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巧引善探真知实练——《回声》重点、难点教学及简评□四川德阳市中区教研室肖建康《回声》是小语第四册的新入选课文,也是一篇知识性童话。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难点就是引导学生知道什么是回声和回声是怎样产生的。为了让学生理解、掌握这一重点、难点知识,教者根据教...  相似文献   

2.
一、引导学生感悟要把握“轻重”这是《景阳冈》的一个教学片段:1.引入激趣师:今天我们来学习《景阳冈》这一课,你们觉得用怎样的方式学好呢?生:这篇课文很有趣,演课本剧,演课本剧……(学生们在下面喊)师:那好,就演课本剧。师:要想表演成功,必须先学习课文,请同学们先读课文,然  相似文献   

3.
《两小儿辩日》是人教版六年级教材中的一篇文言文,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巧妙的教学方式,既让学生对文言文产生兴趣,又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诵读课文,产生自己独特的感受呢?特级教师王崧舟在“全国第一届‘幸福课’名师观摩会“上教学了本课,采用演故事、编故事、开放探究的方式,让学生读后演,演中练,练中悟,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让笔者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4.
《两小儿辩日》是人教版六年级教材中的一篇文言文,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巧妙的教学方式,既让学生对文言文产生兴趣,又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诵读课文,产生自己独特的感受呢?特级教师王崧舟在“全国第一届‘幸福课’名师观摩会”上教学了本课,采用演故事、编故事、开放探究的方式,让学生读后演,演中练,练中悟,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让笔者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5.
《桥》是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写人课文。学习《桥》这篇课文,是以教师的讲问为主,还是以学生的读练为主,这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教学理念。有位教师在教这篇课文时,坚持以学生的读练为主,很值得我们借鉴。下面笔者结合课文教学实录来作些分析。  相似文献   

6.
《回声》(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四册21课)是一篇科学童话故事。讲的是小青蛙在石桥洞里听到了自己的声音,它奇怪地问妈妈,妈妈的解答使它明白那声音是回声。课文用童话的形式,生动形象地解释了《回声》这一自然现象。  相似文献   

7.
《晏子使楚》是人教版“九义”教材语文第十册的一篇略读课文。笔者教学本课时,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线,通过读一读、议一议、演一演的形式,  相似文献   

8.
确立训练重点发展学生能力──第八单元教材简析与教学建议新疆教科所特级教师张岚一、单元教材分析小语第四册教材分三大部分,每部分包括“归类识字、看图学文、课文”三个方面的内容。全册教材共分九个单元。本单元由两篇课文《日月潭》、《回声》,一篇阅读课文《看浪...  相似文献   

9.
基于模因复制传播的特点,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为例,探讨了模因论视角下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并着重提出了在英语口语教学中采用"听→背→练→演"的四个教学步骤,实现了帮助学生同化、记忆、表达和传播语言模因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我是这样设计《回声》第二课时的□大连甘井子区教师进修学校张岩《回声》这篇科学童话共教学三课时,第二课时学习课文的四到六自然段和三个生字,重点是理解第五自然段中青蛙妈妈对小青蛙说的话。为了解决这个重点,我重视了直观手段的合理运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  相似文献   

11.
演读     
演读,指用组织表演的方式进行朗读教学。演读式教学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第一,模拟演读。如教《七根火柴》可模拟无名战士数火柴的动作和音调;第二,自演自读。如教《白毛女》等戏剧课文时,可请几位学生上台定角色表演,并把自己的台词诵读出来;第三,他演你读。如教《核舟记》的第3段,为了让学生弄懂苏轼、鲁直、佛印三人的位置及各自的形体动作,可采用三位学生上台表演,旁边的其他同学诵读课文的方式;第四,改编演读。可将《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等小说改编成课本剧,改编时可以改编一篇,也可以改编一段或某个精彩片断。下面以《变色龙》的教学设…  相似文献   

