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经济结构是城市结构的基础性结构。是国家和区域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经济结构是否合理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清洁生产作为一种世界公认的先进的,理性的生产方式是实现城市经济结构优化进而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通过论述城市自身发展的三个阶段的演变历程,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价值观--城市应当成为最有利于经济社会不断协调发展,最有利于人类自身不断发展,最有利于人类生活和居住,同时与自然生态环境恒久和谐人类住区。  相似文献   

3.
“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是教学的重点内容,需联系相关城市地域结构理论,各版本教材尽管在“阅读”或“知识窗”中有图示说明,但学生难以理解和运用。教学中如何化解难点,深化重点,笔者用以下方式收到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有关中国城市的一些资料和研究成果,综述了有关城市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理论问题,顺此也谈了自己的一些想法,此外,有关西部大开发的问题,笔者也从城市经济的角度谈了自己的一些拙见,以期与同仁讨论。  相似文献   

5.
利用耗散结构和协同学原理,对城市生态系统进行了系统分析,阐述了城市生态演替的科学内涵,演替的动力基础,并对影响城市生态演替的主要因子及规律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6.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并进而影响到我国城市化的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将明显加快,城市连绵区不断形成,少数特大城市会向国际性大城市演进,但我国城市化的地区差异与城市社会结构的差异也将日益扩大。为此,应该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城市政治学主要研究城市的权力结构和治理结构,两者构成梳理城市政治学范式转换的主要线索。就前者而言,它相继出现精英主义和多元主义城市权力结构论、城市增长机器论以及城市政体论等理论。这些理论的演进实际暗含了两种权力观的更迭,即由社会控制模式的权力观转向社会生产模式的权力观。就后者而言,它相继出现传统区域主义、城市公共选择理论和新区域主义等理论。这些理论的转换预示着城市治理结构由突出政府统治转向强调协同治理。20世纪90年代至今,这两大线索出现融合,从而使得城市政治学的核心范式由关注谁统治城市转向探讨如何治理城市。无疑,这些范式对于推进我国的城市政治研究、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均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优化城市功能结构是完善现代城市功能的重要手段。城市功能的关系结构和空间结构组成了城市功能结构的主体架构。优化关系结构,要从建立城市的多功能协调体系和优化城市的主导功能两个方面入手;而空间结构优化的基础则是建立在科学调整城市产业结构和合理规划城市用地结构的基础之上的。  相似文献   

9.
民国时期(192l—1937)乐山城市近代化在晚清的基础上展开,但其进程却受到了多方面因素尤其是地方政局动荡的干扰,因而显得极为缓慢而复杂。伴随着城市设施、城市结构和功能变化的新旧杂陈是其显特点。在经济上,乐山在三十年代作为川西南地区商品集散地的地位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10.
依托重工业发展和典型的“一市双城”结构是包头市城市空间演变的基本规律和特征。城市吸引力、辐射力和核心竞争力不足,用地结构和城市结构需要优化,水资源供需矛盾日趋严重,生态环境需要改善是包头城市空间扩展面临的主要矛盾。未来包头城市空间发展要以集中为主,兼顾分散,形成“一城四组,以新促旧,新旧联动”的新空间形态。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不断被打破,农民工不断流向城市谋求生存。随着第一代农民工年龄逐渐老化,第二代农民工开始加入城镇化的进程,成为新一代城市产业工人的主力军。新一代农民工是中国青年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具有第一代农民工的一些特点,但是又不同于父辈,虽然已经适应了经济层面上的城市生活,但依然是城市"陌生人",无法成为正式的城市公民。研究新生代农民工如何融入城市,必须重视和了解在新生代农民工进入城市后如何适应并在城市中生存下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孙秀玲 《生物学教学》2005,30(12):68-68
古树是城市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但在城市建设中,她的倩影也在不断地隐去。如何保护好古树,减少古树的死亡,成为迫在眉睫的大事。那么城市古树死亡的原因是什么呢?通过考查分析总结出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骄人成果。农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贫困人口不断减少,然而由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城市社会结构的急剧变迁,城市中新出现的贫困群体却日益增加且趋势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   

14.
一、课标导读 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浅析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贫困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骄人成果。农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贫困人口不断减少,然而由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城市社会结构的急剧变迁,城市中新出现的贫困群体却日益增加且趋势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   

16.
在由隋至清的历史阶段内,郑州城市的政治地位一直未发生较大提升,也未成为经济都会,故其城市空间一直保留着中国传统低层级政治中心城市的结构形态与规模。晚清之后京汉两陇海铁路在郑州老城西南的相交,不仅决定了近代以后郑州城市的空间结构框架与发展区域,而且带动的商业发展所形成的新的街道市区也构成当代郑州城市空间的核心区域。但因为其是自发形成的,科学规划的缺失,导致结构形态杂乱无章,相对无序,形成很多三角岔口或多交岔口,从而造成交通拥堵问题的突出,故成为后来郑州城市空间结构改建调整的相对集中区域。  相似文献   

17.
在商品经济繁荣、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农民人身依附关系大为削弱,以及城市结构和布局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宋代社会出现了大量经济型流动人口,他们暂时或长期地流向非农产业和城镇地区,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近代福州城市人口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变化是城市近代化的主要标志之一。本文通过对前人未曾利用的人口调查数据、海关统计、外人调查等大量历史资料的分析,第一次对近代福州人口的变迁及人口结构做了较为全面的考察,并且指出这些人口特点是和福州近代化水平联系在一起的,体现了城市转型期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贵州省城市体系等级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贵州城市体系等级结构特征及其城市规模结构的优化进行了初步的探讨,首先运用齐夫(Zipf)模型计算出城市规模分布的分维值,根据分维值得出贵州城市人口分布不平衡,首位城市垄断性强,大城市发展速度快于中小城市的结论,其二,分析发现城市分布属于集聚型,城市职能结构层次偏低,第三,今后贵州应加快城市经济建议步伐,提高经济效益,扩大城市规模,增强城市的辐射能力,形成等级完整、城市职能结构合理的城市规模体系。  相似文献   

20.
“十五”计划,用信息技术加快武汉工业化进程和产业结构优化创新,将成为数字武汉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战略举措;采用信息技术按市场需求结构变化来协调城乡一体化发展,将成为武汉的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