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某些数学题目,表面上看它们的条件和结论各不相同,但认真加以分析,透过表面现象,挖掘本质属性,便会从中归纳出某些规律性的东西.当得到共性的结论后,便可以用这个共性结论去指导解决类似的题目.让我们先看下面一组题目:  相似文献   

2.
某些数学题目,表面上看它们的条件和结论各不相同,但认真加以分析,透过表面现象,挖掘本质属性,便会从中归纳出某些规律性的东西.当得到共性的结论后,便可以用这个共性结论去指导解决类似的题目.让我们先看下面一组题目:例1已知,如图△ABC中∠ABC的平分线和∠ACB的平分线交于D点,过D作BC的平行线交AB于E,交AC于F.求证:EF=EB FC.分析:此题是证明线段的和差问题,一般采用“截长法”或“补短法”,即在较长的线段上截取一条线段等于其中一短线段,证明余下的线段等于另一短线段;二是把两条短线段接补成一条线段,证明它等于长线段.这样把…  相似文献   

3.
在无数的物理习题中,有些题目,它们之间或者在形式上有可对比之处,或者在梯度上有递进关系.某些较容易问题的结论往往可以成为解决某些难度较大问题的起点和依据,如果我们善于在解题之后,归纳出带有共性的结论,并能灵活运用到相关问题情境之中,就能化生为熟,变难为易,巧妙解题.下面就以高中物理中常见的例子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4.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是学习的热点和难点.有许多题目,题型稍有变化,同学就感觉无从下手.其实,只要我们找到共性,巧用规律,问题便迎刃而解.下面,以完全非弹性碰撞为例,分析几类拓展应用.  相似文献   

5.
齐薇 《中学物理》2016,(1):29-30
学生在做物理习题时,面对新的题型往往会感到无从下手,思维上会被局限在某些知识点.这是因为他们不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能把新题型中的物理本质抽离出来,没法发现物理模型之间的共性.因此,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有效的习题训练,精讲例题,帮助学生通过对题目的比对分析,抽离本质,挖掘共性,来走出思维困境,跨域障碍,提高思维...  相似文献   

6.
判定三角形全等所需的某些条件,题目往往没有直接给出,而是隐含在图形之中.因此,善于运用图形信息、挖掘隐含条件,便成为解题的关键,也是同学们应该必备的基本功.  相似文献   

7.
平方差公式具有计算简捷的特性.在做某些题目时.运用平方差公式可以化繁为简.请看下面的例子.  相似文献   

8.
物理题的编撰,应立意正确并符合客观实际,切忌主观臆断,否则便经不起推敲,甚至可能导致荒唐结论。请看题目。  相似文献   

9.
物理计算题中经常:遇到图象、实物、文字共同叙述的题目,只要将三者有机地结合,会看图象中的关键点,问题便可轻松地解决.  相似文献   

10.
在某些几何问题中,已知条件中有线段的中点,这时根据题目的条件考虑再取某些线段的中点,便可以利用中位线定理或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的性质,这样添出的辅助线就可以构造全等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等,从而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1.
我们读书、看文章通常都是一眼便看到题目,好的题目能给人启示.引人深思,激发阅读兴趣,题目是文章的“招牌”,一篇好的文章,如果题目不好,就显得大为逊色,所以给书、文章拟一个好的题目也是很重要的,历代文人墨客对待拟题非常慎重,很注意锤炼拟题的功夫,对于怎样拟题,文学史上还留下了不少佳话。  相似文献   

12.
数与式是编拟数学题目的主要材料,同样,数与式也是解答数学题目的锐利武器.在解题时,若能发掘出与题目密切联系的相关数式和数学思想,便可辅设一条由题设通往结论的金光大道.  相似文献   

13.
在解数学题时,有些同学习惯采用把题目的条件和结论进行适当分解再各个击破的解题策略,却往往忽视从题目条件和结论的整体性角度来看问题,可能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下面请看例题.  相似文献   

14.
钟立新 《辅导员》2013,(13):44-44
小学数学中,有一部分题目,如按常规方法解答,则很难求解;若能打破常规.先将题中的某些条件设为具体数据(所设数据要便于计算)或简单实例,便可从中发现解题规律,使问题化难为易。  相似文献   

15.
某些题目,表面上看只与一个焦点有关(题设条件只涉及椭圆或双曲线的一个焦点),但细心观察,后发现可添加另一个焦点,然后运用圆锥曲线定义,数形结合,迅速沟通已知与求知,从而获得简捷巧妙的解法.  相似文献   

16.
在中学课堂学习中,部分学生往往满足于知道甚至背诵函数“值域”概念,满足于会解某些类型的题目,而忽视对概念的深刻理解.这会导致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在解题时只看表面意思,不能正确解读题意.下面以函数“值域”这一概念为例来探究学生在概念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我们在教学生解题时,不要满足于学生把题目解出来便完事,而应引导学生去探究题目反映的内在规律.教师可以从题目的条件或结论入手,将题目进行变化组合,让学生把握题目之间的规律,提高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18.
数学竞赛中的某些代数问题用代数方法求解较为复杂,若能根据题目条件与结论的结构及内在特征,恰当地进行三角代换,往往能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相似文献   

19.
2002年扬州市中考数学试卷第27题是一道很好的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题目.但纵观考生答卷情况,两点共性错误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20.
物理题的编撰,应立意正确并符合客观实际,切忌主观臆断,否则便经不起推敲,甚至可能导致荒唐结论.请看题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