12.
一篇训练到位的好教案——评《回声》一课教学设计□天津特级教师靳家彦山西省太原市青年教师李晓红设计的二年级第四册《回声》一课的教案,具有鲜明的特色。有一点特别值得称道,这就是训练到位。我曾反复听过李老师讲这课书,并和她研究探讨。现在把我的几点看法简述如...  相似文献   

13.
注重读加强练强调实——《只有一个地球》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吉林市第一实验小学张琳莉《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说明文,分四部分向我们介绍了有关地球的知识,说明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首先,课文由宇航员在宇宙中遥望地球引入,介绍了地球的美丽壮观;接着把地球和茫茫...  相似文献   

14.
论《机械制图》教学的"讲-演-练-评"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机械制图》教学中,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采用“讲-演-练-”教学模式的优点和具体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5.
读练提示本单元是本册记叙文的重点单元.五篇课文中两篇是抒情散文,三篇是叙事散文,写作上各有特色.读练的重点应放在《井冈翠竹》《谁是最可爱的人》、散文的特点及抒情散文、叙事散文的区别上.散文的“形散神聚”是个难点.为此,教师引导学生读练要以知识短文《谈谈散文》为统领,紧抠课文的字、词、句和表达方式等基础知识,通过比较阅读和分项练习,提高学生阅读和欣赏散文的能力.教法建议教学本单元(包括知识短文)一般要用十一到十三个课时才能完成任务.但是若采用单元读练设计进行教学,则至多用八个课时就可达到目的.方  相似文献   

16.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四册第十八课《回声》一课,是一篇科学童话。讲的是小青蛙在桥洞里听到了自己的声音,它奇怪地问妈妈。妈妈的解答使它明白那声音是“回声”。课文用童话的形式,生动形象地解释了“回声”这一自然现象。我在授课时,根据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以无意注意为主,喜欢直观、生动的感知材料这一特点,巧用电教媒体,创设优美的教学环境,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一、运用录音媒体激发兴趣,整体感知上课伊始,几十人的课堂难以马上安静,特…  相似文献   

17.
孙媛媛 《山东教育》2005,(28):22-22
《回声》是一篇科学童话。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要突破这一教学难点,应引导学生边读边悟、以做促读。可采取如下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8.
《回声》是一篇科学童话。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要突破这一教学难点,应引导学生边读边悟、以做促读。可采取如下教学策略:一、课前体验,课上质疑课前鼓励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寻找、体会回声,丰富学生的感知,也可以让学生查阅关于回声的资料。课上,可以先让学生表达自己对回声的认识,联系课前实际,拉近课文内容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的表达愿望,自然地引入课文学习。此时教师要适时揭题:“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回声》,那么关于回声你还想知道什么?”二、创…  相似文献   

19.
《汉书·艺文志》、《司马迁传》、《后汉书·班彪传》称《太史公》百三十篇,十篇有录无书。张晏注《汉书》,历举十篇书目,指出《武帝本纪》、《三王世家》、《日者列传》、《龟策列传》四篇为褚少孙所补,其余六篇则不云有无补作。关于《史记》十篇亡书,唐代以前学者都笃信张晏之说。唐宋以降,异说始起,自此以后,议论纷如。归纳各家之言,不外以下四种说法。一、十篇有录无书说(详见后文)。二、十篇草创未成说。刘知几谓司马迁作《史记》,“至宣帝时,迁外孙杨恽祖述其书,遂宣  相似文献   

20.
《自己去吧》是“九义”教材第一册新入选的课文 ,由两段句式相似的对话和两幅图画组成。第一段是小鸭和鸭妈妈的对话 ,第二段是小鹰和鹰妈妈的对话。故事告诉我们 :只要勇敢地锻炼自己 ,就能成功 ,不能事事都依赖父母。在教学这篇课文时 ,根据低年级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 ,可采用“一读、二演、三练”的形式进行教学。一读 ,理解内容。教学这篇课文 ,应体现低年级教学的特点——多读少讲。在指导学生读的过程中 ,去理解词句 ,领会思想感情 ,以“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可分三步来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