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5 毫秒
1.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分数”的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了解分数各部分名称,会正确读写分数。2.通过操作、观察、归纳等数学活动,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
<正>把由若干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用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这样的分数表示这个整体里的一份或几份——这部分知识是学生认识分数、体会分数意义的重点,也是今后解决求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从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到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是学生认识分数的一次发展。理解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并不难,理解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就没那么容易了。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多重比较、举一反  相似文献   

3.
王德兵 《学子》2016,(6):55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P87-89页的例1、例2,"试一试""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几分之一,知道几分之一的意义,能正确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并学会比较这类分数(几分之一)的大小。2.经历用不同折法表示分数的过程,进一步丰富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观察、操作、交流的能力。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探索和发现把一个图形或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分数几分之一来表示。  相似文献   

4.
一、教学目标分析 《认识几分之—》是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先以1/2作为分数数学的起点,进而认识几分之一,在这基础上比较表示几分之一的分数大小。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亲身经历操作感知的过程,积累表象,从而抽象出表示几分之一的分数;结合情境用描述性语言表述对几分之一含义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一、学习要点1.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几份就是它的几分之几。2.会读、写简单的分数。  相似文献   

6.
一、理清单元知识结构,把握教材编排意图。本单元知识是由认识几分之几和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两部分组成。而认识几分之几这部分内容又包括几分之一、几分之几的认识,简单的分数的读写法,简单的分数的大小比较等知识点。其中,理解分  相似文献   

7.
学生认识分数,是从三年级上册开始的。在上册中是把一个物体、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用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三年级下册继续教学分数,让学生认识到把若干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用几分之一表示这个整体里的一份。五年级下册将再次认识分数,形成单位"1"的认识。多年的实践经验我们感觉到分  相似文献   

8.
把由若干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儿份,用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这样的分数表示这个整体里的一份或几份——这部分知识是学生认识分数、体会分数意义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张欣 《天津教育》2022,(4):46-47
对于分数的教学,"人教版"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启蒙.三年级学习内容中有关于分数的初步认识.为什么叫"初步认识"呢?因为学生要完整地构建分数概念,需要从量和率两个维度完成.而三年级只是从"率"的维度认识分数,从在一个整体中认识几分之一,到在多个整体中认识几分之一,再到认识几分之几.这些都是在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是"率"的维...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64~65页的例题、"想一想"和"想想做做"。【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的基础上学习的,是认识一些物体的几分之几的直接基础。学生掌握这部分内容,一方面可以对分数的产生和发展有进一步的认识,能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另一方面可以运用已有知识解决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的  相似文献   

11.
教材简析与教法指要 本单元教材内容包括认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简单的分数读写方法,简单的分数的大小比较,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以及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与通用教材相比,新增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内容。这样安排有利于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个较完整的认识,还可以为以后正式学习分数的意义以及用分数乘法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作些孕伏和准备。 分数是整数的扩展,是学生认识的一次飞跃,由于分数与整数有较大的差异,开始学生掌握分数的意义是很困难的。因此,本单元的教学核心是认识“分数的含义”。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课堂片段回放——几分之一的认识生:1/2、1/3、1/4、1/5、1/6、1/7、1/8……师:这些数,我们都称它为分数,我们今天只认识其中的几分之一。你们能创造出这些分数吗?生:我创造的是2/8,表示把这张长方形平均分成八份,我涂了两份,就用2/8表示。(我吓了一跳,第一个学生就创造了几分之几,我该如何处理,一个错误的决定产生:我采取了冷处理——不理这个几分之几,只选我要的几分之一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3.
一、分析教材,把握教材的知识体系和教学目标"认识分数"这一内容在三年级上册是通过把一个物体(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引导学生认识它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三年级下册是通过把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引导学生认识它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五年级下册主要引导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青岛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91~93页。教学目标:1.借助直观图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几分之一表示,其中的几份可以用几分之几来表示,能用实际的操作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并正确地读、写分数。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能读、写简单的分数,认识各部分名称。2.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建立几分之一的表象。3.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相似文献   

16.
本课教学主要采用承前启后的文学设计范式,内容安排删繁就简,组织活动层次分明,采用重难点逐个击破的策略,借助学生已有的小猴分桃经验,由"将一个物体平均分"迁移到"将一些物体平均分",由认识"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迁移到认识"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从而感知分数本质特征,丰富分数内涵.这是进一步学习"求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是多少"和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几"的基础,更是五年级认识单位"1"的前奏.  相似文献   

17.
张欣 《天津教育》2022,(10):46-47
<正>对于分数的教学“,人教版”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启蒙。三年级学习内容中有关于分数的初步认识。为什么叫“初步认识”呢?因为学生要完整地构建分数概念,需要从量和率两个维度完成。而三年级只是从“率”的维度认识分数,从在一个整体中认识几分之一,到在多个整体中认识几分之一,再到认识几分之几。这些都是在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是“率”的维度,没有涉及用分数表示量。所以叫作分数的初步认识。而五年级的分数教学站在量和率两个层级上,通过对量和率的转化,完整建立分数的概念。  相似文献   

18.
一、教学目标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读、会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通过直观演示、操作、观察、讨论和概括等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自学交流能力。在初步认识分数产生的教学过程中,渗透“实践第一”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9.
张娟 《今日教育》2009,(7):80-80
课堂片段回放—几分之一的认识生:1/2、1/3、1/4、1/5、1/6、1/7、1/8……师:这些数,我们都称它为分数,我们今天只认识其中的几分之一。你们能创造出这些分数吗?生:我创造的是2/8,表示把这张长方形平均分成八份,我涂了两份,就用2/8表示。(我吓了一跳,第一个学生就创造了几分之几,我该如何处理,  相似文献   

20.
一、解读教材不准确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认识分数"这一内容,是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学习的又一新知。在上册教材里,学生认识到的是:把一个物体、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用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