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屏性”电子出版物,突破了传统二维阅读的限制,突出了屏幕的特色,它利用现代化的技术,全方位调动人的多种感官体验,使人在阅读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阅读的多维体验以及科技进步带来的便利.当然,这种出版物要获得读者的广泛认可,不仅仅在于高超的设计水平,还要出版者结合传统出版物特征,从读者的基本需求出发,了解读者阅读体验所承载的信息传递功能.  相似文献   

2.
王珏 《编辑之友》2015,(9):94-96
以读者为中心的数字交互书籍设计研究,在对读者、设计者、开发者分别作出相应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综合交互设计、书籍设计理论和数字媒体理论,对这种新兴出版物的设计思想和方法进行论证,探讨新兴媒介中传统阅读模式和设计模式的传承和革新,并力求使读者在数字交互中,探索书籍阅读的最佳效果和体验.  相似文献   

3.
传统纸质出版物借助增强现实技术(AR)实现多媒体内容扩展,以"平面+3D"的立体化、交互式阅读为读者带来沉浸体验,并孕育了新的商业模式。而目前出版单位多媒体内容资源不足、增强现实技术实现的复杂性、读者阅读方式和阅读需求的变化等因素影响制约着传统出版物AR应用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增强现实出版是数字出版发展的新方向,与传统出版物相比,其更易为用户提供沉浸式阅读体验.文章重点探讨了沉浸阅读产生的条件,并从多感官刺激、交互式挑战、叙事模式以及环境创设等方面进行增强现实出版物设计研究,认为出版企业应加强对增强现实技术的理解和应用,以沉浸视角来设计增强现实出版物,提高用户的阅读质量.  相似文献   

5.
增强现实出版是数字出版发展的新方向,与传统出版物相比,其更易为用户提供沉浸式阅读体验.文章重点探讨了沉浸阅读产生的条件,并从多感官刺激、交互式挑战、叙事模式以及环境创设等方面进行增强现实出版物设计研究,认为出版企业应加强对增强现实技术的理解和应用,以沉浸视角来设计增强现实出版物,提高用户的阅读质量.  相似文献   

6.
增强现实(AR)技术已受到各行各业诸多关注,在出版业则可用其打造独特的阅读体验,改善传统出版内容固定、难以与读者互动、多媒体分散注意力等问题.因此,增强现实出版物有望结合“数字”和“纸质”两种内容呈现模式的优势,即在不破坏阅读流畅感的同时增加身临其境的浸入感和体验感.本文从AR应用工具Layar的发展历史、产品定位、核心功能和商业模式等方面来分析它怎样通过创造性地应用AR技术来实现出版印刷的变革,从而给予出版业更广阔的发展思路,同时也为阅读者带来更丰富的阅读体验.  相似文献   

7.
数字出版时代虚拟现实(VR)技术与图书的碰撞让内容与增值服务充分融合,突破了传统出版的规制与界限.通过这一技术,读者(用户)可与终端实现有机互动,真实地体验虚拟空间,也可以在虚拟中感受现实的存在.然而,在这种现实与虚拟共生的状态中,编辑除了出版一个又一个精致、流畅的数字产品,为读者(用户)带来美好体验,还应该从深层次进行思考,如何在数字出版时代更有效地把控虚拟现实(VR)技术,而不是陷入虚拟的循环之中.  相似文献   

8.
随着数字阅读终端的普及和智能化,用户对于数字出版物的阅读视觉体验日益重视.文章提出可以通过开展数字出版物渲染以提升用户阅读视觉体验,并从技术与实践两个方面探讨其可行性,提出开展数字出版物渲染的初步思路.  相似文献   

