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按照“文科实验教学”理念而设计的法律诊所实验课程,是对我国法学实践教学的规范化与创新.将它与中国原有的理论课程、实验课程、法律实习等传统法律课程进行比较研究,将有利于我们认清和正确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更加全面有效地开展法学理论与实践的综合实训教育。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万国公法》法律术语的输入、法律术语翻译的选择与调试、法律术语翻译的文化心理及本土回应,即输入、传播、接受三个层面剖析《万国公法》翻译的动机、策略和中国传统法学思想在翻译过程中的具体体现。通过对比原文与译本,对中西法律术语和概念进行梳理,以重新解读中国传统法律思想,从而为《万国公法》的法学、翻译、语言文化的跨领域研究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3.
比较法这一研究领域和法律移植关系甚密,比较法的“力量”为一国对他国法律的移植提供了积极的实践基础,在立法传统、国际法、国内部门法等方面都有很多实例可对此加以佐证;而其“弱点”又制约着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其他国家、地区的法律移植界限;通过分析法律与文化背景、地理环境、语言及宗教的关系,进一步揭示比较法潜在的“困境”,以期为中国法律发展提供些许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美国曼彻斯特大学法学教授安东尼.欧格斯(ANTHONY OGUS)发表了一篇题为《国家问法律制度的竞争:经济性分析对比比较法的影响》(Competition betweenNational Legal Systems:A Contribution of Economic Analysi9s to Comparative Law)^「1」一文,从经济学的独特角度并运用经济学的分析工具对比较法做出了经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上世纪伊始,西方学者在巴黎召开了第一届国际比较法大会,如今比较法的研究已经走过了百余年的发展历程。尽管目前对比较法是作为一门独立的法学学科或是一种法学的研究方法仍存在争议,但不可否认,比较法在当今世界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可以证明自己存在价值的理论体系。综观当今比较法在世界的发展,我们发现大量的西方(主要是欧美,还包括日本)比较法学者占据了比较法研究的前言阵地,在引领比较法发展的学术前沿和顶尖领域里缺少中国比较法学者的身影。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中国比较法研究与西方比较法研究的巨大水平差距呢?本文试从文化角度探求其原因。二比较法在中国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得先明确比较法的含义。目前,学术界对比较法有多种理解,甚至对比较法是一门独立的法学学科或是一种法学的研究方法还存在争议。可见,由于比较法所涉及的文化跨度,使各国学者难以统一对其含义的界定。尽管如此,笔者认为,日本学者大木雅夫对比较法所作的定义比较可取。他认为,比较法是这样一种法学部门或方法:在最一般的意义上,它在各种法律秩序的精神与样式的联系上,揭示各种法律秩序的形态学上的特征以及它们相互间在类型上的亲缘性;作为其特殊性,比较法主要研究各种法律秩序中...  相似文献   

6.
法律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源自其日益边缘化的危机和对构建中国特色法学体系的应然重要性。教学改革中应做到教学质素升级,重视以法律文化诠释语言含义;做到教学位阶转型,以法律思维培养为核心;做到教学视域转变,转向更广阔宏大的比较法视域。  相似文献   

7.
逻辑学知识是法学理论通向法学实践的桥梁。在我国当前的法学教育环境下,法学人士的逻辑学知识水平普遍不高。加强法学本科教育中法律逻辑学的教学工作,是提高法学人士逻辑学水平的必要条件。从讲授该门课程的切身经历出发,结合案卷调查,对法学本科阶段是否有必要开设《法律逻辑学》、在什么阶段开设以及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进行了一些思考。只有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采取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可能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自1991年中国法学会民族法学研究会在北京正式成立至今,已有近三十年的时间,虽然国务院早已将民族法学列为独立法学学科并正式归入《中国法律年鉴》中法学学科行列,但教育部至今仍未把民族法学列入法学二级学科目录。关于民族法学的学科独立性和研究范围的争论仍在继续,严重影响了这一学科的发展。文章针对民族法学研究中出现的术语混乱,以民族法学研究中与之相关的几个术语和概念的分析比较为视角,力图找出异同,厘清概念,以明确民族法学的学科定位和研究范畴以及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自20世纪70代年末我国的法律语言研究开展以来,大批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科学体系的专著、教材出版面世.如刘愫贞主编的《法律语言:立法与司法的艺术》,宁致远、刘永章的《法律文书的语言运用》,许秋荣等人的《法律语言修辞》,余致纯主编的《法律语言学》,潘庆云的《法律语言艺术》,王洁主编的《法律语言学教程》,华尔赓等人的《法律语言概念》,陈炯的《法律语言学概述》,李振宇的《法律语言学初探》,姜剑云的《法律语言与言语研究》,彭京宜主编的《法律语用教程》等等.在大量法学著作里也都用一定的篇幅论述了法律语言的问题,诸如吴大英、任允正的《比较立法学》,吴大英、刘瀚等人的《中国社会主义立法问题》,高铭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孕育与诞生的过程》,谷安梁主编的《立法学》等著作.且令人瞩目的是:在20世纪西方学术界浩浩荡荡的"语言学转向"思潮的影响下,国内法律语言学界也开始关注法律语言的研究转向,专家学者们开始从不同角度研究法律语言.法律语言与哲学、法律语用学、法律语言逻辑学、法律语言修辞学、法律语言语音学、法律语言心理学、法律语言与文化、法律语言方言学、法律语言语义学等法律语言学理论研究以及法庭语言研究、法庭翻译、专家作证、法律双语和多语研究等法律语言语用研究,开拓了研究领域的深度和广度.其中法律语言与法律文化研究成为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也试从文化角度浅谈中国古代法律语言.  相似文献   

