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随着4G、5G时代网络视听业的不断发展,移动短视频已成为新的行业主流。传统新闻资讯机构一直在尝试通过短视频的方式,将以往完整的信息拆解成简单明了、快速易懂的视频短新闻进行发布。1988年由中国外文局所属北京周报社创办的《中国与非洲》杂志,是中国唯一专门面向非洲读者、以深度分析报道为主的评论性月刊。在融媒体时代,为拓展多样化的传播方式,《中国与非洲》编辑部不断尝试,依托双语杂志,推出了创新类短视频节目,就中非热点时事议题以视频深度采访的方式进行报道,并在北京周报社两微一端账号、《中国与非洲》微博、海外社交媒体等多个平台  相似文献   

2.
《中国与非洲》月刊(英/法文版)是中国外文局下属北京周报社创办的专门针对非洲公众的一本期刊。法文版创办于1988年,英文版创办于1990年。该刊设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体育等专栏。《中国与非洲》的办刊宗旨是:1、阐述我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及对重大国际问题的观点和立场,争取非洲国家的理解与支持;2、介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各条战线取得的成就;3、有针对性地介绍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经验,供非洲国家借鉴和参考;4、促进中国与非洲各国经济贸易合作,为国内有意发展对非贸易和投资的公司和企业服务。  相似文献   

3.
正北京周报社近年来的对非报道,根据中非关系的发展,在传播方式、传播手段、报道内容上有很多创新。在2013年习主席访非和今年5月李总理访非的报道中,《北京周报》和《中国与非洲》的报道都突出了中国对非政策的重点,紧紧抓住了政府对非的宣传报道主线,获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中非关系的发展变化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和非洲各国一直保持比较密切的关系。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领导人延续了对非的友好。  相似文献   

4.
正本刊讯2014年9月2日,"中非法律人才交流项目首期研修班"开学典礼在北京举行。据悉,此次研修班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举办并由北外法学院承办。该研修班是中国法学会酝酿三年多的项目,是中国举办的首个面向非洲法学法律界人士的培训项目,是落实《中非合作论坛第五届部长级会议北京行动计划(2013年至2015年)》和《中非合作论坛-法律论坛北京宣言》的具体行动。本次研修班为期一个月,来自非洲20个国家的38名学员参加培训,他们是由与中国法学  相似文献   

5.
在中非交往与合作日益密切的时代,尤其是在"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研究非洲媒体的舆情具有重要意义。以媒体为切入点,研究非洲媒体涉华舆情,可以更直接地把握近年来中非合作中的微妙关系,掌握非洲国家和人民视角的中国形象。坦桑尼亚媒体中关于中国的报道涉及政治、经济、文教、卫生、农业、科技等诸多方面。他们认为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是非洲国家"全天候"的朋友,是非洲国家互利共赢的伙伴。同时,中国在非洲的形象维护、中非情感的巩固,还需要中非双方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一方面,驻非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非洲国家的法律、法规,真诚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在民间架起互信互爱的桥梁;另一方面,双方官方媒体要加强沟通与合作,搭建中非媒体的自主平台,提升国际话语权,积极传递正能量,建立危机预防与应对机制,认真分析解决负面舆情揭示的问题,促进新时期中非友好合作深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国家主席胡锦涛日前成功地对坦桑尼亚等非洲国家进行了国事访问。2月16日他在出席达累斯萨拉姆各界欢迎大会时发表题为《共同谱写中非友谊新篇章》重要演讲。胡锦涛强调,过去、现在、将来,中国人民都珍视同非洲的传统友谊,始终视非洲人民为完全可以信赖和依靠的全天候朋友,同非洲人民永做好兄弟、好伙伴!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与非洲虽在地理上相距遥远,但中非传统友谊历久弥新。近年来,随着中非友好合作关系不断深入发展,中非文化交流与合作亦呈现蓬勃发展的喜人之势,中国对非洲的文化影响力不断上升,对非洲的文化传播能力逐步增强。新形势下,"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推进为中非关系发展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和前进动力。"一带一路"既是经贸合作之路,也是文化交流之路,为扩大和深化中非文化交流与合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但是必须看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布局中,非洲占有重要一席。近年来,随着中非友好合作关系全面深入发展,中非文化交流与合作也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时期,中国对非洲的文化传播能力逐步增强。但是,中国文化走进非洲依然面临诸多挑战和限制。制定对非洲的文化传播战略既要认真考量共性,又要充分考虑差异性,分区域、分国家进行对非洲文化传播的战略布局。在具体的策略选择和规划上,要进一步扩大中非文化交流,努力推动中非文化产业合作,积极尝试中非文化贸易,加快非洲国家中国文化中心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9.
中国外文局所属《中国与非洲》杂志编辑部,于1996年12月25日召开对非宣传工作新年座谈会,中非友好协会会长宫达非同志以及外交部、中联部、外经贸部、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研究所、北京大学亚非研究所的有关同志和部分涉非公司的  相似文献   

