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节日在当代社会的发展一直备受关注,传统节日复兴的提倡也已不是鲜事。将传统节日与现代社会结合发展出节日新形式的实践也在中国各地出现。通过梳理有关传统节日复兴的文献,探索中国学者所做的努力。是为指出:当代中国社会出现很多以传统节日为依托的节日新现象,这些新现象也应该受关注,并且可以从中吸取经验与教训。  相似文献   

2.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的传统节日也蕴含着非常深刻的历史意义和道德教育意义。中国传统节日是对于小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宝贵资源。在小学教育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环境创造和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中国传统节日的涉及程度是不同的,所以,进行小学生的教育过程中,要注重的是进行传统节日道德内容的组织和补充,在教学过程中和课外活动中进行传统节日道德教育的渗透。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是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中职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养成时期,中职语文教师可以利用中国传统节日所渗透出的情感对学生进行人文情怀的教育,使其陶冶情操,增强文化自信。并且通过多样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传播、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其文化素养,努力把学生培养成有文化底蕴的现代文明人。  相似文献   

4.
吕师瑶 《海外英语》2014,(14):86-88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论文首先论述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传播方面的重要意义,进而提出在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传播方面的重要性以及对传统节日话题的选取原则,突出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在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的不可或缺的地位。第三部分是对在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教授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一些教学方法进行探讨,目的是让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更好的传播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传统节日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化瑰宝,其中关于传统节日的佳作亦有不少。本文尝试运用翻译适应选择理论来分析和探讨唐诗宋词里传统节日不同版本的英译,以更新更广的视角来解读唐诗宋词里的传统节日及其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6.
中西传统节日文化的差异与空间拓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西传统节日文化的差异表现为起源不同、习惯不同、问候语不同、文化心理不同、文化内涵不同。中西传统节日文化也存在相互融合的一面。基于向西方传播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和世界需要传统节日文化多元样性考虑,应增强中华民族传统节日自豪感,在保持我国传统节日文化"DNA"的基础上,努力做好传统节日文化传播的实际工作。  相似文献   

7.
依据初中英语教学目标和《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必须融入中国传统节日元素,这既是英语课程的重要任务,也是新时代的需求。为此,初中英语教师要注重加强自身中国传统节日知识储备,对比中西传统节日异同,充分发掘教材中的传统节日资源,将中国传统节日元素有机融入课堂教学中,开展各种独具中国传统节日特色的课外活动,在教学中以中国传统节日为媒介,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西方传统节日在中国越来越流行。其中最受中国人欢迎的是圣诞节、情人节和愚人节。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西方传统节日在中国如此盛行呢?本文论述了其盛行的主要原因.一,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们有了足够的金钱来享受生活,庆祝节日成了一个很好的享受方式。二,中国与西方文化交流活动越来越多。三、中西方传统节日的本身特点不同。中国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以饮食为主要特点,而西方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主要以娱乐为主。对当今的中国人来说,温饱已不是生活的主要目标,娱乐成为人们追求精神生活的主要方式了,所以以娱乐为主要特点的西方节日迎合了中国人民的心理。四,娱乐为主的西方节日也是人们从繁重的工作中寻找休闲的最好理由。  相似文献   

9.
传统节日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财富,在幼儿园中,应让幼儿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教师通过合理地开展节日活动,使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得以传承。引导幼儿充分认识传统节日的文化价值,促进幼儿健康情感的发展,使幼儿在传统节日活动中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张敏 《华章》2012,(23)
本文通过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中国传统节日蕴含的文化内涵在素质教育中体现的功能以及将传统节日文化内涵融入素质教育的方法三个方面阐述如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内涵融入高校素质教育中.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进入,我们的传统节日在人们的生活中所占的位置越来越边缘化,人们对传统节日的兴趣也越来越淡漠。为了发扬、传承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我们应该去发掘其价值,通过合适的途径让其发扬光大,让传统节日文化在当今社会继续释放她的魅力,让更多的人爱上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节日与节庆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它是一种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中国人的思想、生活方式的象征。在幼儿园教育中引入中国传统节日与节庆文化,既是时代的要求,又是丰富幼儿园教育资源的有效方式。本文对中国传统节日与节庆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中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几点中国传统节日与节庆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相关策略,希望广大幼教工作者共同为中国传统节日与节庆文化的传承而努力。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情感。它在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同时,亦能极大地增强民族凝聚力,是我国人民的劳动创造和智慧结晶。在东西方文化碰撞的大环境下,由于媒体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导向力度的匮乏,中国传统节日单一的形式对青少年吸引力甚微,加之青少年教育中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传承的缺失,使得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在青少年教育中日趋淡化。为有效改变这一现象,应从法制角度、舆论角度、学校教育角度、自身教育角度共同入手,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14.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高校大学生是国家的中流砥柱,提高大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思政教育水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对传统文化节日的保护意识,并且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将传统节日文化全球化是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我国数千年的优秀传统节日文化对于民族、党和政府的发展来说是坚固的基石,因此在推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景下的社会治理过程中需要用辩证的思维再审视传统节日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的关系,以发掘传统节日文化对现代社会治理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汤少君 《考试周刊》2012,(86):186-187
本文通过对幼儿传统节日教育的分析和探讨,提出了在幼儿园实施幼儿传统节日教育的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措施,并且通过开展各种活动,让幼儿了解、体验传统节日的民俗习惯,感受中华民俗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进一步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本质和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挖掘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内涵,有利于小学生理解核心价值观,学校要将传统节日文化活动列入德育计划并组织实施。家长要正确引导小学生发现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社会要为小学生提供高质量的传统节日文化大餐。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节日蕴涵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学校应从传统节日仪式、传统节日故事、传统节日诗文等角度全方位挖掘资源,在生命教育活动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传统节日保原味的同时增添时代气息。教育者要用时代"语言"诠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让传统节日中的生命教育更具时代强音。  相似文献   

18.
传统节日保护已成为当下中国民俗学界的热门话题。但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保护却很少正视其中的信仰问题,对民间信仰欲言又止。传统节日保护蜕化成怀旧的冲动;传统节日中的身体性被遮蔽,以致我们的传统节日保护走向暧昧的境界。唯有正视传统节日中的民间信仰和身体维度,宽容理解民众的信仰,彻底激活传统节日活动中的身体感,中国的传统节日保护才是真保护。基于民间信仰的视域我们重新审视了温州的拦街福。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传统节日大多数拥有悠久的历史。例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七大中国传统节日。它们有的基于神话传说,有的基于道德风尚,有的基于宗教观念,都有很深的历史渊源。在互联网普及的大背景下,万物互联会是一个大的趋势,中国的传统节日也必然与互联网相连。将中华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研究与互联网相加,利于促进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丰富其内涵。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华民族情感和心理的凝结,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纽带和桥梁,文化底蕴深厚,包含许多对当今社会有价值的道德因素,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地推进,多渠道地开展德育有重要的作用。文章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在高职学生德育中的作用、高职院校开展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措施两个方面,阐述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在高职院校德育中的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