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现代学界对新记《大公报》的成功主要归结为三点:吴鼎昌的钱、胡政之的管理、张季鸾的笔。本文意在通过研究新记《大公报》时期张季鸾其人、其办报思想以及张季鸾所取得的成就,揭示主笔张季鸾在此过程中对报纸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新记《大公报》的成功在于张季鸾的笔、胡政之的经营和吴鼎昌的资本.其中最具社会影响力的莫过于张季鸾的时评.张季鸾先生作为新记《大公报》的主编,之所以能将一份民间报纸推向社会舆论的前沿,与他重视言论的办报理念、对社会尽匡导之责的办报精神是分不开的.分析张季鸾新闻思想,透视出时评对报刊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大公报》自1902年创刊以来,历经百年沧桑遽变,至今屹立。《大公报》发展的四个阶段足以证明它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缩影,具有难以企及的代表性。本文以1926—1949年间,张季鸾、胡政之、吴鼎昌合力复刊《大公报》的23载为研究视角,在对报纸整体的性质的认识上,避开了前人研究中老生常谈的窠臼,有了新的认知。  相似文献   

4.
张季鸾是中国新闻评论史上划时代的人物,新闻生涯丰富多彩,先后或参与或创办或主持过《夏声》杂志、上海《民立报》、北京《民立报》、《大共和日报》、《中华新报》、《新闻报》、《大公报》的编辑工作。尤其是在1926年和吴鼎昌、胡政之接办《大公报》后,主持《大公报》言论达15年之久。1941年《大公报》获得殊荣,被授予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最佳外国报纸奖,这是对张季鸾先生最好的肯定。1941年9月他去世时,周恩来、邓颖超曾送挽联一副,上联是:“忠于所事,不屈不挠,三十年笔墨生涯,树立起报人模范。”对张季鸾先生赠予了“模范”的高度评…  相似文献   

5.
文人的骨气     
解放前的《大公报》是一家颇有影响的报纸,过去我们评价它是“小骂大帮忙”,如今有人提出新的观点,值得商讨。总编辑张季鸾是《大公报》三位创始人之一,他的办报指导思想,他的新闻编排业务和社评写作技巧,他大胆起用人才和培养人才的经验等等,都是新闻史上的一笔宝贵的财富。著名记者王芸生、徐铸成、萧乾、范长江等,几乎都与张季鸾的裁培和使用分不开。徐铸成晚年写过一本《报人张季鸾先生传》,从中可以看到一个文人的思想变化轨迹。  相似文献   

6.
覃林 《新闻三昧》2007,(9):55-56
张季鸾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是舆论界无人不知的一位骄子。他主持《大公报》笔政15年,成就辉煌,社评影响巨大,开创了大公报时代。《大公报》成为当时国内最有影响的报纸,新闻行业的一面旗帜,国内举足轻重的舆论重镇。  相似文献   

7.
民国时期,国内政治局势动荡,发生了许多事关民族存亡的大事件。作为当时中国南北两家知名度最高的报纸,《申报》和《大公报》也分别在史量才和张季鸾的主持下,影响力达到了整个报纸历史中的高峰。本文将以一些具体史实为例,分析两报在这一时期报道和言论方面的共同之处。  相似文献   

8.
当年,《新闻报》创刊时,《申报》在上海已立足根基。《新闻报》面临着《申报》及其他报纸的激烈竞争。《新闻报》能够发展成为在影响上与《申报》并驾齐驱。在销量上甚至更大的报纸,与其总经理汪汉溪的苦心经营密切相关。当时的《中华新报》主编张季鸾盛赞:“《新闻报》之发达,皆汪君汉溪之力,汪君不问政治.不兼他业。惟专心一致经营报业,其谨慎精细,久而不懈.全国殆无第2人。  相似文献   