10.
2007年1月30日~2月10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了喀麦隆、利比里亚、苏丹、赞比亚、纳米比亚、南非、莫桑比克和塞舌尔等非洲八国,分别与各国总统举行会谈。其间,中国与非洲八国签署了一系列经贸合作文件。外交部部长李肇星说,胡锦涛主席八国之行是一次面向全非洲的友谊之旅、合作之旅,是继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后中非关系中又一件大事,访问的巨大成功将对中非关系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境外媒体对此予以广泛关注,据不完全统计,从1月30日-2月12日的13天时间里,境外英文媒体共刊发305篇报道和评论。 境外媒体主要关注重点是胡锦涛出访非洲对加强中非关系的意义,中非经贸合作的内容与影响,中国对解决达尔富尔问题的立场,西方与非洲国家对中国加强与非洲关系的警惕与疑虑,舆论呈现出复杂与多元的特点。本刊选编境外媒体的相关报道,以供外宣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1987年12月31日,《中国与非洲》编辑部正式成立,1988年1月,第一期《中国与非洲》出版。回顾这本杂志走过的10年,风风雨雨,有欣慰也有苦涩,有成功之处,更有不足和遗憾。回顾过去的10年,中央对《中国与非洲》十分关心,给予我们极大的支持和鼓舞。1991年2月6日,李瑞环同志出席了《中国与非洲》英文版的创刊茶话会并接见了编辑部全体人员;1996年5月,江泽民主席为《中国与非洲》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与非洲从来都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中非两大古老文明之间的互鉴以渊源流长的历史和璀璨夺目的合作成果,充分诠释了习近平文明观的理论特质和实践价值。作为以深化中非人文交流为己任的国家级智库,中国非洲研究院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文明观为引领,积极创新对非国际传播的方式方法,探索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讲好中非合作故事,推动中非传统友谊行稳致远,为构建新时代中非命运共同体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3.
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成立以来,中国在非洲进一步树立并保持良好的国家形象,中国发展模式受到肯定,中国影响力得到认同。而近年来全球格局日益复杂,新冠肺炎疫情等历史大事件频发,塑造良好中国形象的任务更为艰巨。影响中国在非国家形象构建及其前景的因素,不仅包括中国自身的话语传播能力建设,也包括西方价值观和对华态度在非洲的影响力,以及非洲基于自身利益对中国模式的解读与诠释。未来,发挥好非洲主流媒体的引领作用,促进中非民间舆论良性互动,提升中非人文对话的效用,推动西方友华言论在非洲的传播,引导不同主体通过不同方式参与中国故事讲述,将有利于中国国家形象在非洲乃至全世界的塑造与传播。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在过去半个世纪中,双方在政治、外交、经贸、文化等多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加深。中非交流与合作的意义已不仅仅局限于中非之间的利益,彼此间的相互理解与共同发展具有更深远的世界意义。然而,同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和非洲国家,长期以来均深陷于西方媒体刻板印象化的负面报道之中,并且非洲社会对中国发展及其与非洲的合作也缺乏足够的了解与认知。这不但限制  相似文献   

15.
9月17日到25日,我作为《北京周报》和《中国与非洲》(隶属《北京周报》)的记者,参加了“感知中国”在尼日利亚和肯尼亚的采访活动。在非期间,与报社后方以及非洲分社密切配合,通过杂志、中英文网站、北京周报新浪官方微博和《中国与非洲》FACEBOOK社交媒体平台,对活动进行了多媒体、零时差、全方位、图文并茂的立体报道,为不同平台受众提供了丰富的阅读体验。  相似文献   

16.
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2015年11月出版作者黛博拉·布罗蒂加姆(Deborah Brautigam)是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保罗·尼采高级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发展项目总监、国际政治经济学院客座教授,是美国研究中非关系及中国对非援助的专家。其代表作《龙的礼物:中国在非洲的真实故事》,以客观笔触全面解释了西方国家所不能理解的非洲对中国普遍抱持欢迎态度及其背后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举办第三期非洲国家政府新闻官员研修班为促进非洲国家对中国的进一步了解,推动中非新闻媒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深化中非之间的传统友谊,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的第三期非洲国家政府新闻官员研修班8月13日在深圳开幕。来自非洲17个国家的总统府或总理府新闻发言人、资深新闻官员共18人将参加为期两周的研修。他们将访问深圳、贵州和北京,与中国新闻界进行交流与沟通。在开幕式上,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钱小芊说,当今世界范围内,报刊、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的很大一部分新闻信息来自西方发达国家的媒体,发展中国家的声音仍然很弱小。因此,有必要加强发展中国家媒体之间,特别是中国和非洲的媒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自己的媒体来报道真实的中国和非洲,反对和抵制西方国家媒体对发展中国家的歪曲报道。研修班成员、埃塞俄比亚政府新闻部长伯翰·海鲁表示,新闻信息对于社会各方取得一致意见,促进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如果对新闻媒体能够实行很好的引导,将非常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对外大传播》2011,(1):65-65
新中国与非洲国家开启外交关系55周年暨《中国对非洲政策文件》发表5周年 2011年,是新中国与非洲国家开启外交关系55周年暨《中国对非洲政策文件》发表5周年。  相似文献   

19.
中非关系的历史背景“中非接触”最早可追溯到1415年,当时中国的海军上将郑和造访了非洲的三十多个国家(Waldron,2009,p.vi)。非洲与中国的正式关系始于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第一届亚非会议,该会议旨在促进经济和文化合作(LePere&Shelton2007:69)。  相似文献   

20.
中国同非洲国家长期友好合作,中非合作论坛、"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了中非之间的人文交流持续增长和非洲孔子学院的快速发展.目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拓展,非洲孔子学院正处于提质增效的升级发展阶段.该文旨在探讨新形势下非洲孔子学院如何加强内涵建设、创新文化传播、创造良好环境、提升办学实力,推动孔子学院可持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