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延赐 《物理教师》2006,27(5):14-16
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至今已经30多年了.30多年来,几代中国航天人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开拓进取、勇于攀登,先后研制发射了50多颗人造地球卫星和6艘“神舟”号飞船.在卫星回收、一箭多星、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卫星定点、宇宙飞船研制等空间技术领域跻  相似文献   

2.
航天——“五量一船”游太空 2003年是人类实现动力飞行100周年,也是中国的航天年。这一年我国共发射“五星一船”。“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卫星有国内研制的北斗导航卫星,中巴第二颗“资源一号”卫星、中国“创新一号”小卫星、第18颗返回式卫星、“中星”20号通信卫星等。2004年,我国计划在酒泉、西昌、太原三大发射场进行9次发射,把10颗卫星送入太空。  相似文献   

3.
从“东方红三”号说起甄生斌⒇(西安市第71中学710054)1997年5月12日,“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地将“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送上预定轨道.“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DFH-3)是我国自行研制的新一代中容量国内通信卫星,重2260公斤,携带有2...  相似文献   

4.
新世纪伊始,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从地处西北戈壁滩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传遍神州大地:我国第一艘无人飞船“神舟二号”成功地发射升空!它在遨游太空7昼夜,环绕地球运行108圈之后,顺利地在我国内蒙古中部地区准确返回。“十五”期间,我国将发射30余颗各类卫星和多艘飞船。据统计,我国自1970年4月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以来,至今共发射了74颗卫星,其中我国自行研制的卫星47颗,国外卫星27颗。而“十五”期间将发射的卫星,约占前30年发射卫星总数的一半,这从一个侧面展示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喜人前景和中国航天人誓攀高峰…  相似文献   

5.
一、迅速发展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195 6年 10月 8日 ,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成立 ,这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从此拉开序幕。 1970年 4月 2 4日 ,中国长征 1号运载火箭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 1号” ,迈出了中国发展航天技术的第一步 ,标志着中国已正式进入航天时代 ,并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五个独立研制和发射卫星的国家。 1981年 9月 2 0日 ,中国用风暴 1号运载火箭同时将 3颗卫星送入轨道 ,它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三个实现一箭多星技术的国家。 1984年 4月 8日 ,中国用新研制的…  相似文献   

6.
4月11日莫斯科时间上午11时49分22秒,俄罗斯宇航部队从拜科努尔发射场同时发射了全球导航系统的3颗卫星——“宇宙——2275号、2276号、2277号”。这是通过带“DM—2号”助推器的“质子—K号”三级运载火箭发射的。宇航部队新闻中心向记者透露,发射工作  相似文献   

7.
《初中生》2013,(22):4
2013年5月2日0时6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中星十一号"通信卫星。"中星十一号"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东方红四号卫星平台,卫星装载C频段和Ku频段共45路转发器,主要用于为亚太等区域用户提供商业通信服务。  相似文献   

8.
科学沙龙     
2004年中国航天发射获得满堂红“试验卫星二号”成功发射,为2004年中国航天发射划上了圆满句号。至此,中国航天完成了全年发射8次的任务,共将10颗各型卫星送入太空,显示了中国航天综合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航天发射能力日益增强。  相似文献   

9.
2008年10月22日,印度将一个名为"月船一号"的无人月球探测器发射升空,成为亚洲第三个将人造卫星送入月球轨道的国家。这是继我国"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成功发射之后,又一次重大的国际探月活动。在此之前的2007年9月4日,日本发射了探月卫星"月亮女神"。更早一些时候即2006年9月3日,欧盟发射的一颗卫星对月球进行了撞击试验。德国最近启动了  相似文献   

10.
遥感卫星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由于以往研制和发射的卫星都是以一个或多个系列化的独立卫星进行的,随着目前不同应用对卫星使命要求的不断提高,单一卫星变得越来越大和越来越复杂,使得其研制和发射成本大幅提高,研制周期变得更长,风险度也随之增加。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一些国家的航天专家开始探索“快、好、省”的新的卫星发展方向,他们受地面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启发,提出了“卫星编队飞行”的概念。所谓编队飞行就是由若干颗卫星在轨道上构成一个特定形状,各颗卫星一方面保持这个形状,同时又绕地球中心旋转,各颗卫星轨道周…  相似文献   

