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语义场理论与词块理论(一)语义场理论特里尔关于语义场理论的主要观点是:语言词汇中的词在语义上是互相联系的,它们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词汇系统,这个词汇系统是不稳定的,它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词只有在"语义场"中才有"意义"。语言中的某一些词可以在一个共同概念的支配下组成一个语义场,例如,在fruit这个共同的概念下有apple,orange,pear, grape,olive,mango等词构成一个语义场。  相似文献   

2.
卢青松  蔡庆 《考试周刊》2009,(43):201-202
语义场理论是关于词汇系统中词义分析的学说.是指在意义上相互关联的词组成的既完整又变化的词汇系统。语义场是由一个表示共同概念的上义词和一系列下义词组成,属于同一语义场的词之间的关系是不相容的.但又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并且有时是有层次的。根据语义场内各个词位之间的关系,语义场又分为各种类型。本文介绍了语义场的概念及内部结构,并指出了在英语词汇教学及阅读理解中,以期语义场理论能很好地运用于英语教学中。  相似文献   

3.
语义场理论与英语词汇学习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刘利华 《唐山学院学报》2004,17(3):73-74,90
语义场理论对语言词汇系统内部词汇语义的阐述及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对人类记忆词汇的研究表明,词汇语义上的联系形成了记忆中的联想网络,只要记住其中一个词,就能联想起其他词汇。运用语义场理论进行词汇教学,是帮助学生记忆外语词汇的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语义场理论是现代语义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成果,该理论认为一种语言所拥有的各个词不是彼此孤立地存在着,而是按一定的概念组成语义场;属于同一语义场的词彼此休戚相关,它们不仅在语义上相当,而且相互制约相互规定,作为语言系统的子系统,词汇系统内各词的价值都受其他词的影响.了解语义场的内涵及其特点,把语义场理论运用到英语词汇教学中有助于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5.
德国学特雷尔(J.Trier)的“语义场理论”(The Theory of Semantic Fields)认为,词在语义上互相联系,它们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词汇系统。这个系统很不稳定,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词与词之间的语义关系总是在不断地调整、变化的。  相似文献   

6.
一种语言词汇中的词在语义上是相互联系的,我们在考察时就应该把他们当作一个完整的系统来加以研究.语义场理论在现代汉语词汇研究上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运用语义场理论研究古汉语词汇依然有待进一步深入.论文意在对<尔雅·释乐>的语义分析做一个初步的尝试,以便人们更好地理解古词语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德国学者特雷尔(J.Trier)的“语义场理论”(TheTheoryofSemanticFields)认为,词在语义上互相联系,它们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词汇系统。这个系统很不稳定,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词与词之间的语义关系总是在不断地调整、变化的。既然如此,就只有通过分析、比较词与词的语义关系,才能确定词的真正涵义。词只有作为“整体中的一个部分”,才有它自己的“词义”,即是说,词只有在“语义场”中才有“意义”。英语中的功能词when便是一个很好的例证。when在上下文中充当疑问副词或关系副词的功能时,其词义均表示时间概念,译为“什么时候…  相似文献   

8.
同一个语义场中的词及它们的意义相互关联,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词汇系统。掌握了这种规律能使我们在维吾尔语学习中更轻松,更灵活。  相似文献   

9.
词在语言中并非孤立存在的,而是与语言中其他词汇构成错综复杂的关系,词义也往往因这样的关系而得到彰显。词汇也并非孤立地存储在大脑中的,而是按照一定的语义关系排列在语义场之中。语义场就是意义有关联的若干词出现在类似的语境中,或者说出现于同一个场(field)中。可见语义场里的词汇有着相同或相似的范畴概念,即有某种相似的语义概念。这些有着某种语义关联的词汇之间构成了一个语义网络(semantic network),每一个词都处于这样的一个网络之中,也正是这种关系网,一个词与其他词在语义上得以连接。从语义场理论、语义网络以及语义类型出发,探讨英语教学中语义网络构建对于词汇教学的重要性,并从语义类型出发,具体探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词汇学习策略。其中,探讨的七种语义网络关系有:近义关系、反义关系、上下义关系、多义关系、整体—部分关系、搭配关系以及联想关系。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6,(93):28-29
词汇场理论认为一种语言中的任意词项都属于某个词汇系统,没有词项能够单独存在,同种类的词汇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词汇场。而框架理论则认为每个词项的语义都可以刻画一个小的抽象的"场景",如果这个"场景"可以包括其他和这个词项在语义上相关的词项,这个"场景"就可以被称为这个词项的框架,词项之间是通过框架联系起来的。本文选取《孙子兵法》的两个英译本,用这两种理论对其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理论的结合及补充可以更好地指导汉语语篇英译,并为翻译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