9.
内容质量是出版物的生命线,数字化浪潮带来的数字出版产业大发展在给消费者带来全新阅读体验的同时,也给数字出版物的内容质量把控带来了严峻挑战.本文针对目前数字出版物的内容质量现状及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希望能为数字编辑或从事数字出版质量管理的行业人员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数字媒介技术发展为读者带来新的阅读场景与体验,同时助推数字化社交阅读现象的出现。与传统个体化阅读模式不同,数字化社交阅读是以社群为纽带的观点分享和情感体验过程。当阅读由认知收获转向情感彰显,且以社群作为其关系延伸的具象化呈现,极易导致阅读重点由内容转向形式。这种转向解构了阅读原本的公共属性,进而引发数字阅读的诸多问题。面对数字化社交阅读背后的社群兴起,如何从形式维度重新探寻阅读公共性的重构路径,促成数字时代阅读的公共参与及读者内在情感的满足,实现数字阅读可持续发展,成为推进全民阅读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1.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出版已进入一个产品数字化、业态多元化的全媒体时代.出版载体正在从传统的纸质、磁带、光盘向专业数据库、交互电子书、电子书包等全媒体出版形态转变,流通渠道正在从传统的有形书店物理流通向互联网、通讯网及电视网络为主体的数字化信息流通转变,这一切正在冲击着传统出版产业.在我们无法抗拒的数字出版时代,作为传统出版业的编辑如何在"科技"与"出版"融合的时代背景下,重新定位编辑角色和出版意识,成为我们的新课题. 传统的出版业多以图书、期刊、报纸、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等有形的实物作为出版物的呈现形态,出版产业链还停留在以出版物生产加工、物流配送和店面零售为主体的产业格局;面对以内容数字化为基础的数字出版时代的到来,出版的表现形态已从单一的内容获取的有形表现转向了依托于科技进步带来的更多元的阅读需求,在满足读者基本的内容阅读需求的基础上,更多地为读者提供内容的多元阅读体验,从传统单一的文、图、声、视的时代进入一个全媒介融合的时代,呈现多元化发展;从单一的实物出版物获取内容的时代进入一个更加绚丽多彩的"云出版"创意时代,在大幅降低出版时空成本的基础上,实现内容创意的新增值,更好地利用科技带给读者全新的内容体验.  相似文献   

12.
移动互联环境下,用户的数字阅读行为日益普遍,沉浸式互动体验传播也因此有了新的用武之地.沉浸式体验理论和沉浸式传播理论为沉浸式互动体验传播在数字阅读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沉浸式互动体验传播可以提升读者的阅读审美体验,增大读者对数字阅读产品的接受程度,强化作品的教育引导功能.然而,沉浸式传播技术的更新、传播形态与作品内容的契合、对读者阅读心理的满足才能保障数字阅读产业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3.
出版文化产业具有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双重价值属性.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数字阅读的浪潮,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读者从核心内容、关系网络、品牌价值三方面全面参与数字出版的生产、消费过程,实现数字出版中出版方与消费者的价值共创互动.在价值共创的视角下,读者全面参与数字出版经济层面与文化层面的价值转化,在生产与消费领域都重塑数字出版双重价值,推动了数字出版物交换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统一,推动了出版企业经济效益与市场评价的统一,推动了出版行业生产与市场需求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杨萦子 《出版参考》2011,(34):20-21
近几年,传统的出版业正在向数字出版转变,通过更多的方式使读者从中获取信息,iPad的出现,给传统出版业带来了新鲜的血液,给数字出版带来了新的前景,读者的阅读体验也正在发生着改变。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传统的出版业正在向数字出版转变,通过更多的方式使读者从中获取信息,iPad的出现,给传统出版业带来了新鲜的血液,给数字出版带来了新的前景,读者的阅读体验也正在发生着改变。  相似文献   

16.
人工智能技术给图书馆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加持下,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服务给读者带来了不一样的体验。本文主要分析了人工智能带给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服务的影响,探究如何在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服务中准确具体应用人工智能技术。  相似文献   

17.
比较数字阅读时代的三种终端设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多数读者而言,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最直观的不同,就是阅读介质的不同。传统出版物往往以纸为介质,而数字出版物绝不会以纸为介质-它往往依靠多种电子平台、移动终端向读者提供信息。正是因为这点显著的不同,笔者认为从传播介质(即终端阅读设备)的角度来探析如今的数字化阅读消费,不失为一个办法。传播介质的不同,使得数字出版物具有信息量大、更新快、交互性强等传统出版物不具备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在数字阅读逐步发展的今天,人们的阅读方式与阅读习惯都在潜移默化地进行着改变与重塑.社会化媒体的出现不仅加速了这种改变,而且借助其自身的社会化特性赋予了数字阅读更丰富的文本内容与展现形态.文章试图将读者进行数字阅读的基本诉求放置在社会化媒体的视野下,探讨社会化媒体的介入给数字阅读带来的从阅读内容到阅读目的再到阅读体验的再思考,找寻社会化媒体给数字阅读带来的新的发力点.  相似文献   

19.
比较数字阅读时代的三种终端设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多数读者而言,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最直观的不同,就是阅读介质的不同。传统出版物往往以纸为介质,而数字出版物绝不会以纸为介质——它往往依靠  相似文献   

20.
吕欣  郑蔚琦 《出版广角》2017,(24):14-16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媒体受众的审美趣味、消费习惯以及消费场景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出版业正迎来一场全产业链的深刻变革.AR等数字技术不断介入纸质出版物的媒介符号形体、内容形态乃至叙述方式,传统出版业的生态体不断涌现数字科技的基因,AR技术成为推动产业变革的一个重要赋能者.文章从《奇幻之书》等AR图书实际案例分析入手,以技术特征、艺术语言、信息呈现、人机交互方式等为研究视角,对AR图书所带来的全新阅读体验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