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作为部队的电视宣传工作者,冷冶夫和他的战友们肩负着明确的政治使命,即宣传新形势下部队的革命化、现代化建设,沤歌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多年以来,冷冶夫及其合作者为完成这庄严的使命,长年累月在基层部队拍摄,创作出了《牧牛人》、《教书先生来了》。《胖连长和他的连队》、《女子特警队》、《女特警雷敏》、《潜伏行动》、《国旗护卫队》、《女兵班长黄圆新》、《放映员王善军》等一系列优秀军事题材纪录片。综观冷冶夫创作的系列军事题材纪录片,我们发现强烈的纪实性是其明显的特点。《中国电视专题节目界定》一书,对纪录片做出了…  相似文献   

2.
了解冷冶夫的人都知道,他除了是武警部队的大校警官外,还有很多头衔:如中央电视台纪录片编导、北京广播学院兼职教授,中国纪录片研究委员会副理事长等等。但冷冶夫最引以自豪的当数他至今仍保持着一项全国纪录,那就是在一线直接参加打击犯罪的现场拍摄达到100多次,抓捕各类犯罪  相似文献   

3.
四集电视系列片《祖国不会忘记》播放之后,立即在中国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北京一位青年观众在给中央电视台《人民子弟兵》节目编辑的来信中说,这套节目的播出对那些过去曾为祖国献身并且今天继续为祖国效力的人是一种赞美和鞭策,而对那些正为祖国进一步腾飞而努力的人们是一种  相似文献   

4.
在中广协会纪录片委员会的大力支持下,由中国纪录片委员会副会长、中央电视台高级编辑冷冶夫历时2年撰写的《民间影像的革命》丛书,近日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一套四本,近百万字,分为DV价值论纲、DV创作理念及方法、DV制作技术、DV与新媒体。有专家指出,《民间影像的革命》是中国第一部全面  相似文献   

5.
张国领 《今传媒》2004,(5):15-17
了解冷冶夫的人都知道,他除了是武警部队的大校警官外,还有很多头衔,如中央电视台纪录片编导、北京广播学院兼职教授,中国纪录片研究委员会副理事长等等。但他最引以自豪的当数至今仍保持着一项全国纪录,那就是在一线直接参加打击犯罪的现场拍摄达到一百多次,抓捕各类犯罪嫌疑人七百多名。在他的记者生涯里,当过“托”,蹲过坑,卧过底,在险象环生的环境里与犯罪分子面对面。为了他钟爱的电视事业,冷冶夫常常把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这其中最引人入胜的,要数他亲身经历的打黑行动。拍枪案:冒死当枪“托”儿2002年3月7日清晨,贵州省龙里县发现了一宗买卖枪支大案,上级部门命令警方在5月1日之前限期破案。于是,一支由公安、武警组成的“3.7枪案”专案组当天成立。冷冶夫几乎是在第一时间内闻讯的,凭借职业的敏感性,他意识到一次千载难逢的创作机会来临了,于是他带上隐形摄像机直奔飞机场。到达贵阳已近午夜,他马不停蹄地与专案组取得联系,得知近期连续发生在龙里县的持枪抢劫案件,歹徒用的都是自制的手枪等,而枪械买卖一般都在市郊的一个叫芳草地的歌舞厅进行。为了能抓住犯罪嫌疑人的第一手画面资料,冷冶夫与警方商量后,决定利用“线人”,与买卖枪械的中间人老腾接头。...  相似文献   

6.
毛汉翔  成长 《新闻前哨》2003,(12):51-52
今年5月1日,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改版,《人民子弟兵》、《军事天地》合二为一。虽然留在了一套,但播出时间从黄金时段晚上9时20分改在了周六下午4时50分播出。这一现象让我们认识到,中央电视台已开始着手调整黄金频道的节目设置,优胜劣汰,以满足受众的需要,提高收视率。军事节目如何应对这一趋势,迎接挑战,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为此,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7.
1月31日,我采访原基建工程兵12支队伤残老战士陈俊贵守护班长墓地24年的稿件在《解放军报》《离退休生活》版刊登,经中国军网转发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不到1天的时间,仅新浪网跟帖就达900余条。网友们(其中包括来自香港以及美国、英国、德国、埃及的网友)几乎用了人世间最动人的语言,对老战士、对我人民子弟兵表示了真诚的赞美和崇高的敬意。  相似文献   

