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精导,学生才能学实。教师精导,首先要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精心备课。课前,教师不仅要吃透教材,还要充分了解学生,只有知己知彼,才能有的放矢,然后,把功夫用在“导”上,可采取启发、点拨、诱导等形式,凡是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坚决不要讲,让学生思考揣摩,但对课文中的难点、重点,教师一定要讲,并要注意讲授技巧。教学中,只要教师能吃透教材,摸清学生的知识基础,围绕重点讲,抓住难点导,去繁就简,去粗存精,教学效果就好。我在教《雨中登泰山》一文时,抓住一个“雨”字来分析文章的结构。本文…  相似文献   

2.
目前多数学生及家长和老师反映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可是又怕减轻学生学习负担而影响教学质量。那么有没有一条即能减轻学生负担又能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呢?笔者认为只要老师做到“精”和“点”,不但能减轻学生负担,而且还能提高教学质量。 一、要在“精”字上下功夫。少而精是减轻学生负担的重要环节,教师要做到“四精”。 1.精心备课。精心备课是课堂上少而精的保证,教师备课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水平,精心设计教学方案。 2.精讲精练。教师要用最少的时间,言简意赅地  相似文献   

3.
语文备课“三步曲”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子弟学校刘爱琴怎样教好语文,这是语文教师常在探讨的问题。要教好语文,首先要备好课。如何备课呢?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摸索总结出语文课备课的“三步曲”:即先当“学生”,再当“作者”,然后联系实际,设计教案。一、当...  相似文献   

4.
备课五要素     
备课五要素﹃严﹄的误区■郝东连吉书贤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精心备课。备课应包括:备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是教师备课的指导性文件。教师备课时,首先要钻研教学大纲,弄清本学科的教学目的,了解本学科的教材体系和基本内容。这样才能做到备课不超纲,授课不拔高,从...  相似文献   

5.
语文备课要细·精·活马鞍山二中王玉平怎样备课才算科学,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呢?下面结合语文教学的有关理论和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首先,钻研教材要“细”,做到“疏而不漏”。备课时,要通过对教材的反复细致研读,从中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包括显在的、潜在的,...  相似文献   

6.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和义务。要上好一节体育课,除了教师要做到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备好课,精心选择教学方法外,还需要学生积极配合。要切实完成教学计划,学生自觉地接受教师的教学要求,前提是严谨教学,严格要求。但光“严”不行,还必须要有“爱”,只有抓住“严”和“爱”两方面,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李巧兰 《甘肃教育》2009,(23):40-40
近几年的新课程教学实践,使笔者认识到,要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教师应该在“精”字上下功夫。一堂课时间有限,只有教者能“精”,学生能“博”,教学效率才能提高。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8.
一、师德是立教之本陶行知曾说过,“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因此,教师的师德是立教之本。这就要求教师有热爱科学、敬业爱岗、勇于创新、追求真理、心胸豁达、庄重热情、教书育人的品质和职业道德。爱生是师德的核心,要“严”字把关,“爱”字当头,“耐”字存心,这样,他才能赢得学生,帮助学生“过五关斩六将”。  相似文献   

9.
我们在小教自考工作中始终把“保证质量置于首要位置。我们提出的口号是:“心里想着质量,眼睛盯着质量,措施保证质量”。同时在“教”、“学”、“管”、“考”4字建设上狠下功夫。“教”首先是把好教师关。根据省有关文件精神,严格按条件选聘教师,配齐足够数量的教师,保证教师质量。严格实行聘任制,为受聘教师发给正式聘书。不受学员欢迎的教师随时解聘。为了明确责任,教师队伍的组成分为主讲教师、责任教师和辅导教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其次把好备课关,精心组织“三级”备课。选派优秀主讲教师和责任教师参加省中心组备课,…  相似文献   

10.
“写、议、改、补、记”五字法备课方案是在“四线三课”校本教研模式下出台的,它旨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该方案规定,开学初,由各备课组组织一次全科性集体备课,重点讨论内容、进度及教学时间的调配等宏观性问题,再根据教学进度,制定年级备课计划,确定集体备课地点、时间,安排好备课内容和执笔教师,让每个教师都心中有数。“写”,由组内教师轮流执笔,于每周集体备课时间前写好教案初稿。所写教案要体现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具、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布置等。其中教学过程可以用主干形式粗备,给每个教师留下补充空间。“议…  相似文献   

