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中国草地》是中国草原学会和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共同主办的综合性科技刊物。主要任务是宣传和推广我国草地和牧草科研成果,交流草地畜牧业生产、经营管理经验,普及草地和牧草科学知识,报道国内外草地畜牧业发展和科学研完动态,以推动我国草业科学和生产的发辰,为振兴草业和实现畜牧业现代化服务。本刊主要刊登草业发展战略和系统工程理论研究,草地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建设和  相似文献   

2.
浅论西藏草业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凌辉 《西藏科技》2006,(2):24-28
本文从西藏草地资源和草业发展现状,就如何构建草地畜牧业上游产业格局,对西藏加快草业发展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发展西藏草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谢培秀 《预测》1999,18(5):37-39,11
近年来,国内经济学者在研究贫困问题时逐渐从自然资源的开发转移到重视文化、技术和制度资源的开发上来。如何看待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的文化、技术和制度资源开发,关系到这些地区的经济持续发展与脱贫致富,是一个亟待研究的大课题。1 经济增长理论中的文化、技术和制度资源在传统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理论中,经济学家较多关注的是资本和劳动力的要素在生产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很少注意到技术和制度的变化,以及劳动力素质的改善,或者很少注意到这些变化是怎样获得的。6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在分析了战后日本和西德经济复兴的奇迹…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分析内蒙古草地资源与环境的现状及草业与畜牧业发展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振兴草业推进内蒙古草地资源及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具体时策。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土地作为社会发展和经济活动的一种特殊载体,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研究以推进蓝区城镇化进程中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为主旨,将经济地理学中的区位理论、城市经济学的空间结构理论等与城镇土地利用和城镇化的现状紧密结合,洞悉土地资源利用与城镇化发展的互动机制,将理论与具体研究相结合,提出蓝区城镇化快速发展进程中的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策略和优化配置方案,将用地方案与转变城镇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结合起来,探讨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路径,丰富和完善城镇化与土地利用关系的理论。  相似文献   

6.
中国加入WTO对我国草业畜牧业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概述中国加入 WTO后 ,国内、国际市场日趋融合 ,对中国国民经济发展影响将是广泛、深远的。中国草业畜牧业装备行业作为一个集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为一身的重要行业 ,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 ,加入 WTO后为草业畜牧业装备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在资源的优化配置、生产经营的规模化、科学化、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方面 ,对草业畜牧业机械装备提出更高的要求 ;另一方面 ,该行业将直接面对外国公司的挑战 ,尤其在人才、技术、质量、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竞争将更为激烈。面对差距 ,中国的草业畜牧业机械装备应积极应对 ?2 国际贸易产…  相似文献   

7.
付晶莹  彭婷  江东  林刚  边鹏  韩昊 《资源科学》2020,42(10):1932-1943
真实准确地掌握草地基础数据,不仅是指导草地合理利用的基础,更是政府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星-空-地”一体化遥感观测技术应用为草地要素监测和草地植被生长过程的时空多维度、立体观测提供了新思路。本文通过梳理草地资源观测技术、要素指标与功能服务研究进展,围绕草地资源立体监测网络、要素指标体系以及应用服务需求与支撑决策等方面,提出了中国草地资源立体观测网络、指标要素与应用服务体系构建的技术思路。本文认为,未来应加强草地资源立体观测大数据平台建设,推进星基、空基遥感监测与地面监测大数据的深度融合与应用,提升对全国、区域、局域草地的自动化、全天候、立体化观测能力和多源数据获取能力,建立科学合理的草地资源智慧管理和决策支持系统工具,更好地为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制定草原保护制度建设及草业发展规划、决策及实施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前,中国沿海发达地区经济迅猛发展,广大农民已由温饱奔向小康,但内地特别是内陆山区仍存在大片的贫困地区。由于资源低度开发.乡村经济落后。群众生活困难.人口-资源-环境矛盾日趋激化.严重制约了贫困地区资源开发与乡村经济的发展。本文选取河北省重点扶持的山区贫困县——滦平县,运用系统论和资源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从乡村社会经济系统的整体性、结构性和层次性出发,对滦平县资源开发与乡村经济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文章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了  相似文献   

