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系统功能语言学界在进行功能句法分析时,如何把握“意义”一直是一个难点。在进行英语主从型动词词组复合体的功能语法分析时,Halliday和黄国文两位教授分别偏重于表层意义和深层意义。引进Martin教授关于形式意义和非形式意义的区分,进行“形式意义一非形式意义分析”,可把这两种分析的互补优势较好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
动词ing形式近年来已少被语言学家和语法学家进行深入研究。但认知语言学的出现并逐渐普及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本文用认知语言学中的突显理论来分析动词ing形式。从分析结果来看,动词ing形式当作为动名词时,就算以同样的形式出现在句子中,它要突出表达的认知意义并不一定相同。根据其在句子中位置的不同,它突显不同意义,既可被认为似名词那样突显"事物",也可以似动词那样突显"关系"。  相似文献   

3.
英语非限定动词-ing形式的用法非常复杂,国内外语法学家对它的名称、特征和用法等方面的阐述也不尽相同。文章从语言学发展理论、认知角度、句法和语义等方面对英语非限定动词-ing形式进行比较分析,发现非限定动词-ing形式内部确实存在着巨大差异。  相似文献   

4.
日语中的认知类心理动词在使用时因人称的不同其表达的形式亦有所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同,而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又是什么。从心理学的角度对该语言现象进行深层次的剖析,可帮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重新认识日语中的认知类心理动词。  相似文献   

5.
汉语句法分析在自然语言处理中已经得到广泛的研究,而动词短语是句法分析中的重要内容,所以对动词短语的识别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首先定义了述宾动词短语,利用规则对述宾动词短语进行了自动识别实验,实验结果达到了较高的精确率,表明规则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6.
汉语学界对汉语心理动词的范围和分类存在争议。运用自由分类和多维标度方法,探讨了汉语心理动词的组织和分类。结果表明,汉语心理动词的语义空间有2个维度:(1)认知/情意;(2)积极/消极。汉语心理动词被分成5类:(1)认知心理动词;(2)积极情绪心理动词;(3)消极情绪心理动词;(4)积极意愿心理动词;(5)消极意愿心理动词。  相似文献   

7.
英语非限定动词-ing形式的用法非常复杂,国内外语法学家对它的名称、特征和用法等方面的阐述也不尽相同.文章从语言学发展理论、认知角度、句法和语义等方面对英语非限定动词-ing形式进行比较分析,发现非限定动词-ing形式内部确实存在着巨大差异.  相似文献   

8.
动词语义特征会以特定方式反映在它的语法特征之上,从不同方面阐释、论证其形式特征和句法行为有助于深入观察、描写动词语义性能和语义变化。本文尝试从莫斯科语义学派集成描写理论出发,以俄语动词делать(做,行事)为典型,对动词不同义位展开句法分析和描写,具体将主要从配价模式、题元结构、兼容共现特征以及词汇-句法转换形式等方面对该动词义位进行多向位探讨。相关分析将从整合论角度推进动词语义句法研究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9.
被动意义通常是由动词的被动形式来表达的。但除此之外,一些连系动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动词的进行体,动词不定式和动名词的主动形式也可用来表达被动意义。章对这几种情况分别进行了描述,对它们用以表达被动意义的理据作了可能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高考对句法的考查侧重于考查考生对句法的认知和识别能力,这种能力从认知句子结构开始。句子构成形式包括主谓结构,并列结构和从属结构三种。英语句法分析对理解句意,  相似文献   

11.
“进行、加以”是两个形式动词,都可以带上动词宾语,但是它们对动词宾语具有语义上的选择性,并且动词带宾语,在句法和语义都有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12.
近十年心理动词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心理动词最先由马建忠提出。自吕叔湘始,心理动词被单独列为一类,自此心理动词的地位大为提高,各种汉语语法专书和教材一般都会把心理动词作为动词的一个小类。近10年来汉语心理动词引起学者的关注,不仅涉及心理动词的界定框架,还涉及句法语义、语义指向、认知、配价等各个层面。我们对所见到的已有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总结,以便对今后相关的研究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非限定动词结构形式与内涵、以及句法功能进行比较,阐述非限定动词不同的特点和用法。  相似文献   

14.
"进行、加以"是两个形式动词,都可以带上动词宾语,但是它们对动词宾语具有语义上的选择性,并且动词带宾语,在句法和语义都有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15.
维吾尔语句法分析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语言学理论的基础上分析维吾尔语句法分析中由于只注重名词的格和动词的静词形式,轻视句中词的句法联系、结构层次、语义关系、词组在句中的作用而引发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
"花园路径现象"是语言处理过程中的一种暂时的局部歧义现象。本文回顾国外"花园路径现象"的研究历程,概述基于心理语言学和句法分析的"花园路径现象"的研究;同时介绍了国内关于"花园路径现象"的研究,对"花园路径现象"的研究做出思考,指出今后的研究应朝着将心理语言学、认知语言学、句法分析和语义分析相结合的实证研究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于秀珍 《海外英语》2013,(9X):268-271
对动词意义及其形式之间的不对称性进行研究。同一个动词在不同的构式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意义,并通过与构式语法理论一个动词在不同的构式中只有一个动词意义观点进行对比,发现了动词形式与意义上的不对称性,并对不对称性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前面对动词与构式互动关系的研究以及分析得出结论,第一,动词意义与动词所处的构式之间存在着不对称性。第二,动词意义与动词所处的构式之间存在着不对称性。  相似文献   

18.
刘延玲 《考试周刊》2011,(82):21-23
情态动词是每年高考必考的语法项目之一,本文对情态动词的种类、形式和用法进行了分析,多见于高考题中的单选和完形填空。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变换分析、语义特征分析和语义指向分析三种分析方法以及约束理论对"给予类" "取得类""制作类""消损类"四种动词类基本句型进行了句法分析,拟从句法的角度走形式与意义相结合的道路,分析句式或句法结构内部的构造特点,以及一句式或句法结构跟其他句式或句法结构之间的联系,从而对这四种动词类的基本句型在双宾结构对英汉语上造成的异同进行对比与阐释.  相似文献   

20.
心理动词涉及到人的情感、感知和认知,情感类心理动词是心理动词中重要的一类。情感类心理动词可以按照情感状态和情感程度细分为九小类,各小类的语义特征和语义内容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情感类心理动词以"情感状态"语义要素为核心,具有重叠性、模糊性和连续性等语义特点,情感类心理动词还存在明显的语义层级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