8.
岳斌,中央电视台军事节目中心节目主持人。他1960年出生于哈尔滨,1978年考入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播音专业,1982年分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部工作,承担早间《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和晚间《各地人民广播电台联播》节目的播音,1986年因兼职主持中央电视台《名人名言》节目而一举成名。1996年,岳斌被特招入伍到中央电视台军事  相似文献   

9.
赵正伟工作照“敬业、勤业、精业”,是武警8690部队摄影干事赵正伟的座右铭。每当他翻看自己写在笔记本扉页上遒劲有力的这6个大字时,心中便升腾起无限的激情与动力。正是凭着这样一种信念,他用手中的相机为部队官兵定格瞬间和永恒,也为自己留下了一串串闪光的足迹。赵正伟从事摄影工作10多年来,先后在省级以上报刊用稿2000余篇(幅),其中有30余幅摄影作品在军内外获奖;11部电视专题片、39条电视新闻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人民子弟兵》、《军事报道》、《中国武警》等栏目播出;两部电视专题片在全军获奖,其中反映基层连队党支部建设的…  相似文献   

10.
盛兰 《新闻世界》2005,(1):24-25
去年5月.中央电视台记冷冶夫为拍摄任务赶到甘肃龙里。意外碰到的一起持枪盗牛案引起他的注意。随后.他跟公安人员一起调查、暗访.直至捣毁制枪贩枪窝点.并由此拍摄到一部惊险、精彩的纪录片。  相似文献   

11.
著名纪录片人冷冶夫是2006届法国FIPA国际电视节唯一的亚洲评委,在参加选拔时被问及“如何能够拍摄好的纪录片呢?”他回答:“主题事件化,事件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细节化,细节画面化”。《故宫》正是如此,在影片建构的宏大叙事中,王朝的兴衰、文明的沉浮通过精美的视听元素得到了令人信服的诠释。  相似文献   

12.
入伍12年来,他先后在《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解放军报》、《人民公安报》、《人民武警报》、《青海日报》等新闻媒体发表各类稿件1100余篇,先后5次荣立三等功,11次被总队评为“新闻报道先进个人”,1次被武警部队评为“优秀新闻报道员”。  相似文献   

13.
《新闻界》2015,(10):13-19
<正>2015年4月6日,网络上流传了一段视频: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毕福剑在饭桌上唱评《智取威虎山》中《我们是工农子弟兵》选段,并且边唱边戏谑。该视频引发极大争议。4月8日晚,央视网新闻中心官方微博发布消息:"毕福剑作为央视主持人,在此次网络视频中的言论造成了严重社会影响,我们认真调查并依据有关规定做出严肃处理。"(《中国纪检监察报》)  相似文献   

14.
李志军是武警四川总队新闻电视工作站新闻报道员,他把宣传武警官兵的风采作为自己的事业,执着追求,勇于奉献,每年他都要深入甘孜、阿坝、凉山等艰苦、偏远地区采访,深受官兵的欢迎。 1997年以来,先后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法制日报》、中央电视台、《人民武警报》、《四川日报》等中央和省级以上报刊台发表新闻作品 2000余篇 (条、幅 ),为部队宣传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曾 3次荣立三等功,连续 4年被评为“优秀士兵”,多次被总队表彰为通讯报道先进个人。 士兵记者李志军@李治林 @胡发寿  相似文献   

