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保障和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是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传统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方法过分注重高校的声誉和硬性指标,缺乏对真正体现教育质量的“过程性指标”的分析,未能深入触及高等教育过程的核心要素.学生在大学期间对教育活动的参与程度是影响其成长的关键性因素,基于学生参与度理论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是一种有效的评价方法.首先分析指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方法的不足,其次着重介绍学生参与度概念在美国高等教育评价实践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建立适用于我国高校的学生参与度评价体系,为我国高等教育评价范式的转变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不断推进,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政府、高校以及用人单位和学生及其家长都开始关注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但是它们关注高等教育质量的目的是不同的.高等教育质量外部评价对高等学校质量的维持与促进以及对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其功能主要包括质量保障、引导、激励和监督.  相似文献   

3.
论成人高等教育脱产学生管理的理念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做好学生管理工作,是提高脱产成人高等教育质量的基础,也是促进其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在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我国社会也正处于转型时期.教育发展和社会变革,对成人高等教育脱产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结合成人高等教育脱产学生的特点,针对当前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对成人高等教育脱产学生管理的内涵、目标和理念创新进行思考和探究.  相似文献   

4.
培养创新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前提和基础.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校在校生数垦已经不是问题,取而代之的是学生质量问题.社会上关于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向高等教育要质量的呼声越来越高.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的教育当然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源泉保障,但在高等教育面临创新化、国际化、信息化、大众化挑战的时代背景下,与学生接触最紧密,对学生情况最了解的高校辅导员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迎来了一片广阔的天空.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在快速发展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如规模与质量问题、教育公平问题、债务问题以及学生全面发展问题等.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而通过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可以对这些问题加以破解,进而实现高等教育长久、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新世纪要把教育质量提到战略高度来认识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多年来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的共同主题.很多学者认为,20世纪80年代以后,世界高等教育进入了以提高质量为中心目标的时代.1984年,美国成立的"美国高质量高等教育研究小组"就提出美国高等教育的根本问题是教育质量问题,高等学校要全力以赴地提高教育质量.1984年,法国通过的<高等教育法>强调,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提高教育质量.1998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号召高等教育对不断变革的世界的响应应当以针对性、质量和国际化为指导)将质量问题列为新世纪高等教育三大指导思想之一.  相似文献   

7.
从教育的产业属性和市场化运作的角度出发,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主体应该包括政府、学校、学生和用人单位;高等教育质量的评估指标体系应该包括高等教育服务质量的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高校毕业生质量的客观指标与主观指标;高等教育评估的实施应该采取专家组现场评估与教育消费者网上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在教育的市场化运作下,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应该从展示政绩式的评估走向发现问题式的评估,因此完整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还应该包括教育管理质量的评估.  相似文献   

8.
高等教育评估作为促进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教育管理方式以及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手段,为政府、高校、学生、家长、用人单位、普通公民等评估用户做出正确的决策和行为选择服务.在其2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从教育评估主体到评估客体以及教育评估本身虽然取得了积极的探索,但面临的问题也很多,文章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对策,旨在使高等教育发展得到质量保障.  相似文献   

9.
高等教育质量的最终体现,是促进教育的主体--学生的发展,使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得到综合培养和全面提高.重视学生学习效果是国外高等教育评估发展的新趋势,这种趋势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质量保障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的重心应该从重视学校的办学资源条件转移至重视学生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0.
高等学校学生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高等教育质量的根本体现是高等学校学生质量。在影响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的诸多因素中,学生质量则是根本因素,因此,探索学生质量问题是提高教育质量、加强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高校的扩招,我国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日益成为教育界和广大社会人士关注的问题.印度国情与我国相似,高等教育的快速扩充也带来了教育质量下降问题.本文从介绍印度高等教育情况出发,分析了印度高等教育质量下降的原因,探讨其解决问题的措施,以期为我国解决教育质量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随着高等学校的连续扩招,高校在校人数迅速增加.但是,高等教育的数量与质量的增长并不同步.教育质量问题凸现出来,如何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就成为一个现实问题,许多高校引入了ISO9000质量认证体系.将ISO9000质量认证标准应用于高等学校教育质量管理是保证和提高高等学校教育质量的一种有效方法.本文对运用ISO9000标准进行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论证,并且指出了高等学校教育管理中引进ISO9000应当注意的问题,给高等学校的教育质量管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3.
本文使用清华大学"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调查问卷2012"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和系数集束化的方法,深入考察了学生个体性因素(包括先赋性因素和获致性因素)对高等教育过程和结果质量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获致性因素即学生的高中教育经历比先赋性因素即学生的家庭背景,对高等教育质量产生更大的影响。高中教育经历作为入大学前的准备,其作用在大学的高影响力教育活动中更为突出,不仅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投身大学学习,还能够提升其在大学阶段的学习收获和在校满意度。学生高中教育经历的丰富程度对高等教育质量的显著影响,以及成绩排名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负向影响,促使我们反思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的衔接问题,而正在推进的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为解决此问题提供了体制改革的重要契机。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不论在学校数量上还是学生数量上都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升高等职业教育吸引力已经提上议事日程.本文仅就高职院校学风建设问题开展初步研究,希望能够对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工程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高等教育认证是保障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文章以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和美国高等教育质量认证标准为出发点,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诠释教育认证中师资队伍的认证标准.通过阐明教育理念、教学范式、教师角色等方面的转变,提出基于教育认证标准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以期达到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基于就业能力的高职生多元智能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视野下,如何提高高职教育质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文章从发展学生多元智能、培养学生成才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如何提高高职教育质量和毕业生就业能力,并提出发展学生多元智能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着大众化趋势,越来越多的学生接受高等教育。这给一直以来沿用的高等教育体系带来了挑战,也为如何准确衡量教育质量提出疑问。高校面临着教育质量参差不齐、学生个性化教育需求得不到满足以及学生能力素质不能适应企业的工作要求等问题,需要制定有效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以及评价标准,为教育效果的确认提供依据,为完善当前的高等教育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8.
中国大众高等教育毕业生质量评价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不可避免地带来了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正确评价大众高等教育毕业生质量是构建大众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环节,对于保障和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该文探讨了中国大众高等教育毕业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9.
大众化背景下,高等教育质晕问题成为关注的焦点。出现了许多问题,其中教育质量下滑倍受关注。文章以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为背景,从教育目标、教育资源、师资力量与学生主体分析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20.
当前高等教育质量和效率并不令人满意,很大程度上在于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冲击并模糊化了人们对质量问题的认识,而关注元差异是高等教育质量有效性的新生点和突破口。高等教育质量的有效性至少包括三个层面:高等教育的效果即合目的性、高等教育的效率即合经济性、高等教育的效益即合需要性。生源差异决定了学生发展的潜力不尽相同,也要求有差异的教育。因此,高校在办学过程中要坚持分层办学、分类培养的原则,为学生的个性化长足发展和职业生涯设计提供有效的教育服务;基于生源差异,以追求卓越的再生性高等教育质量观来衡量教育教学的有效性;注重有着差异的教育主体在接受高等教育前后学识水平、能力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