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正2006年11月,在美国上映了一部由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投资拍摄的轻喜剧电影《美好的一年》。影片故事情节源于导演雷德利·斯科特向英国著名作家彼得·梅尔定制的小说《美好的一年》。2003年,彼得·梅尔在雷德利·斯科特的鼓励下,历时9个月完成了该部小说。雷德利·斯科特之所以向彼得·梅尔定制这样的小说,据斯科特讲,他第一次去法国的普罗旺斯,就被那里的迷人风光所吸引。漫山遍野的薰  相似文献   

2.
《中外文化交流》2008,(4):97-97
4月10~21日,法国电影联盟与法国驻华大使馆及法国文化中心,分别在北京、上海、成都、武汉等地举办第五届法国电影展映。届时,观众将看到法中合作挑选的多部法国影片。这些反映多种风格的优秀法国电影将在不同影院里展映,所有影片均为原声对白并配以中文字幕。影院放映后还举行公众讨论会。影展期间,由国际知名导演和演员组成的约15人代表团将在法国Pathe电影集团主席吉罗姆·赛杜带领下,与中国观众见面,团员包括有关导演、演员及制片商和发行商。  相似文献   

3.
沼泽之狐     
文锋 《世界文化》2009,(8):32-34
2000年7月,正值美国独立日前夕,好莱坞哥伦比亚影片公司制作的史诗大片《爱国者》隆重上映。影片叙述了一个美国式的“逼上梁山”的故事:主人公本杰明·马丁是一个热爱家庭、早巳告别戎马生涯的老战士,虽然他先前曾经同英国人并肩与法国人和印第安人浴血奋战过,但终于有一天,  相似文献   

4.
阳春三月,北京乍暖还寒。由中国电影资料馆主办的《费穆电影研讨会》在该馆的多功能厅热烈举行。出席会议的代表中有一位来自奥地利的外宾尤为引人注目,他就是奥地利著名电影导演队w·科姆一威尔梯先生。科姆一威尔梯先生虽然已届86岁高龄,但是身体健康,精神矍烁,此番来华,是应中国电影资料馆之邀,与中国电影同行一起缅怀曾与其父亲雅可布·弗莱克(188-1953)、母亲露依丝·弗莱克(187-195o)合作拍摄过影片的中国已故著名电影导演费穆。日前放映的地界儿女应是他们4O年代初合作的结晶,这部不同寻常的影片使这位老人心潮难平,…  相似文献   

5.
由法国导演菲利浦·慕勒执导的法国影片《蝴蝶》,上映后便引起了很大反响。这部影片的情节并不复杂,但寓意深刻,主要是通过讲述一个老人和一个小女孩到阿尔卑斯山寻找一种欧洲名贵蝴蝶的故事,来揭示生命的深层意义。  相似文献   

6.
皮埃尔告诉妻子,他已邀请公司经理到家里吃晚饭,并让妻子准备晚餐主菜——烤羊腿。妻子说:“亲爱的,你应该知道,我们现在手头拮据,没钱买羊腿。”皮埃尔很尴尬,但很快想出了一个主意。他对妻子讲:“当我们入席后,你在厨房里故意打翻一只不锈钢的盘子。我就说,‘糟了,我想这是烤羊腿掉在地上了……幸好,还有土豆泥。’老板肯定会体谅我们的。于是,我们就可以用土泥请他了。”请客那天,刚刚喝完开胃酒,厨房里就发出了一个很大的响声。皮埃尔赶紧说:“糟糕,这一定是我太太把烤羊腿弄翻在地上了……幸好我们还有土豆泥。”就在…  相似文献   

7.
<正>从2006年由全智贤出演的《雏菊》,到冯骥才先生笔下《最后的凡·高》,再到2010年由安德鲁·哈顿指导的《凡·高:画语人生》,以及两部奥斯卡金像奖影片《凡·高传》和《午夜巴黎》所提及的画作,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文森特·威廉·凡·高不仅是一位以明亮鲜活的色彩吸引了全世界目光的天才画家,他谜一般的传奇人生也成为一种文化现象。这位天赋异禀、卓尔不群的自我怀疑大师以《星月夜》《向日葵》等画作闻名,以和三个女人纠结的爱情故事疯狂,以无法治愈的精神疾病在美丽的法国瓦兹河畔结束了自己仅37岁的年轻生命。  相似文献   

