音容笑貌给读者深刻的印象。他们心智的单纯、他们年轻的冲动,引发了一个个哀伤的故事,在这些故事的背后,我们看见了人性的隐秘与苦痛。艾伟小说中的少年大多孤独暴力,他们渴望成为英雄,渴望被尊重,他们的精神之痛值得我们深思。艾伟的少年小说最终呈现出虚无一切皆空的哲学理念,"英雄情结"必定走向毁灭。  相似文献   

7.
王静 《教师》2011,(34):16-16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是苏教版语文必修二“和平的祈祷”专题里的一篇小说,它以崭新的视角,精彩的情节,独特的环境描写,主人公鲜明的形象深深打动了读者。然而,高一学生的鉴赏水平处于初级阶段,故事又是二战背景,小说又有着独特的写法,所以学生在文本阅读初期会产生很多疑惑。笔者在带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和他们一起研究和探讨,对小说教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20世纪40年代国统区的小说呈现出“分析性”叙事与“浪漫性”叙事并存互补的趋向。以鹿桥、徐和无名氏以及黄谷柳的小说为典型文本,对后一种趋向的不同表现———“情调”风格或“传奇”形态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探讨了他们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独特贡献及其局限。  相似文献   

9.
以作家深切的民间生存体验为实际基础,王朔在其小说中对知识分子形象进行了别样的塑造。小说中各种类型的知识分子在焦虑的生活状态中普遍呈现出一种世俗化的精神面貌或形象外观,委琐、庸俗与虚伪等成为渗入他们骨子里的一些性格弱点。王朔小说对知识分子所进行的调侃与嘲弄,一方面反映了中国文学对知识分子形象塑造历程中的审美观念嬗变,另一方面也透射出王朔本人对知识分子问题在多维视野中更为深入的独特思考。  相似文献   

10.
小说在古代被视为“小道”,其文坛边缘地位决定了它的世俗化色彩。明末清初,大批文人介入通俗小说的创作领域,以他们的文心、文笔对小说这一通俗文类进行了艺术打造,使其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均有了“雅化”的趋向,并具有了独特的文人品性。这一变化,强化了通俗小说创作中的现实感和个性色彩,并对清代文人小说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从传统意义上来说,虽然劳伦斯、菲茨杰拉德和伍尔芙不属于同一流派,但是他们都共同关注现代人类的生存境遇和命运.他们用神话般的方法在一个相同的时间里研究一种正在崩溃的文明和一种正在崩溃的文体,他们通过人物的肉体伤害去揭示心灵的创伤,展示了现代人类生命中的危机.本文分别通过《恋爱中的妇女》、《了不起的盖茨比》和《到灯塔去》三部小说的独特表现方法去解读这三位作家对作品中人物命运所进行的心灵探索,以展示他们在创作中如何拯救现实主义小说对现代社会中的人类的异化、孤独、冷漠和空虚所表现出来的无能以及如何在创作形式和方法上发展了现代主义小说的诸多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现代乡土小说作家王鲁彦选取中国农村社会中的小有产者阶层,以自然、朴素的风格进行描写,表现了小有产者对富裕生活的正常追求,也批判了金钱崇拜对他们造成的人性异化,为现代文学史提供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相似文献   

13.
傻子是文学作品中的一类特殊形象,他们以其鲜明的特点在古今中外的文学人物画廊里占据着独特的位置.在中国现代以来的小说中也出现了许多形态各异、鲜活灵动的傻子形象.中国现当代小说中的傻子形象有何特点、为何成为许多小说家不约而同的关注焦点、傻子在小说中有何独特作用,本文拟就以上几个问题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4.
奇塔·蒂娃卡鲁尼的小说《我心姐妹》以女性独特的视角描绘了一对姐妹——安玉和苏德哈——在现代印度社会中对爱情、亲情、友情的追寻,对不合理的婚姻、种姓制度的抗争.小说独特的双线叙事方式和宿命论的伏笔安排精妙的展示了她们的成长过程和心路历程.从逆来顺受接受自己的命运到奋起反抗这种不公的待遇,安玉和苏德哈转变为自力更生的新时代女性,二人最后逃离印度去美国生活,预示了二人自我的发现,言说着他们的抗争与追寻.  相似文献   

15.
废名作品向来以晦涩难懂而著称。无论是从小说观念还是从创作实践来看,晦涩作为废名小说的标志性特征,不仅仅是一个文本现象,而是上升到了诗学和美学的高度,体现了废名对小说美学的独特追求。晦涩所产生的陌生化效果,给读者的阅读设置了阻隔和障碍,迫使他们离开习惯的轨道,对日常经验进行重新认识,并且将注意力转向作品的形式本身,唤起他们对文学语言和作品艺术之美的感受,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  相似文献   

16.
法国新小说派的代表人有罗伯·格里耶、西蒙、杜拉斯、萨洛特等,他们一致认为传统的小说创作方法导致小说艺术停留在滞后状态。所以他们提倡摆脱传统的小说创作观念,从人物、情节、时间、主题等方面予以创新,深入探索前人尚未发现的客观存在的内心世界。可以看出,法国新小说有着独特的创作倾向,自成一派、独具特色。本文尝试研究法国新小说的创作魅力与特色,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明代中叶吴中地区形成了以沈周与都穆为中心的文言小说作家群,他们相互交往密切、客谈风气浓厚,为文言小说的创作提供了良好环境;他们好奇尚怪的心理催生了一大批志怪小说;互相延誉、互题序跋的热情促进了小说的传播;对吴文化的认同使得小说带有明显的地域色彩。他们的文言小说成了明代文言小说最重要的一部分,在文言小说发展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沈从文和孙犁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以表现浓郁的乡土色彩见长.有着独特创作风格的作家。他们的乡土小说,都有着田园牧歌般的诗情,都以表现美和善的人性为基点。在很多方面展示出相似或相同的特征。但在田园牧歌的调子里,在对人性的探索与追求中,他们的创作思想、艺术手法等又有着很大的差别,使得他们的乡土小说呈现出各自独异的特色,各显风韵。  相似文献   

19.
朱山坡的小说创作强调精神高度,在时代背景下,年轻人的精神归宿是其小说的一大核心主题。他用近乎宗教的慈悲情怀,予以底层乡民们温暖和关爱,并书写他们心中的理想和憧憬、彼此关爱的温暖。本文用李泽厚"情本体"理论,从"以情作为人生归宿""以情成就天地境界"来分析朱山坡小说的独特情怀。  相似文献   

20.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之小说史构建,以小说与稗史的考辨为基础,揭示了中国古代小说不同于西方小说的独特的进化历程。这种建立在对小说与稗史考辨基础之上的小说史观,符合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实际,揭示了中国古代小说不同于西方现代小说的独特审美趣味。重新审视《中国小说史略》之小说史构建,对于今天我们构建民族小说理论有着很强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