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变学习错误为有效教学资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理学家盖耶认为:"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时刻。"错误是正确的先导,是通向成功的阶梯,是创新火花的闪现。学生学习中出错的过程应看成是一种尝试和探索的过程。"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课堂上的错误是教学的巨大财富"。学生是在不断发生错误、纠正错误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增进情感体验的。  相似文献   

2.
错了才对     
错误是一种来源于学生学习活动本身,直接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生成性教育教学资源,极其宝贵。丢弃了学生学习过程的"错误"这一宝贵的教学资源,就脱离了正常的教育啊。犯错,是家长最怕,教师最恨,学生最囧的事情,为何还说"错了才对"呢?是的,人人都不愿意犯错,但是我们平心静气地想想,天下谁人能不犯错呢?雨果曾经说过:"尽可能少犯错误,这是人的准则;不犯错误,那是天使的梦想。尘世上  相似文献   

3.
王丽玲 《成才之路》2012,(24):112-93
正想错、答错、做错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现象。产生学习上的错误原因很多,有的是因为知识相对深奥,有的是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或者是思维滞后,没能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与推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针对学生学习中的错误,因势利导,变错误为正确;甚至故意"讲错",引起学生困惑、质疑、思考,然后加以纠正,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效果与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一、利用错误,化腐朽为神奇学生学习中犯了错误,其实是一个教学契机。教师只要善于"顺应"学生的认知,弄清其错误源头,然后对"症"下药,就能找到纠错的好办法。如果是很简单的问题,却被理解错  相似文献   

4.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一点错误是正常的,但"不该错"的错误出现就不应该了.有的学生上课听得懂,问题也回答得出,但做作业或考试时就出现了错误,并且不能自己检查出来,要靠别人指点.  相似文献   

5.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错误"总是和学生的学习相伴,如影随形。如何认识学生学习中的错误?是把它看作垃圾,还是看作可贵的学习资源?本文从新课程理论的角度,来认识学生学习中"错误"的价值,将"错误"视为优质的学习资源,探讨在课堂中"错误"资源利用的方法和策略,通过对"错误"资源的开发、研究  相似文献   

6.
每当数学练习发给初中学生时,我们听到最多的话是"怎么搞的?我又犯这么低级的错误?"学生往往把自己出现的错误归咎于"粗心、马虎、失误",真的是如此吗?通过学生大量的数学练习我们发现,缺乏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意志薄弱是造成学生解题错误的学生方面的主要内在心理因素。而造成学生解题错误的外在因素却是教师千  相似文献   

7.
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出现错误是难免的,有的是小错,有的是大错。为此,教师着急,学生苦恼。作为教师不要害怕学生出错,应切切实实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中出现的错误,认真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对症下药。教师在教学时不仅要从正面讲清数学知识,还要能从反面揭示容易产生的错误的原因,帮助学生认识错误,并彻底根治错误。对于学生所出现的错误,教要正确对待,引导他们认识那"陌路",走过那"曲折",越过那"陡坎",让错误发挥功效让错误成为学生学习发展中的"垫脚石"。  相似文献   

8.
"真是气死人了,这些题型我都反复讲过很多遍了,我们班学生还是出现这么多错误,这可怎么办呀?"像这样的怨声我们经常会听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或错误是正常现象,所有的学生都不出现任何错误才是不正常的。因此,不要害怕学生出错,更不要在批改作业时恼火,甚至火冒三丈,怨声载道,而应想一想如何对待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错误是一种发生在学生身边的、自己"创造"出来的宝贵教学资源。只要我们能  相似文献   

9.
正心理学家盖耶认为:"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成效的学习时刻."错误是一笔宝贵的教学资源,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为了追求"完美流畅",往往不顾或者逃避"错误"这个生成的资源,不暴露学生的错误,不考虑学生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急于寻找正确的答案,从而丢失了课堂中很多难得的"亮点".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抓住这种数学教育的契机,让错误演绎课堂的精彩呢?本文试图通过课堂实例,现将数学教学  相似文献   