11.
在如何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这一问题上,广大英语教师可谓是挖空心思,绞尽脑汁,以求通过各种方式方法,能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上有所成就和收获。有的教师在备课上下功夫,有的教师想通过加强与学生的沟通而达到目的。笔者认为要教好新教材必须更新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才能保证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活跃课堂气氛是启发式教学的关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课堂教学中 ,教与学是两个密切相关的因素 ,没有学不好的学生 ,只有教不好的教师。笔者多年来从事“机械原理”及“机械设计”教学 ,喜爱教师职业 ,努力研究并探索实践启发式教学方法 ,有些体会拟与大家交流。1.抓好备课第一关。毛泽东历来强调不打无把握之仗 ,课堂教学也是一样。授课内容自己懂了不是真正的备课 ,设法使学生听懂的工作才是备课。备课就是要吃透所讲内容 ,反复推敲 ,精心安排 ,详略得当 ,重点突出。教案源于教材但又精于教材 ,何处用什么图片、模型 ,演示什么课件 ,举什么工程实例 ,用何种方法导出公式及结论 ,提出与讨论…  相似文献   

13.
王少墦 《科学教育》2006,12(5):48-49
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教书”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是每位教师的神圣职责。思想教育是师生心灵的接触,灵魂的碰撞,是教师用生命与学生的对话。在教育教学中,要教好书并不太难,而要育好人却并非易事,笔者认为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必须在建立新型的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教师要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正确看待学生是前提育人先知人,有知人之明,才会有育人之法。首先,教师在看待学生时要认识到学生是平等的人,有个性的人。青少年学生心目中渴求尊重、民主、平等,他们个性突出,人格尊严意识强烈。教师要认识…  相似文献   

14.
政治课有一个比较显著的特点,理论教学内容较多。长期以来,政治课教学往往采取的是老师教、学生背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怎样才能在政治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实现教材创新内容要新。政治教学要符合时代的要求,也就是说教学内容要新颖。教材编写要结合我国的热点问题,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在内容上体现“新”字。内容要精。在知识点的确定上,我们要求精、求实;在能力的培养上,要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学生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二、大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加大备课力度。教师要想教好一节课,必须备好课,备好课是…  相似文献   

15.
浅谈教师“教书育人”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神圣职责。教师在教书育人方面应采取的方法是:“晓之以理”法、“教之以严”法、“动之以情”法、“导之以行”法、“授之以渔”法、“示之以范”法。  相似文献   

16.
精心备课是教好学生的主要依据,一份好的教案,可以让你上课激情四射,学生学习轻松自如。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课程改革的需要,备课也要摒弃传统的方法和模式,走新型探索之路。我校是一所山区较大的初中,分年级备课、教研组备课和个人备课都经历过,看起来以学科组备课还是好些,有“三优”:  相似文献   

17.
为了设计出一堂好课,很多教师在备课中,特别注重教法灵活、重点突出,但往往容易忽略课的结尾。我认为课的结尾同样是一门艺术,应努力做到“畅、精、妙”。好的结尾能使学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也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能力得到提高。结尾要畅,即课的结束讲究流畅,与课的整体协调一致,衔接自然,不能虎头蛇尾,也不能乌鸦开屏。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不同教学风格的教师,所采用的结束类型应当各不相同,否则,就难免有东施效颦之嫌。结尾要精,指课的结束讲究精练,既能将全课内容高度浓缩,便于学生…  相似文献   

18.
丁沂 《时代教育》2009,(11):13-13
《网络设备互联技术》课程是我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具有“内容多”,“概念多”,“关系多”,“实验多”的特点,教学面临艰巨的任务。作为初次参加《网络设备互联技术》课程教学的教师,作者提出只有做好认真听课,精心备课,热情授课,课后交流这四个环节,才能真正讲授好这门课程。  相似文献   

19.
要精讲多练     
一节课只有四十分钟,即要讲得清楚明白,又要给学生留有充裕的练习时间。精讲,关键是在“精”字上下功夫。首先应该精心备课,透彻地理解、掌握了教材,熟能生巧,用语也会贴切中肯;预先了解到学生对新课程理解的程度和对旧课程掌握的情况,讲解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讲解也才会切中要害,突破难点,并且还应发挥教具直观教学的作用。比如,在授课时,为了使学生获得明确清晰的分数概念,使他们知道一个物体可以作为单位“1”,一个计量单位也可以作为单位句”,一个整体也可以作单位“尸,我准备了一套绒极教具来教学:用硬纸壳剪成8个大…  相似文献   

20.
李建明 《中国教师》2009,(Z1):294-294
<正>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而要提高教书育人的质量,备课无疑是各环节的基础,也是关键环节。要教好课,首先必须备好课。备课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的质量。为此,规范教师的备课行为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