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请同学们齐读屏幕上的诗句。生读:《鹿柴》: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鸟鸣涧》: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师:同学们读的时候有什么发现? 生:诗句中都有“山”。师:不错,都写到山,而且山的前后都有一个“空”字。这位喜用“空山”意象的诗人就是盛唐山水诗人王维。今天我们欣赏他的另一首有“空山”的山水名篇《山居秋暝》,看看他又为我们创造了怎样一种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2.
太仓王时敏,子孙众多而贤,其颛庵、麓台二孙尤为钟爱。康熙庚戌,俱以弱冠试捷南宫,泥金之报叠至。适吴伟业在座,戏曰:“彼苍天者,当是君家门下清客耶?”王骇问云何。吴曰:“善探主人所欲而巧于趋奉、事事如意者,清客也。今日之天无乃近是。”王不觉莞尔。(改写自清·钮琇《觚(?)续编·卷一》)  相似文献   

3.
鲁迅有一次和朋友聊天,说到古时候的一些清客为人帮闲,还亏他们真有两下帮闲的本事时,举了一个诗坛轶话:有一个人约朋友开诗酒之会,并带头吟诗:“柳絮飞来片片红”。柳絮是白的,明明是“柳絮飞来片片白”怎么能说“片片红”呢?一阵哄堂大笑,弄得他窘态百出,下不了台。这时,旁边有位清客很为那人抱不平,他说,这句诗实在作得好,而且还有出典呢。他提笔就在前面加上三句,凑成一首完整的诗:“廿西桥畔廿四风,凭栏犹忆旧江东。夕阳返照桃花坞,柳絮飞来片片红。”这诗是说在扬州廿四桥畔,夕阳照在桃花坞上,红光四射,柳絮顺风飞来,像落霞一样,片片…  相似文献   

4.
《红楼梦》第十七至十八回的回目是:“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这两回的前半部分文字主要写大观园建成后贾政、贾宝玉与众清客游园、题对额的事。笔者认为:从这些文字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贾政的“严父”形象和众清客的附庸风雅;而且还可以悟出:贾政耐心、宽容地激励、启  相似文献   

5.
作文招招鲜     
本期第一招: 欲知后事如何“于是二人起身,算还酒钱。方欲走时.忽听得后面有人叫道: ‘雨村兄恭喜了!特来报个喜信的。’雨村忙回头看时,——要知是谁,且听下回分解。”这是《红楼梦》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的最后一段。“祖师道: ‘……与你起个法名叫做‘孙悟空’,好么?’猴王笑道:‘好!好!好!自今就叫做孙悟空也!’正是鸿蒙初辟原无姓,打破顽空须悟空。毕竟不知向后修些什么道果.且听下回分解。”这是《西游记》第一回“灵根育孕源流山,心性修持大道生”的最后一段。古人写章回小说,每到一章一回的结尾.便有这么两旬: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相似文献   

6.
说谎桥     
老虎把虎山的小动物都吃光了。他听说兔山满山遍野都是兔子,就选了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去兔山。兔山前面有座桥,只要过了桥,老虎就到兔山了。这时,一只黄鹂飞了过来,问老虎:“老虎先生,你是不是去兔山抓兔子吃啊?”“哪里,哪里,我和兔子是好  相似文献   

7.
人生如品茶     
几年前,当我写《三毛传》时,相当喜欢三毛的一句话“阿拉伯人饮茶必饮三道。第一道苦若生命,第二道甜似爱情,第三道淡如微风。”我当时觉得这种感悟与禅宗的“见山”、“见水”有相通之处,颇耐回味。我又好茶,就一直记得这个比喻。在东京,每天打工之后,也总要泡上一杯酽酽的茶,看着袅袅上升的水汽,氤氲茶香绕鼻,紧缩的心也会慢慢舒展开来……后来认识了武井妈妈,喝茶便由一个人变成二人,她常常带些精美的小点心来,我们便一起吃“午茶”。每天,都聊得很多。一天,她泡了一壶极浓的煎茶,我先吃了一口又香又甜的栗羊羹,啜了一口深绿的茶,哇!好苦…  相似文献   

8.
我最喜欢我的作文老师。他第一次上课时,自我介绍道:“我姓陶,名华山。不过,大家都喜欢叫我‘桃花山’。”逗得我们哈哈大笑。我们的每节作文课都充满了欢乐。写得不好时,他鼓励大家:“别泄气,再来!”我们写得  相似文献   

9.
小时候我看《红楼梦》是跳着看的,跳过的总是那些诗文、对联、灯谜之类的。等到学会品读的时候,我才知道曾经错过了怎样的一段景致。读“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一回,我突然感悟到,这岂不是一篇很好的文学讲义?宝玉在大观园,在他的父亲面前初展才情,一批清客在旁捧场迎合,无论是宝玉对众人的批驳,还是众清客对他的赞语,都是极好的文学点评。宝玉将“泻玉”贬为“粗俗不雅”而写作“沁芳”,将犯了正名的“杏花村”改作“稻香村”,诸如此类,宝玉和众人的那番理论,其实便是作者的文学审美观,让人们从中得到点拨。更让我叫好叫绝的是…  相似文献   