9.
董锁成  李泽红  石广义  李宇  李岱 《资源科学》2013,35(9):1755-1764
国家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为资源经济学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为资源经济学的创新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成立30周年之际,以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经济研究专业委员相关研究团队及全国主要资源科学研究团队的科研实践为例,本文回顾和总结了资源经济学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已有学术贡献,对资源经济学的学科价值进行了再认识,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时期我国资源经济学学术创新的主要方向。资源经济学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已有学术贡献主要包括资源开发利用与区域发展关系研究、资源承载力研究、资源安全研究、资源流动研究、资源循环利用与循环经济研究、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世界资源经济研究等7个领域。生态文明战略的提出更进一步提升了我国资源经济学的学科价值,我国资源经济学应紧跟国家战略需求,在水、土、能源和矿产等部门资源经济学领域、循环经济领域、资源产权与价值领域和资源经济研究方法等4个方面推进学术创新。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经济研究专业委员会应担负起学科发展导向和学术创新组织的重任,引领中国资源经济学迈向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10.
我国改革开发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环境压力也日益严重,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主要瓶颈。我国在今后一段时间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将面临严峻的环境挑战。要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实践表明,必须制定有效的环境监管制度,对环境实施有效的保护,实现在有限的环境容量下尽可能保持经济高速增长。首先对环境政府管制从经济学的外部不经济性角度探讨了理论依据,然后,基于博弈模型,应用纳什均衡战略,研究排污企业偷排行为与环保部门监督监察行为之间的博弈,根据博弈模型结论指出我国环境管制和排污监督应采取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1.
陈艳  朱雅丽 《资源科学》2012,34(1):50-57
能源开发利用的变迁过程中,常规化石能源面临资源储量和环境恶化的双重约束,可再生能源可以循环利用、对环境的影响小,有利于能源、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制度变迁的视角,分析了制度变迁在能源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机理。运用新制度经济学中的技术锁定、制度竞争、资源赋存、制度安排、主导价值目标等原理来讨论可再生能源取代化石能源的产业发展路径。得出结论: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存在路径依赖。其原因是技术锁定使得可再生能源技术水平在短期内难以获得突破性进展;可再生能源与常规化石能源相比,不具有价格优势;可再生能源资源赋存与消费空间的矛盾,导致短期内还不能以合理的价格获得廉价的可再生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制度配套的相关制度安排短期难以建立和完善;目前的技术水平条件下,可再生能源还不能保证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本文的研究为政府制定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及相应的扶持政策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2.
是什么制约着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而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高度依赖于社会诚信、健全法制以及制度支持下产品或服务信息的充分披露,其发展的内在要求不同于第二产业.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经济规模的快速扩张,我国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却始终徘徊在较低水平上.这其中除了第二产业的影响以外,其本质原因正是我国目前缺乏上述有利于第三产业发展的制度环境.本文随后有针对性地提出重在建立适应第三产业发展的制度环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郎庆华  薛海波 《现代情报》2011,31(10):15-18
随着国外有关机构知识库的研究主题正逐渐由机构知识库建设向内容与服务过渡,图书馆员应成为机构知识库学术数字资源的收集者、保存者、组织者和服务者,从而为机构知识库的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论经济人假设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朝全 《软科学》2003,17(3):66-68,73
经济人概念无论在古典还是新古典经济学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但其自利性动机、理性行为和最大化倾向似乎与通行于当今世界的可持续发展观念不一致,甚至明显相悖。是经济学大厦的基础———经济人假设发生了动摇,还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缺乏根据?本文将在深入分析经济人和可持续发展本质内涵的基础上,探讨二者之间存在的统一协调关系,进而为可持续发展理论探索经济学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刘莉  赵伟军  姚莉  仲伟俊 《中国软科学》2005,(10):80-88,119
我国铅锌工业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已阻碍了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对有色铅锌工业的环保问题进行制度经济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在我国建立污染权交易理论,从宏观经济政策、制度方面提出了促使有色铅锌工业可持续发展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6.
生态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和管理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当前,随着生态环境问题变得日益严重,人们越来越多地开始关注和讨论起生态经济学。在国内学术界,通常把生态经济学理解为是用主流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来解释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应用型学问。但是在国际上,生态经济学是要反思主流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重建有关经济增长、社会公平、生态规模的新的总体性发展理论与行动原则,因此被认为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和管理学。本文概括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生态经济学的主要研究成果,指出生态经济学与当前作为主流的新古典经济学的5方面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指出研究生态经济学对于中国未来从经济增长走向科学发展的理论意义与政策意义。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发展模式,以资源的大量消耗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其发展必将难以为继.为减轻经济增长对资源供给的压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并最大限度地降低废物排放.上海化工区的实践证明,产业集群对循环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黄河源地区牧民对草地退化的感知——以达日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的黄河源地区是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区,该区域草地退化被认为是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且人类活动起主导作用。牧民作为牧区最主要的经济活动主体与最基本的决策单位,对草地退化的感知和应对措施对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牧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参与式农村评估法对黄河源地区达日县143户牧户进行调查,分析牧户对气候变化和草地退化的感知、响应、应对措施,以及牧户草场建设的参与性等。结果表明:牧民对气候变化感知敏锐,特别是极端天气变化感知强烈;牧户对草地退化意识较强,但对草地退化原因理解不够全面,需要政府的大力宣传及引导;牧民对草地退化治理措施感知各异,多从自身需求考虑,因此偏向于对自己有利的措施,如草场建设、补饲等措施增强了牲畜抵抗风险的能力,得到牧户认可;牧民对政府政策不完全认可,今后的工作应加强以牧民利益为主的措施,拓展牧民生计方式,才能真正调动牧民积极性,使当地的退化草地得以恢复,经济得到发展,从而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9.
白露 《情报科学》2004,22(4):428-430,465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对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问的矛盾越来越大。各国对环境问题给予更大的重视,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合理开发和利用环境资源,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信息时代,信息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环境资源配置,本文就在信息经济形势下,运用新古典经济学中关于福利经济的基本经济模型,对环境资源价值评估问题作出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