10.
法律社会学是继自然法学、分析实证主义法学之后西方又一大法学流派,是一门在法律和社会的互动中以求法律与社会发展的学科。由于法律社会学自身的特性,中国社会变革与法学发展的时代背景,以及解决中国社会现实的法律问题的需要等多种因素,决定了法律社会学在中国发展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1.
《邢台学院学报》2015,(3):68-71
《摩西五经》是《旧约》收录的最初的经典,是古以色列人律法、历史、宗教等方面的著作,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都有受其影响,从而影响了这些宗教所盛行国家的法律文化。但就国内来讲,很少有涉及希伯来法中女性法律地位的研究,女性作为人类社会非常重要的"半边天",对女性法律地位的研究很有必要。在运用历史学方法以及实证分析法等法学方法的基础上,发现《摩西五经》中的女性法律地位不是单一的,其权利既有受压制的一面又有受尊重与保护的一面,应具体分析之。  相似文献   

12.
柏拉图《法律篇》的法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篇》是柏拉图的最重要的著作,也是西方法学史上的一部重要经典。《法律篇》的核心是依法治国,怎样依法治国,柏拉图以陌生的雅典人的身份与克里特人和斯巴达人进行了讨论,并就法律的起源、立法的目的、法律的作用、法律的本质和地位、为什么要依法治国以及依法治国的具体规定等法理问题谈了系统的看法。《法律篇》一般被视为法理学或法哲学著作,实际上它也是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的一部法典,它的影响涉及应用法学和理论法学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张世明教授精力充沛,思维敏捷,眼光独到,在法学、历史学、民族学、人类学、边疆学等多学科间不断拓展新的研究领域,是当前少有的能坐十年冷板凳的学者之一。他推出有分量的、能够引起学术界反响的学术专著,对我们而言一点也不感到意外。但是,当我们读到他最近出版的《法律、资源与时空建构:1644-1945年的中国》一书时,还是被他的执  相似文献   

14.
市民社会理论与中国法律文化的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久以来,中国法学理论界政治解释学、法律注释学的倾向比较浓重,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批判主义、自由主义等法学观念及研究方法逐渐被我国学者所接受,并将其“本土化”,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法理学研究的发展,并从更深远的意义上促进了中国法律文化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型。以此为代表的是90年代后兴起的“市民社会理论”,促使法理学的变革和更新,促进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向现代化的转型。研究市民社会理论与社会转型、文化变迁的关系,对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政治文明建设是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5.
高校非法律专业应开《法律基础》,它是一们法学概论课,既传授法学知识,又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从功能上说属于德育教材,目的在于树立大学生的科学法制观念。因此,应建立五种法律意识,即法律至上、法律主体、法律平等、法律维护、法律实践等意识。  相似文献   

16.
2011年中央政法委、教育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旨在培养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需要的高素质法律人才。这既为高校法学教育指明了方向,也对法学人才培养提出了要求。2012年,湖南大学法学院成功获批国家级卓越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教育培养基地,下面这组文章是该基地老师不断探索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的阶段性成果,对于全国法学教育改革与发展将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教育法律问题研究》一书,是一部从法学理论的高度,对我国教育法律的诸多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和研究的好书,它有创新性、实用性、反思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2011年中央政法委、教育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旨在培养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需要的高素质法律人才。这既为高校法学教育指明了方向,也对法学人才培养提出了要求。2012年,湖南大学法学院成功获批国家级卓越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教育培养基地,下面这组文章是该基地老师不断探索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的阶段性成果,对于全国法学教育改革与发展将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那么法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经验丰富的法律职业群体。诊所法律教育在中国开展以来,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阻碍,教学效果与美国诊所法律教育差距较大,故而,有学者提出诊所法律教育中国化的反思问题。鉴于此,本文将从诊所法律教育在美国兴起的社会背景、诊所法律教育的目标和制度保障方面,与中国诊所法律教育进行比较,论证中国诊所法律教育的中国特色,阐明中国诊所法律教育具有独特的自我评价标准,而非当前的美国标准。  相似文献   

20.
法学领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指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是要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人为本"等深化到具体的法学研究之中.从理论层面上来看,宏观上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整体研究的成果较多,但在微观上具体研究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的成果较少.无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本身还是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研究方向,都存在一些不成熟或不完善之处.但正是这种存在不成熟,给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可能或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