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郊地区初中生课外阅读兴趣低、阅读量少,课外阅读的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师可通过补充资料、创设情境、调动感官、模拟剧情等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实现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通过悬念的制造,情境的创设,激起学生体验的欲望和探究的欲望.我们在课外阅读指导中,要重视学生的这种阅读期待,利用各种情境创设,转变学生"要我读"为"我想读""我要读"的心态.  相似文献   

3.
课外阅读的指导应该从兴趣入手,使学生乐读,重视阅读方法的传授,教学生善读,同时还要创设条件,让学生多读。一、兴趣入手,使学生乐读激发主体的阅读兴趣,是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的重要前提。实践中不妨尝试多管齐下:  相似文献   

4.
蒋勇 《学子》2014,(10):40-40
一、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要诱发学生阅读的动机,激发阅读兴趣,就要让学生明确目标,从而让学生的阅读思维在所创设的问题情境中活动,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比如,单元阅读教学时,教师可先简介该单元的阅读知识与要求,提出本单元课文的特色、重点,概括本单元讲读和自读的阅读目标,唤起他们获取新知识的欲望。又如,在单篇课文教学时,可用短小的故事,或名言佳句,或直接用实物,把学生引入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6,(47):51-52
新课程标准规定,小学生六年的课外阅读量不得少于145万字。课外阅读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学习的重要补充和辅助形式。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有效性,要给学生创造阅读条件,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掌握课外阅读的方法,引导学生"读好书"。  相似文献   

6.
作家茅盾曾说过:"课堂上就那么薄薄的几本课本,谈不到多,要大力开展课外阅读、假期阅读。"20世纪美国雕塑家考尔德说:"仅次于选择益友的,就是选择好书。"阅读的艺术就在于知道什么书值得读和怎么读。教会学生选择读物,是学生终身受益的一件事。一、初中生课外阅读的意义1.对学生进行课外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课外阅读伴随学生健康成长。自主课外阅读能力强调"自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自主选择阅读内容,  相似文献   

7.
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我们要进一步引导他们不仅爱读,而且会读,要读得更好更有收效.鼓励学生课外阅读,指导课外阅读,并且及时检查.是为了激发学生持久的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把该项活动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8.
1.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兴趣在科学课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以教材为载体,创设问题情境,激发阅读的兴趣。在阅读之前,教师适当地创设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情境,可以诱发和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主动阅读的能  相似文献   

9.
陈冬英 《黑河教育》2014,(12):29-29
正《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整本书。"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指导学生阅读方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书香伴随学生健康成长。一、让学生想阅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  相似文献   

10.
陈温琴 《英语教师》2023,(15):162-165
分析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及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现状,提出教学理念陈旧,学生比较被动;教学方法单一,无法激发学生兴趣;阅读引导不够,缺少自主阅读等问题。结合实例,探究培养初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即借助课前预习,培养自读意识;创设教学情境,激发阅读兴趣;创新教学模式,激活阅读体验;传授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开展阅读活动,感受阅读乐趣;开展课外阅读,培养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11.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对提高学生的听、写、读、写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主动去阅读,在引导学生做好课内阅读的同时,引导学生去自主拓展课外阅读。通过多措并举,发挥学生在语文阅读中的主体能动性。  相似文献   

12.
周颜 《时代教育》2010,(7):242-242
"同伴阅读"简单地说,就是两个读书兴趣相投的学生共同读一本好书.低年级学生不再把课外阅读当作是一项任务,而是把课外阅读融进了自己的学习生活."我在阅读,我很快乐",课外"悦"读成了他们精神欢悦的源泉.  相似文献   

13.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那么如何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引领学生阅读经典名著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精心设计教案,为精彩课堂打下基础课外阅读课,不同于一般的语文课。一般的语文课以课文为主线,抓住文本内容进行读、悟和情感体验。但课外阅读课的空间较大,学生可以自由  相似文献   

14.
常言道:没有阅读就没有语文课。既然阅读在整个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这么重要。那么,怎样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一.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由被动地"要我读"到主动地"我要读"1、结合课文教学,由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扩张。例如:①学过了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生命的意义》之后,要求学生课外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②学鲁迅的《孔乙己》,可向学生推荐《狂人日记》、《阿Q正传》。这种延伸性的阅读,不仅巩固了课内知识,而且扩大了知识面,有利  相似文献   

15.
浅谈小学生课外阅读动机的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九义”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试用修订版 )明确提出课外阅读的具体目标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五年制不少于 1 0 0万字 ,六年制不少于 1 5 0万字。”完成课外阅读的主渠道在课外。在课外阅读活动中 ,语文教师的任务就是要立足学生的发展 ,积极创造条件 ,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动机 ,指导学生多读书 ,读好书、养成健康的阅读情趣 ,提高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 ,使学生“得法于课内 ,得益于课外”。一、创设情境 ,激活读书需要。营造浓郁的课外阅读氛围 ,对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激发 ,小学生潜意识中读书需要的激活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学生思考的前提是了解文章内容,而对内容的了解,读是最快捷、最方便的办法。可见,"读"是初中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本文分别从情境创设、加强对学生阅读技巧的指导、加强学生课外阅读、通过问题设置吸引学生阅读兴趣等四个方面对现阶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有益的延伸和补充。一、从学生的兴趣入手,使学生想读激发小学生对课外读物的兴趣,使他们怀着浓厚的兴趣,把课外阅读当成一种渴求性的自觉行为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正学习语文,"三分靠课内,七分靠课外"。《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认为很有必要引导学生走进课外阅读,来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呢?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9.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引领学生读好的书,引燃学生读书的热情,使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这是我们语文老师需要努力的方向。指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有利于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健全的人格,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小学高年级学生有自己的阅读兴趣和特点,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中,教师要营造课外阅读的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对阅读内容和阅读方法进行指导,切实提高他们课外阅读的能力,为学生最终成为高素质的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课外阅读的指导应该从兴趣入手,使学生乐读,重视阅读方法的传授,教学生善读,同时还要创设条件,让学生多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