8.
斯万艳史     
奥斯卡金像奖获得者福尔克尔·施勒恩多夫执导由马塞尔·普鲁斯特小说改编的电影《斯万艳史》尽管评论家提出了某些反对意见,这部影片还·是受到了观众的欢迎。在影片首次上映的一周内有10万以上巴  相似文献   

9.
瑞典杰出的电影导演英马尔·伯格曼是当代最有影响的导演之一,他在30余年里导演的一系列情节复杂、寓意深刻的影片使其声誉日隆,遐迩闻名.他的影片均为自编自导,通过描写人与人、人与上帝之间的关系探讨道德问题,具有十分独特的风格,堪称一代大师。英马尔·伯格曼于1918年7月14日出生在瑞典的乌普萨拉,父亲是路德教派牧师,他在极其严格  相似文献   

10.
第一台升降机是何时建造的据历史资料记载,世界上第一台升降机是1743年由法国国王路易十五(1710—1774年)出于秘密需要在凡尔赛宫建造的。这位国王利用这台升降机将自己的卧室与在一层的他的情妇德·沙托鲁的卧室相连通,以便于约会。升降机的座舱在王宫外...  相似文献   

11.
巴黎时间2月25日20时,中国圆明园流失文物“12生肖兽首”的鼠首和兔首铜像分别以1400万欧元的高价被神秘人电话拍走。 2008年7月,法国佳士得拍卖行发布公报,将于2009年2月举办“伊夫·圣洛朗与皮埃尔·贝尔热珍藏”专场拍卖会,拍品包括在战争期间被英法联军劫掠并流失海外多年的中国圆明园流失文物鼠首和兔首铜像。  相似文献   

12.
留法一年     
我原是北京171中学的学生。1999年被中国教育部选送到法国交流学习。登上飞机12小时后,我抵巴黎戴高乐机场。我被安排在一个生活宽裕的法国志愿者家中,他们有一套独处且宽敞的住宅。家庭成员由男、女主人和他们住校的一女一子组成。他们全家对我像亲人一样友好。在我即将回国前,女主人动情地说:“你在这里的一年,使我的家庭充满了欢乐。”她的话让我流下了眼泪。至今我仍保持着与法国妈妈的联系。开学第一天,法国妈妈开车送我到校,她将我介绍给校长和班主任。学校全称查理·戴高乐欧洲中学,是以法国前总统查理·戴高乐将军的名字命名的,…  相似文献   

13.
陆家齐  苏音 《世界文化》2007,(12):33-33
安德烈·德尔·萨托是佛罗伦萨的画家,他的绰号“德尔·萨托”是“裁缝”的意思,他的父亲是裁缝。从1518年到1519年,萨托在法国为弗兰西斯一世工作,除此之外,他基本上都在佛罗伦萨度过。在那里,他作为16世纪初叶的画家,和巴尔托洛梅奥一起,成为引领当时画坛的人物,作的作品主要题材是宗教画,包括一系列壁画;他最著名的祭坛画《圣母和弹竖琴者》,其庄严优美可与拉斐尔媲美。可惜他的绘画缺乏活力和深度,否则,他可以跻身于绘画大师之列,艺术史家兼画家瓦萨里认为这一点与他的妻子有关。  相似文献   

14.
李萌萌 《世界文化》2014,(10):19-23
新浪潮的缘起缘灭 法国巴黎自欧洲资产阶级革命以来,一直是以世界文化和艺术的中心而自居,法国人也是以激情和浪漫闻名于世。电影艺术的两位开山鼻祖卢米埃尔和梅里爱都是法国人,所以在现代主义电影思潮中法国艺术家表现得比其他人更有特色、更激进、更浪漫。20世纪20年代风行欧洲影坛的先锋派电影即以巴黎为中心。20世纪30年代法国出现了用人性和人道主义思想去表现下层小人物的命运和他们与社会抗争的影片。这类影片内容真实、情节动人,常常含有一种“淡淡的哀愁”,有一定的戏剧感染力,这类影片被称为“诗意现实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雷诺阿等一批优秀导演为了躲避战火去好莱坞工作。战后较长一段时间,法国电影界在好莱坞的强烈竞争和意大利电影的巨大影响面前,只满足于对原有传统的沿袭,在内容形式和生产体制上都没有什么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5.
亚历克·吉尼斯爵士是英国电影界一名才华横溢的性格演员,他在影片《吉诃德神父》中扮演主角吉诃德。影片中,他与一个共产主义者(由利奥·麦克恩扮演)结伴周游西班牙。一天.亚历克向作者戴·卢因谈起他为什么起初拒绝扮演吉诃德。  相似文献   