10.
一、“文以载道”与“道以帅文” 前几年出现了“德育渗透”这个词儿,有不少语文老师认为语文教材都是精选的有定评的好文章,只要把这些文章讲好,德育就贯穿其中了,即所谓“文”讲好了,“道”自然就出来了;硬要来个“渗透”,岂不又要回到贴标签的老路上去吗?这话乍一听好像觉得很有道理,仔细一推敲,又产生了疑问:“立言,所以明道也”,文以载道是毫无疑义的,但能不能把这个原则用  相似文献   

11.
笑话一箩筐     
做事母亲说:“今天能完成的事,不要留到明天。”儿子道:“好吧,把刚才的蛋糕给我,我今天都吃光了吧。”  相似文献   

12.
人生如品茶     
几年前,当我写《三毛传》时,相当喜欢三毛的一句话“阿拉伯人饮茶必饮三道。第一道苦若生命,第二道甜似爱情,第三道淡如微风。“我当时觉得这种感悟与禅宗的“见山”、“见水”有相通之处,颇耐回味。我又好茶,就一直记得这个比喻。  相似文献   

13.
張志公在《漫談語文教学》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話: 《醉翁亭記》开头第一句是:“环滁昔山也”。我叫一个学生解释这句話的意思,他說:“滁州周圍都是山,”我問他哪一个字的意思是“四周”,为什么“环滁”就是“滁州周圍”,他回答不出……这說明他对“环”字沒有理解好。这种情形对于过字关是不利的,应当改变。这段話,給了我很大的启示。过  相似文献   

14.
会稽一词,出自多本先秦古籍,《管子·封禅篇》禹封太山,禅会稽”;《墨子·节葬下》:“禹东教九夷,道死,葬会稽之山”;《国语·鲁语下》:“昔禹致群神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先秦古籍提到的与禹有关的古会稽山到底在哪里?史学界历来都有争论,直到现在还没有统一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1957年,毛泽东邀请诗人臧克家谈诗。臧克家提到毛泽东的词《念奴娇·雪》,问道:“‘原驰腊象’的‘腊’怎么讲?”毛泽东和蔼地反问道:“你看应该怎样讲?”臧克家说:“如果作蜡烛的‘蜡’,比较好讲,而且‘原驰蜡象’也与上句的‘山舞银蛇’正好对应。而原来作腊月的‘腊’就有点费解。”毛泽东点点头说:“好,你就替我改过来!”毛主席的“一字师”@周洪林  相似文献   

16.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郾播放关于黄山、泰山的录像带。配乐另解说。(创设情景,给学生以美的感受,激发求知欲与探索欲)2郾谁还去过哪些山?他们都是什么样子?你能画出简图吗?(学生动笔画一画,既增加兴趣又加深对“山”形的理解)3郾师画出“山”的简图。(课件出示)今天,丁丁和冬冬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想认识他吗?一扮演“山”的学生出来与众学生见面,相互问候,引出“山”。山:嗨,大家好,我是山,我有许多老朋友,我把它们介绍给你们好吗?穿“峰、峡、岛、岩、岭”服饰的同学和大家见面。4郾说出带山字旁的熟字。(由旧知引出新知,为学习以下…  相似文献   

17.
奶油八爪     
一日政治课,老师朝我们脑子里灌水:“成绩好不一定品德好,品德好比成绩好要重要得多……有些同学成绩十分优秀……”“就像我!”孙斐然插话道。“门门100分,”政治老师装作没听见,“考试全校第一……”“就像我!”孙斐然又插话。我们笑。政治老师话音一沉,冷笑道:“可他心理变态!”班上一阵爆笑,笑死笑昏者不计其数。孙斐然道:“好笑个啥,不是变性就好!”当是时,30辆救护车和几辆殡仪车在等着拉生意……D奶油八爪!546600$广西荔浦县民族中学056班@张选丞  相似文献   

18.
道路指地面上供人或车马通行的部分,这个词出现较早。《周礼·夏官》:“司险掌九州之图,以周知其山林川泽之阻,而达其道路。”古代表示“道路”的词常见的有: 《说文》:“道,所行道也。”徐承庆注:“道,人所行也。”《尔雅·释宫》:“一达谓之道。”本义是道路。《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史记·陈涉世家》:“会天大雨,  相似文献   

19.
学习语言,标点不可小瞧。句中标点的有无,常常导致句子意义的不同。我国民间关于标点符号的趣事就很多。例如明朝年间,江南才子祝枝山就曾巧玩标点符号奚落一财主。故事是这样的:有一年除夕,一位财主请他题写对联。祝枝山写道:“明年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财主看了大恼,原来他是这样断句的:“明年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他怒责祝枝山。祝枝山却笑着说:“怎么不吉利呢?那是你读得不对。”于是他读道:“明年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财主被捉弄得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还得连声说写得好。汉语如此,英语…  相似文献   

20.
开心词典     
六个大钟一位旅客指着火车站候车室里的六个大钟问列车员:“你们这里六个大钟指着的时间都不一样,这是什么意思?”列车员泰然地回答道:“要是所指的时间都一样,那还要挂出六个钟来么?”安全带空中小姐用和谐悦耳的声音对旅客命令道:“赶快把安全带系好。”所有的旅客都按照空中小姐的吩咐做了。过了5分钟后,空中小姐用比前次还优美的声音命令道:“再把安全带系紧一点吧,很不幸,我们飞机上忘了带食品。”客机翻跟斗飞行中的客机突然严重倾斜,而后在空中翻了个跟斗方才恢复正常。座舱中的乘客惊慌失措,大声喧哗。这时一空中小姐从驾驶舱走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