10.
学生发音有问题,教师究竟要不要纠错?纠错时又需要注意些什么?下面就这个问题谈谈个人的粗浅看法。学生发音有问题,当然需要纠正,"忽视"是肯定不行的,否则要老师干嘛?之所以有些人不主张纠正学生的发音问题,大概是担心教师纠正不当可能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怕不恰当的纠错可能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影响其学习兴趣。其实,如果用得得当,纠错同样可以起到鼓励的效果;相反,遇到错误忽视不纠,问题堆积多了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阻碍其顺利进步,最终也必然会导致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错误是学习的阶梯,但错误本身不是自然就会成为学习的阶梯的。被忽视的错误和被不当处理的错误,则会成  相似文献   

11.
在新课程改革实施之际,对于一个英语教学中常见的问题——学习错误,我们有必要站在新的视角对其"价值"进行重新定位。学习错误是学习过程中正常而普遍的现象,它是一种来源于学习活动本身,直接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生成性教学资源。该如何利用"错误"这一资源?本文就此作一些初步的探讨。相信其最终收益者一定会是学生——使学生得到积极主动、生动有益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心"。学习错误是一种来源于学习活动本身,直接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生成性教学资源。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一般情况下,只要学生经过思考,其错误中总会包含某种合理的成份,有的甚至隐藏着一  相似文献   

13.
“真是气死人了,这些题型我都反复讲过很多遍了,我们班学生还是出现这么多错误,这可怎么办呀?”像这样的怨声我们经常会听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或错误是正常现象,所有的学生都不出现任何错误才是不正常的。因此,不要害怕学生出错,更不要在批改作业时恼火,甚至火冒三丈,怨声载道,而应想一想如何对待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错误是一种发生在学生身边的、自己“创造”出来的宝贵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14.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经常"出错","错误"伴随着学生一起成长,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细心捕捉学生的"错误",尊重这些"犯错"的学生,更要善于对待这些"错误",让这些"错误"成为可贵的教学资源,从而创建一个有活力的、高效的数学课堂,并通过反省错误,让学生在反省中感悟真理,拓展思维,促进自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心理学家桑代克认为:"尝试与错误是学习的基本形式。"由此可见,错误是正确的先导,错误是通向成功的阶梯。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做错题是在所难免的。关键在于教师怎样采用合适、正确的方法对待错题,帮助学生在学习数学中摆脱困境,避免在学习中再犯类似的错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好数学,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6.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每天都有学生“出错”,学生的学习错误,是学习过程中常见的现象,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错误和误解,有助于教师确定学生在学习方面存在问题的类型。教师只有弄清这一点,才能很好地做出教学计划,便于帮助学生消除错误。错误和误解都是基于不适当的理解,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错误,对激发学生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有特殊的作用。教师通过与学生讨论错误,使他们看到错误所在之处以及错误的原因,可以有效地消除错误,而且能使学生加强对数学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英 语 习 得 的 过 程 是 一 个 不 断 犯错、纠错的过程,学生通过错误反馈,逐渐减少错误,最后达到完善。错误分析理论指出,学生的语文错误是学习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也是语文学习的必经阶段。教师应对学生的语文错误持宽容的态度,允许学生犯错误,对不同性质、类型的错误以及错误  相似文献   

18.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说过:错误本身是"达到真理的一个必然环节"。每一个人,都是从错误中成长起来,在挫折中成熟起来的。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们要允许学生犯错,宽容错误,更要将"错误"视为一种有效的教学资源,正确、巧妙地分析并加以运用,把错误变成宝贵的教学资源,使课堂因错误而精彩。一、容"错"——让孩子"大放异彩"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被人尊称为"圣贤"的孔子,难道就不曾有过错误的言行吗?何况是正在成长的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难免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错误不过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所做的某种尝试,是非常珍贵的学习资源,我  相似文献   

19.
有专家指出:学习上的错误是教学的巨大财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每天要面对许多学生在练习、作业、试卷中的各种错误,甚至会在课堂内讲过多遍,结果他们还是错.教师应如何及时捕捉各种"错误"这一教学资源,引导学生总结、分析和纠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及能力.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9,(83):83-85
随着新课程的深入推进,教师不仅要有解读课标、教材的能力,还要有读懂学生的智慧。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是一种生成性资源,即便是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错误。本研究以"圆"单元学习为例,通过了解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系统错误(Systematic Errors)和随机错误(Random errors),深入分析学生的思维过程,设计符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口试评价活动。笔者建议可以将学生的系统错误(Systematic Errors)作为研究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数学口试的新视角,为教育实践工作者提供设计口试评价活动的参考性的建议,真正做到"以学定评,先评后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