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认为,马克思从来没有也不可能在一般意义上绝对排斥和否定历史哲学及其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他通过对历史的哲学反思,力求在整体上、深层次上探寻历史的本质及其进程的内在规律,就必然要确立和建构自己的历史哲学。作者指出,马克思的历史哲学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南,把以物质资料生产为中轴的人的历史活动引进了历史哲学,在历史哲学领域内实现了从内容到形式的划时代的变革,使历史哲学获得自身存在的科学形态。  相似文献   

2.
历史是联结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桥梁。我国人文历史悠久,历史知识和历史教育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重视。但今天,学生学了世界历史,学了中国历史,却不能真正了解历史的教育功能,学生成了教材的奴隶,学习历史的目的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审视我们以往的中学教育,往往过多地注重知识教育、学科能力和思维的培养,忽视了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3.
历史教学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最终传承中国文化的意义。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历史意识,从历史的角度去分析、评价和解决问题。文章主要阐述历史意识的内涵,分析了历史教学历史意识培养现状,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历史教学中的历史意识树立方法。  相似文献   

4.
波普尔是20世纪著名的历史哲学家,在历史认识论方面,他解答了历史学的性质;提出了历史学的任务——解释和描述;指出了历史学的选择性和历史认识的相对性;阐述了历史的客观性和历史意义。波普尔的历史认识论内涵丰富,既有不少有益的见解,也有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5.
历史概念是人们在认识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基础上抽象概括而成的,它揭示了历史现象的本质,是人们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的本质和内部联系的认识。在表述历史概念时,既要体现历史事物的时、地、人和事的核心内容,又要揭示历史事物的性质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萨林斯的《历史之岛》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来认识和理解夏威夷群岛土著的历史和文化,这就是结构的历史人类学方法。萨林斯的历史人类学注重文化、社会主体的社会行动和文化秩序的象征物“结构”,其结构是一种历史人类学研究的分析工具。萨林斯的民族志是具有意义的结构性叙述文本,他用结构的方法构建了夏威夷土著社会的历史。萨林斯历史人类学具有后现代主义的一些特征。  相似文献   

7.
革命历史小说和新历史小说都是关于民国历史的虚构叙事,由于创作年代不同、叙事目的各异,两者所虚构的民国历史大相径庭.革命历史小说将民国历史革命化,其虚构因受革命历史的制约而着眼于党史中某些重大革命历史事件和重要革命历史人物的演绎;而新历史小说则摒弃了这种从革命角度虚构民国历史的唯一性,虚构游离于革命历史之外的"新历史".虽然其能指被冠以民国历史之名,但其所指只是个人化的叙述话语.虚构的民国历史从革命历史到"新历史",折射出当代历史小说处理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的关系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8.
沈文金 《考试周刊》2011,(36):166-167
波澜壮阔的历史大场面,吒咤风云的历史人物,扑朔迷离的历史事件,璀璨夺目的历史文化……这一切,都构成了绚丽多彩的历史画卷。历史虽然是昔日往事,但历史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和人类的智慧。所以,不乏形象、生动的画面。我就历史课的生动性作探索,浅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中学历史教学中 ,我们一直把历史教科书看得非常重要 ,认为历史教科书体现了中学历史学科的知识结构及其具体内容 ,是历史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基本凭借 ,学生进行历史学习的主要工具。这样认识历史教科书的作用 ,应该说是没有什么不妥 ,历史教科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和功能似乎没有必要再加讨论。但是 ,历史教科书毕竟只是中学历史科的教学用书 ,尽管其作用非常重要 ,却不能过分夸大。在中学历史教学不断改革和创新的今天 ,重新审视和检讨历史教科书的应有的作用 ,辩证地、正确地看待和处理历史教学与历史教科书的关系 ,仍是有必要的。在…  相似文献   

10.
历史影像资料能将部分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生动"再现",使学生对历史有个直观的了解。多媒体设备和网络资源在学校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为影像资料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应用提供了方便。历史影像资料应用于历史教学已然成为一种趋向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 2 0年来 ,我国普通中学历史课程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历史课程设置呈“螺旋式”排列 ;历史课时数的分配日趋合理 ;在设置历史必修课的基础上增设历史选修课 ;历史课程内容的编写呈多样化趋势 ,体现了“一纲多本”和“多纲多本”的要求 ;进行了历史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的研究和实验。这些改革使这一时期成为我国历史课程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并对 2 1世纪中学历史课程建设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2.
只有在克服黑格尔唯心主义历史辩证法和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形而上学的倾向、恢复马克思主义历史辩证法的基础上,才能重新认识恩格斯的历史合力论。在马克思主义历史辩证法的视野中,历史合力论是恩格斯借用合力定律对处于史前史阶段的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生动说明。历史合力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辩证法的辩证法、唯物论和历史性的统一,对研究和阐发历史辩证法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刘学章 《山东教育》2006,(10):43-44
《历史课程标准》对“知识与能力”的要求是:“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有人这样比喻:倘若历史是滚滚的长河,那么时间就是长河的里程碑;倘若无数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是一盘散乱的珠子,那么时间就是串起珠子的线索。可见,指导学生熟记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的时间,是学生牢固掌握历史知识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4.
历史评论是历史学科的特色之一。《历史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或重要历史人物作出比较全面的、科学的、客观的、实事求是的分析和评价。”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理论,对某些重大的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正确的思考与分析”。对历史评论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而评论式问答题是考查历史评论能力的最佳题型。为答好评论式问答题,我们在教学中进行了专门的训练,从中发现了一些问题,也总结出了一套解题方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历史是一门丰富多彩的学科,它几乎包括了从语文、数学、政治、经济等等各个方面的知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采用多种相互交叉的教学方法,本文介绍了作为一名优秀的历史教师,描述了用历史中的文学、历史课上的讨论、历史课上的提问和将历史画成一幅图几种方法进行历史教学的实践的具体方法和取得的良好的教学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6.
杨伟平 《新高考》2010,(3):41-42
历史概念是时间、空间、人物和事件的统一,历史时间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历史高考对历史时间的考查一直非常重视,仅2009年实施新课标的高考省份中,直接考查时间的试题就有11题,如果算上那些间接考查的就更多了。所以掌握好历史时间,对于我们掌握历史知识和高考备考都是非常重要的。那如何才能达到这样的目的呢?  相似文献   

17.
提升学生历史概念归纳能力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认知所学的历史知识,进而形成相关的历史概念,这是历史教学中很重要的一步。历史概念是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本质的反映,是历史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历史思维的细胞,学生只有在充分认识了该事件或现象的本质时,  相似文献   

18.
唐焕珍 《学周刊C版》2014,(3):139-139
历史是由很多精彩的细节和片段构成的。如果历史失去了这些重要的细节,就犹如失去了新鲜的血液和旺盛的生命力。笔者主要从历史细节在历史课堂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入手,对如何将历史细节运用在历史课堂中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希望为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9.
历史是由很多精彩的细节和片段构成的。如果历史失去了这些重要的细节,就犹如失去了新鲜的血液和旺盛的生命力。笔者主要从历史细节在历史课堂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入手,对如何将历史细节运用在历史课堂中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希望为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20.
学生们接触的历史知识和他们对历史的认识和思考,往往局限于历史课本。这样思维就会被固化,也没有探索历史的能力。本文结合实际,分析了将原生态的历史展现给学生,让他们自主思考历史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