11.
我国自1956年开始了现代火箭的研制工作.50多年来,经过几代航天人的艰苦奋斗和顽强拼搏,中国运载火箭技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先后成功制造了四大系列(“长征五号”尚处于研制阶段)、15种长征运载火箭,形成了长征火箭系列型谱,能发射近地轨道、太阳同步轨道、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卫星或航天器;实现了从常规推进剂到低温推进剂、从串联到捆绑、  相似文献   

12.
<正>2019年7月25日下午1时,将是中国航天发射史上被铭记的里程碑时刻之一,中国民营运载火箭终于实现了"零的突破"。在经过了多家民营航天公司多次不懈发射尝试之后,北京星际荣耀空间科技有限公司的双曲线一号遥一(SQX-1 Y1)"长安欧尚号"运载火箭,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按飞行时序将多颗卫星及有效载荷精确送入预定300公里圆轨道。这次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国后,第二个具备民营航天卫星发射服务能力的国家。从此,中国民营航天将开启  相似文献   

13.
陈云 《科学启蒙》2008,(Z3):40-42
他亲身经历了中国航天事业从起步到发展的历史进程,主管了多项航天重点型号火箭的研制等重大工程建设。他参与并指挥了包括"神舟"一号至"神舟"五号在内的一系列成功发射和回收工作。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技奖励》2005,(5):92-93
北京时间4月12日20时0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捆绑式运载火箭,成功地将”亚太六号”通信卫星送入太空这是自1999年以来,我国首次进行的国际商业通信卫星发射.  相似文献   

15.
二十八人造地球卫星海东①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旅行者”号,那仅是一个能发出简单的“滴答”声的电子球体;紧随其后,美国发射了自己的卫星。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号升上了天空。到今天,已有数千颗不同用途、形状各异的卫星绕地球旋转,以至于轨道空间都显得有些拥挤了。②现在所发射的卫星多为应用卫星,包括侦察卫星、通讯卫星、气象卫星、地球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技奖励》2004,(4):90-90
欧洲航天局官员称,一枚阿丽亚娜5型火箭于格林尼治时间9日晚22点52分从法属圭亚那库鲁航天发射中心顺利升空,并将两颗通信卫星成功送入轨道。  相似文献   

17.
2009年8月25日17时,韩国耗时7年时间研制的首枚运载火箭“罗老”号发射升空,但遗憾的是,火箭搭载的“科学技术卫星2号”因整流罩出现故障未被成功送入预定轨道。这一故障影响了火箭的稳定性和对火箭飞行速度的控制,导致火箭将卫星送入了比预定轨道高出约85公里的轨道。  相似文献   

18.
创新视界     
<正>我国成功发射爱因斯坦探针空间科学卫星据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报道,2024年1月9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采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爱因斯坦探针科学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爱因斯坦探针卫星是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继“悟空”“墨子号”“慧眼”“实践十号”“太极一号”“怀柔一号”“夸父一号”之后,研制发射的又一颗空间科学卫星,它是宇宙天体爆发的捕手,  相似文献   

19.
价格高昂的运载火箭,如果能回收并再次发射,飞向太空将不再只是梦. 一级火箭首次回收成功 2015年12月21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猎鹰9号”火箭,从卡纳维拉尔角的40号发射场升空,成功地将11颗通信卫星送入了预定轨道.一级火箭在升空2分30秒时关机,并与二级火箭分离.随后,一级火箭进行了一系列翻转和机动,最后顺利返回发射场附近,稳稳地着陆在预定的1号着陆区.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回收一级火箭!  相似文献   

20.
二十八人造地球卫星海东①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旅行者”号,那仅是一个能发出简单的“滴答”声的电子球体;紧随其后,美国发射了自己的卫星。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号升上了天空。到今天,已有数千颗不同用途、形状各异的卫星绕地球旋转,以至于轨道空间都显得有些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