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柳袁照 《上海教育》2006,(7A):60-60
去年“十一”长假,我来到皖南。古村落宏村借山水地势造一处山清水秀的家园,树人堂主人汪森强自己写书,并在堂上摆一书桌售书。书的扉页上有潇洒题词:“天籁有声,真水无香”八个大字,一挥而就。好一个“真水无香”!我的思绪一下子飘到了课堂,飘到了学校,想到了作为一名校长的职责。  相似文献   

2.
真水无香     
楚银玲 《班主任》2010,(6):58-58
我非常喜欢这样一句话:“真水无香,真人,无智,无德,无功,亦无名。”形容人的品质像真水一样清澈、高尚、淡泊、纯净。如果能遇到这样的班主任,那真的是“相当走运”,而我就走运地遇到了老邢。  相似文献   

3.
《真水无香》,听听这书名儿,瞬间便会让人滋生澄澈清亮的感觉。是啊,真水无香!书中的文字托浮着作者的才情,缓缓渗流在书页问,不断牵引着你走进那样一份情怀,一份心绪,一份认识,一份思考,一份感悟。这样随性而真诚的书写,值得去阅读。《真水无香》是武淑莲老师的文学作品集,其收录的文字分为三部分。  相似文献   

4.
真水无香     
在博物馆里,看见了一方清代的印,刻的是“真水无香”四个字。我对文物、金石都全然无知,也不知道这是作者蔡仁的夫子之道,还是另有出处,可是无声地念着这四个字,就觉得像在月圆之夜步入空庭,清朗月光在刹那间照遍了全身,浸透了肺腑。一时间有种莫名的感动,很想说出来,可不知道对谁说、从何说起。读过多少名言、格言,都是有智慧的,可是有哪一句比“真水无香”更宁和、透彻、充满清气?那些名言、格言,往往是教人进取、催人奋斗的,是有目标要去争,而“真水无香”却是没有目标,也不争,只是一种境界:自然、平静、清澈、淡漠无痕、空阔无边。这才…  相似文献   

5.
首先,我必须承认自己不是一个称职的读者,更不具备专业的文学评论功底。但这并不影响我在这里对武淑莲老师的散文随笔集《真水无香》“指手画脚”一番。  相似文献   

6.
真水无香。四个清静纯洁的字,四个铿然有声的字。这使我又想起一句话: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然而这十个字描写的仅仅是人的外貌,“真水无香”则是一种精神,一种境界。真正的水没有香味,因为它是纯真的,没有任何其它的附加物。香水是比不上真水的,纵使它的气息再沁人心睥,它的最初作用也只是为了掩盖另一种气味。从这种意义上说,香水代表着欺骗,真水则是君子坦荡荡的真诚。  相似文献   

7.
真水有香     
什么是真水?有人解释说是自然界中最真最纯的水,是一种无论与何种物质相合都会被污染的液体。其实所谓真,就是指它无任何饰物赘品,既没有佳酿的酒香,也没有乳汁的甜香,真纯自然得只能用心才可以接近它,感知它,理解它。于是,便有了那么多人,崇尚着真水的无香之美,也便有了那么多人,追求着真水无香的品质和境界。对于真水纯粹的美,我的景仰一直都是虔诚的,只是难免有些敬畏之心,觉得美且纯到极至的东西,总是那样虚无飘渺得让人无法企及,就像是不切实际的目标,也许永远都等不到实现的日子。仔细想来,真水与否,实在与有香无香没有太大关联。只要…  相似文献   

8.
焦剑 《四川教育》2014,(9):42-42
华应龙老师的课堂,每一招每一式都很清新、自然、别致;华应龙老师的课堂,表面看起来平淡、不张扬,但其意境很是高深,有一种至纯至高的境界,带给我们的是“轻风有致,真水无香”的智慧.这种课堂风格的形成,是与华应龙老师长期用智慧的方式培养智慧学生的结晶,并以此为数学教育的终极目标.下面,我就以华老师所上的“圆的认识”为例,来谈谈华老师“轻风有致,真水无香”的智慧型课堂风格.  相似文献   

9.
真水无香,其香弥久。有人说“写作是生命的存在形式”,“写作即人的生命本身”,这些话都告诉我们,写怍是一种真切的生命存在,是一种真实而自由的精神飞翔方式,是心与心之间真诚的相互温暖。  相似文献   

10.
我是小书迷     
我是一个小书迷,从小就和书结下了不解之缘,无书不香。在我一周岁生日那天,全家人放了很多东西让我“挑”,妈妈说我一下子就“抓”到了书。从记事起,爷爷就拿着一本本的图书教我读。一看到书上那五彩缤纷的图画,我立刻就被吸引住了,跟爷爷咿呀地读起来。  相似文献   

