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日恒 《文教资料》2007,(14):187-188
职业学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和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合格劳动者的重任,这就决定了职业学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对学生负责,对学生的终身负责,通过学校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职业学校要想培养具有高素质、有创新能力的合格的劳动者,应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但目前职业学校德育教育存在一定的问题,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基于职业学校学生的道德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职业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职业教育作为就业教育,担负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重任。社会经济发展越快,对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要求就越高,职业学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加强综合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和协作能力是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走向就业岗位成为懂技术会操作有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前,职业教育存在着功利化倾向,不利于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职业学校本来具有双重任务,一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二是为用人单位培养合格的技能型人才。但在实际工作中,或者说在一些职业教育办学者的办学理念和指导思想中,都忽略了第一个方面的任务,把职业教育看成纯粹是为"职业"而举办的"教育"。沿着这个路子走下去,职业学校的路子就会越来越窄,学生的适应能力就会越来越差,专业设置以及课程体系就会更加不重视夯实基础。教育一旦有了功利性,其崇高性、理想性必然消失殆尽。在这样的情势下,素质教育在职业学校里就没有了位  相似文献   

5.
农职业学校要立足“农”字,面向农业、面向农村、面向农民,要以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合格人才为己任。但是,作为农职业学校的学生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的,他们对农职业学校的发展有什么意见和建议?为了了解他们的想法,吉林省通榆县教师进修  相似文献   

6.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为职业学校教育工作带来了新机遇,提出了新要求。面对机遇和挑战,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工作中还有很多薄弱环节,加强职业学校学生的法制教育,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是依法治国,培养高素质的职业技术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职业学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职业学校教育的培养模式是技企合作、工学结合。从这个角度看,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不仅仅要满足语文知识积累的需要,满足适应不断进步的现代化生活的需要;它更要为提高学生职业素质服务,为学习专业技能服务,为职业学生走上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8.
由于职业学校总的育人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合格专业技术劳动者,所以无论从社会大环境,还是从学校小天地而言,人们都比较看重职业学校专业课程的教学,往往轻视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直接导致职业学校课程教学发展不均衡问题。因此,在重视职业学校专业课程建设的同时,也要反思基础课程教学发展的出路。  相似文献   

9.
<正>当前,师资匮乏、生源缺乏、投人不足等问题困扰着职业学校的发展。在这种形势下,办什么样的教育、怎么办,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职业学校办的是平民教育,培养的是有现代公民意识、高素质的劳动者。虽然职业学校的生源质量并不尽如人意,但职业学校依然是国民教育序列中半壁江山,仍要承担好现代公民教育的重任。职业教育工作者一定要转变观念,恪守师  相似文献   

10.
职业技术教育是为劳动者就业而进行的职业准备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政治能力的考核在向“广”、“宽”、“综”的方向发展,对于职业职业学校生来说,综合能力的考查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加强对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已成为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流,培养自身能力的目的就在于要学会如何学习、如何运用知识,这对处于二十一世纪的职业职业学校学生来说,无论是在学校课堂,还是将来走向社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余亚明 《教师》2012,(2):12-14
中职学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技能型劳动者的历史使命。职业学校学生毕业后大部分要从学校直接走向社会,走向各种工作岗位,因此中职学校既要对他们进行必要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教育,同时还必须进行思想品德、择业、创业、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培养他们成为具有健全人格、良好品德的新时期劳动者,为他们在技能上、品德上的“零距离”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2.
梁雪 《考试周刊》2012,(43):96-96
职业学校护理专业学生是医院护理队伍中不可或缺的一支力量。护理专业学生的文化素质和职业素质直接影响病患和医院,职业医学学校的老师对于护理专业学生的教育要与时俱进。有了科学严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师才会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护理人员。  相似文献   

13.
中职教育的目标是通过文化课程和实践培训,培养具有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合格毕业生,促其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劳动者和高素质的社会公民.行动导向教学法力求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通过行为上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职业热情,使其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变为主动的学习参与者.鉴于行动导向法的重大意义,一线教师与管理者,应深入挖掘中职教育与行动导向教学的紧密关系,建立长效机制,改善中职学生的学习面貌,帮助他们成为具有综合职业素养的合格劳动者.  相似文献   

14.
学校的德育教育应当注重或者突出公民教育,注重培育公民意识,这是关系中国能否走进现代社会并参与全球竞争的最基础的条件。要在全民中进行公民教育,大力增强全民的公民意识,其中特别是青少年学生,他们是国家的未来,将他们培养成合格的公民,中国完成向现代文明社会的转变就有了可靠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5.
职业教育以培养适应社会就业需要和学生个性发展的合格公民,造就千千万万个劳动者,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为目的,这就要求职业教育教学要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积极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树立新的职业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6.
彭芸 《成才之路》2013,(4):31-31
职业学校对学生进行创业能力的培养,是时代赋予职业学校的新使命。职业学校要把学生的创业能力形成与提高,作为一种指导思想渗透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培养职高生的事业心、进取心、开拓精神,使他们能够在未来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站稳脚跟。  相似文献   

17.
吴文娅 《考试周刊》2012,(74):176-177
职业学校的学生毕业后将成为社会的一员,如何将他们培养成合格的现代公民,对其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来说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作者结合工作实践,探讨职业学校如何开展公民教育的做法。其内容包括:倡导形式要多样,要以学生为主体,便于学生参加,以活动为载体,寓教于乐。要采用多元化的评价,全过程、全方位进行评价,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保证公民教育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对于大部分职业院校的学生而言,职业院校体育课程是接受学校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是体育观念、体育习惯和体育能力形成的最后时刻。作为为社会输送大批优秀劳动者的重要阵地,职业学校在体育课程中培养学生职业体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主要以如何在职业院校体育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职业体能为主题展开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对职业学校教学管理的要求更加严格。乒乓球职业学校的教育模式应该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就业式教育,培养学生的应用技能,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就业目标。本文就乒乓球职业学校教学管理现状进行探讨,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职业学校乒乓球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做出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20.
农村职业学校肩负着为当地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合格的中初级技术人才和劳动者的职能。由于生源的萎缩,不少农村职业学校纷纷降低招生标准,学生总体素质大滑坡,学校的教育和管理遭遇严峻挑战。农村职业学校只有从内外两方面入手,因势利导,采取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