16.
那是1825年,整个开罗在沸腾。当时,统治苏丹的埃及地方长官慕克·贝将两只长颈鹿作为礼物赠送给埃及总督穆罕默德·阿里·帕夏。没有谁比法国总领事贝尔纳迪诺·德鲁韦蒂更兴奋的了。当长颈鹿被送到开罗时,他便抓住了这一机会。他知道,埃及的君主们历来有将巨兽赠送给别国君主以表示敬意的传统。德鲁韦蒂当即提出将来自苏丹的两只长颈鹿之一赠献给法国国王查理十世。这将是一件特殊的礼物,因为在法国,人们还从未见过长颈鹿。穆罕默德·阿里·帕夏立即应允了。但是,接着出现了如何将长颈鹿运往法国的问题。德鲁韦蒂  相似文献   

17.
5月16日上午,法国总理夫人安娜·玛丽·拉法兰女士一行抵达“巴黎中国文化中心”,观看以“多彩的中国”为主题的《贵州少数民族服饰展》。拉法兰夫人将随同参观的法国政要夫人们分别介绍给迎候的吴建民大使夫妇和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侯湘华主任。来宾有法国合作与法语区事务部长夫人玛丽·皮埃尔·维尔特泽女士、法国交通与海洋部长夫人玛尔迪娜·布斯露女士、法国外交国务秘书(部长级)夫人丝黛法妮·慕斯丽耶女士,还有法国航空航天局局长夫人及阿尔斯通公司、法国奢侈品集团、达勒兹集团和法国保险业联合会等几大企业总裁的夫人。这次意义特殊…  相似文献   

18.
正威尔·赖特在他对通俗西部片颇有影响的研究《六响枪和社会》(1975年)一书中讨论了西部片的神话特性和结构。赖特在书中归纳了西部片中的四种基本情节,分别是:经典、复仇、过渡和职业。所谓"经典"情节,就是指西部游侠路见不平,拔枪相助。助人者与被助者并无利益往来,仅仅是作为一种崇高的道德实践。而作为经典情节的影片就是1953年上映的《原野奇侠》(Shane)。这是由派拉蒙出品,乔治·斯蒂文斯执导,艾伦·拉德、琪恩·亚瑟、凡·赫夫林等主演的电影。  相似文献   

19.
第一次知道王光利是9年前,那时他还不算专业导演,凭借对电影的一腔热情,他拍着那些充满探索的实验影片。后来断断续续知道他的某部作品得了国际上的奖,却一直也没有找来看看。2001年一部叫《横竖横》的影片使王光利被观众真正地熟知了。这位从未受过电影专业训练的导演竟然是用一种非常态的方式拍摄了一部非常态的影片。 《横竖横》在下述几方面都创下国产影片纪录。首先,其投资只80万元人民币,创近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投资最低纪录;其次,该片可谓中国第一部完全真实的“真实电影”,影片是由真正的下岗职工演自己的生活;再者,除了对“演电影”一无所知的6位下岗职工外,影片没有聘专业演员;整个拍片过程完全采用实景拍摄,省去了布景、灯光、道具、服装,不使用轨道车、升降机、稳定器,大部分镜头是肩扛摄影机完成的,摄制组只保留了导演、摄影和录音3个人,仅12天就完成了拍摄。影片中没有特别创作的音乐,只选择性地保国了客观音乐;人物对白完全采用上海方言,这一切都构成了影片强烈的纪实风格。 拍片时,“演员”不用看剧本,不用背台词,也不知道每天将拍摄哪些镜头,早上由导演筒要地说明要拍摄的场景,“演员”只要回忆当初发生的事情.寻找回到过去的感觉,进人状态后便...  相似文献   

20.
维克多·雨果1802年2月26日生于贝桑松,1885年5月22日死于巴黎,殁于其妻子儿女和情妇朱丽叶·德鲁埃之后,可谓长寿。2000年晚秋。在一次纪念法国民众诗人雅克·普莱维尔的系列文艺活动后,法国驻华大使彼埃尔·毛磊先生提议在北京外国语大学筹备雨果200周年华诞纪念大会。于是,承担这一使命,我专程赴法国联络有关事宜。在巴黎,我和董纯受到法国外交部负责对外文化交流的伊沃·马班先生的热情款待,他爽快地答应提供全面资助,并嘱咐纪念雨果应强调其作品的现实意义,即文学艺术与文学的社会性并重,尤其是要联系雨果当年的预见在现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