15.
走进赵艳志的宿舍,除那一摞摞反映基层官兵训练、生活、工作的图片外,最惹眼的要数书柜里的奖杯、获奖证书和两枚沉甸甸的二等功奖章。有人说获奖是一次偶然的灵感和机遇。对赵艳志这位刚刚步入而立之年,身着上尉警服的东北汉子来说,灵感与机遇的把握,缘于他对生活犀利的观察与细心的思考,缘于他对军事摄影事业的热爱与忘我的工作热情,缘于他长期积淀的文化底蕴与思想内涵。在从事摄影工作9年多的时间里,他拍摄的2000余幅新闻摄影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新华社《、解放军报》中央电视台、中国新闻社《、人民画报》、《中国日报》《、中国…  相似文献   

16.
2000年7月中央电视台第二套节目调整为经济·生活·服务频道,其中不少栏目、节目颇为引人瞩目,像《对话》、《开心辞典》、《经济半小时》、《幸运52》、《2000年度经济人物评选》、《3·15晚会》,等等,都出自中央电视台经济部。带着对这些栏目和节目的兴趣,记者采访了原经济部主任、现刚刚担任广告经济信息中心副主任的汪文斌,从他那里得到不少荧屏后面的信息。思路创新 早在1996年,中央电视台经济部就进行了一次大改版,将第二套节目定位在经济频道,曾经红火了一阵,可不多久就被人淡忘了。时任经济部副主任的汪文斌,一直对自己…  相似文献   

17.
电视军事栏目(节目)在电视这个百花园中,真可谓一枝独秀。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它遇上了好时机,抓住了好机遇,取得了好成绩,令亿万电视观众欢欣、爱戴。如中央电视台开办近20年的军事栏目《人民子弟兵》,90年代开办的《军事天地》,以及全国部分地市台开办的军事栏目,对全民国防教育,普及当代高科技军事介绍,介绍古今中外军事名人,增强全民国防观念,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步步深入,国际军事格局的多变,电视观众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如何进一步办好电视军事栏目(节目)已摆到了电视人的面前。为此,笔者想从如下几个方面阐述地方台如何办好军事栏目(节目)。  相似文献   

18.
阴差阳错做主持 中学时代我就对媒体行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高中时曾在《北京青年报》旗下的《中学时事报》任学生通讯社社长——骆新、那威和许戈辉都是学通社的前辈.我在任期间策划并实施了很多重大选题,如邓小平去世时做的《人民心中的邓小平》和《走进戒毒所》《关于青少年与中国保险业的话题》等在当时都属于独家报道.1998年,我参与中央电视台、内蒙古电视台拍摄的纪录片《寻找白桦林》,此片获2001年中国彩虹奖(全国对外宣传电视节目中最具权威性的奖项)二等奖.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中央电视台著名栏目《新闻调查》开播十周年。前不久,中央电视台举行了一个别开生面的纪念活动,《新闻调查》的新老人物欢聚一起,对十年的电视新闻调查之路作了一次追忆和清理。在这十年的关节点上,关于《新闻调查》,我们可能有很多的问题需要思考,但最需要思考的是:《新闻调查》给中国电视新闻带来了什么?它的意义究竟何在?我们为什么需要《新闻调查》?《新闻调查》将如何走下去?把这些问题考虑清楚了,不但对《新闻调查》的未来发展有利。对中国电视调查报道的前程,也就可能有了方向感。  相似文献   

20.
40年前,他为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拍照,给党和国家领导人留下了一张张令人难以忘怀的画面。40年后的今天,76岁的他仍然身背照像机,踏遍驻地军营,用他那精湛的摄影技术,热情宣传新时期人民子弟兵的光辉形象。他就是河南省拥军优属先进个人,被官兵们亲切地称为“老八路摄影师”的离休干部马化民。1984年,马老离休回到家乡河南省荣阳县,并当选为县政协委员。作为一名老兵,马化民对军营、对子弟兵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一天,马老外出购物,看到驻军某部的十多名官兵在一家小照相馆前排着长队等待照相。他看在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