11.
“大道至简”,真水无香,面对费时费力、负担重的课堂现状,政治教师要以名师“简于形,精于神”的课堂为榜样,改繁琐为简约、改呆板为灵动,追求深刻的简单,营造简约化政治课堂,产生以简驭繁、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诗人舒婷前不久以敞文集《真水无香》在第六届华语文学传媒盛典中荣获年度散文家奖.在《真水无香》一书中。舒婷回忆了《致橡树》的原型和创作过程:1977年3月,舒婷陪蔡其矫先生在鼓浪屿散步,“爱情题材不仪是其矫老师诗歌作品的瑰宝.也是他生活中的一笔重彩,对此.他襟怀坦自从不讳言。”那天他感叹着:他邂逅过的美女多数头脑简单.而才女往往长得不尽如人意.纵然有那既美丽又聪明的女性.必定是泼辣精明的女强人.望而生畏。年轻气盛的舒婷于是与蔡其矫先生争执不休,认为天下男人都要求着女人外貌、智慧和性格的完美.以为自己有取舍受用的权利.其实女人也有自己的选择标准和更深切的期望。当天夜里两点,舒婷一口气写完了《橡树》,次日将匆就的草稿让蔡其矫带到北京给艾青看。  相似文献   

13.
真水无香     
我划着橡树叶做的小船,漂泊不用帆。时光的洪流带着我轰轰烈烈地漂流,我的小船成了孤寂的诺亚方舟。我不要彼岸,只要打捞沉没的记忆之船。时光的河流,无味,无色。真水无香,指的是不是这个?  相似文献   

14.
真水无香     
在博物馆里,看见了一方清代的印,刻的是“真水无香”四个字。我对文物、金石都全然无知,也不知道这是作者蔡仁的夫子自道,还是另有出处,可是无声地念着这四个字,就觉得像在月圆之夜步入空庭,清朗月光在刹那间照遍了全身,浸透了肺腑。一时间有莫名的感动,很想说出来,可不知道对谁说,从何说起。  相似文献   

15.
母亲、老师、朋友,在我们的生命中都是至关重要的。“真水无香”、“静水流深”、“青春风铃”三个标题新颖别致,准确地概括了母爱的博大、师恩的宽广和青春的美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另外,本文的语言就像一条潺潺流动的小溪,缓缓地流淌,滋润着读者的心田,给人以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6.
人生如茶     
沐浴着阳光,捧一本书,独品一杯香茗,思绪万千。茶中有书的柔情,书中亦有茶的香郁,茶香本无味,书中亦无香,但此时我却感到书茶互为水乳,香而不俗。伴着那悠远的清香我仿佛成了书中的人物,去拜访朱自清,跟他一起寻觅《荷塘月色》的《背影》,到曹雪芹的红楼取一段梦境,跟着鲁迅的《狂人日记》抚摸历史的脉搏。古人云:书中日月长。而此时他们跟我讲述的是茶的故事,比书中的咬文嚼字更清纯,少了一份庸俗,多了几分儒雅。莫非茶中另有千秋?低头,我看见了青烟下面的“芸芸众生”。茶们漂浮不定,我看见了它们竞相上下,“红”尘滚滚,刚才清澄澄的茶叶…  相似文献   

17.
文题:请以"真水无香"为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释题:"真水无香"是一个富有哲理的命题。"真"与"香"在这里是绝对不能相容于一体的,是两个对立的概念,是两种迥异价值观的指喻。"真水无香"指喻的是一种高尚的境界。真水:滋养生命的水,视之无色,嗅之无香,然而却源远流长,蕴含生命的真意。真水无香:看透一切功名利禄,远离一切世事纷繁,杜绝一切尔虞  相似文献   

18.
衡源 《家庭教育》2009,(9):42-42
书,伴随着我渐渐长大。无论走到哪儿,我的包里总有一本我喜爱的书,于是我有了“书虫”的雅号。我相信书是香的,书里藏着无穷的智慧。  相似文献   

19.
人生如茶     
沐浴着阳光,捧一本书,独品一杯香茗,思绪万千。茶中有书的柔情,书中亦有茶的香郁,茶香本无味,书中亦无香,但此时我却感到书茶互为水乳,香而不俗。伴着那悠远的清香我仿佛成了书中的人物,去拜访朱自清,  相似文献   

20.
资金金 《初中生》2010,(9):80-82
我正在阳台上看书,一朵蒲公英悠悠地飘到我面前。我放下书去抓它,可怎么也抓不住。望着那朵蒲公英随风飘走,我想起了我的好友靓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