9.
新记《大公报》是我国近现代史上独具风格的民营报纸。以张季鸾、胡政之、吴鼎昌等为杰出代表的新记大公报人所不懈追求民生观的办报理念,铸就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民营报业的辉煌,开辟了我国新闻界对民生新闻探究的道路,它作为中国新闻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民营报纸之一,对中国新闻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
王一丽 《今传媒》2015,(4):99-100
新记《大公报》著名的“四不”办报方针在历史上留下了不朽的美名,张季鸾在《大公报》此段历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可谓成就了新记《大公报》.本文通过具体事件探讨了张季鸾办报核心理念的缘起、体现和意义,以期对我国的优良传统进行颂扬,并对现代办报人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1.
提起《大公报》,大家很自然就想到1926年9月1日以后它的社长吴鼎昌、经理胡政之、总编辑张季鸾。而对这张报纸的最早创办人英敛之,以及他为什么和怎样创办这张报纸等等,却多不为人所知或所知甚少。本文想着重在这方面给大家介绍一些情况。  相似文献   

12.
在我们这样一个有10亿人口的辽阔国土上,每天不知要发生多少值得宣传的新人新事。人民日报在十二大以后开辟和恢复的两个专栏:《在今日首都报纸上》和《在地方报纸上》,使读者在很难通览各地报纸的情况下,可用很短的时间,获悉更多的新闻,还可以根据各自需要,有目的地去选看其他报纸,既快捷又省力,真可谓事半功倍。同时,还有利于调动首都各报和地方报纸的积性极。这两个专栏有如下几个特点:一、内容广。尽管版面有限,《在今日首都报纸上》,每次选登七八条;《在地方报纸上》一般也是  相似文献   

13.
张季鸾,名炽章,一生所用笔名主要有少白、一苇、榆民、老兵、记者、幕刘等。这些笔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具有特定的内涵,反映着张季鸾在各个阶段的精神风貌。 “少白”是张季鸾在报刊开始发表文章所用的第一个笔名。 1908年2月26日,同盟会陕西分会部分留日学生在日本东京创办《夏声》杂志时,张季鸾仅21岁,他以“少白”笔名,积极为《夏声》杂志撰写稿件,除了第三、八、九三期外,每期《夏声》都有他的文章。 “少白”,即少年头白。张季鸾自幼聪颖绝伦,十四五岁即能走笔写三四千言文章,故在乡里素有神童之目。1903年秋,张季鸾与其侄张崇基及延榆绥道陈兆璜之子陈燮前往礼泉县烟霞草堂,拜关中大儒刘古愚先生为师。古愚师弟子不少,但格外赏识张季鸾。旋张季鸾赴日本留学,学习日语,进步最速,四五月后即能用日语交谈,为同侪所不能及。张季鸾由于刻苦学习,且身体素质较差,所以20岁刚出头,头发就白了。因此,他激励自己,“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他用“少白”为笔名,表示自己的头发已经变白,更应抓紧时间加倍努力,趁早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寓有自勉自励之意。 “少白”是张季鸾早期在报刊发表文章的主要笔名,还用于《民立报》、《民信日报》等报刊。  相似文献   

14.
为纪念张季鸾先生逝世50周年,张季鸾学术研讨会于1991年9月在陕北榆林召开。《新闻研究资料》总第56辑刊登了部分与会者的发言。在8位发言者中,有3位提到:张季鸾先生到日本留学后,不久即加入中国同盟会。同辑《新闻研究资料》另有《张季鸾先生入同盟会考》,作者刘耿列  相似文献   

15.
报纸要在完全意义上走向市场,要吸引读者从自己的口袋里掏钱订报买报,就必须具有磁石般吸引读者的魅力,而“卖点新闻”则是报纸吸引读者的主要魅力所在。所谓“卖点新闻”,指的是报纸上那些能够吸引读者掏钱订报买报的重头新闻。今年一二月份,《中国改革报》的《民营经济周刊》搞了三次卖报活动,从售报情况看,读者主要是冲着某些新闻而掏钱的。它们有:《私营企业  相似文献   

16.
张季鸾的报刊活动主要集中于新记《大公报》时期,报刊思想主要包括"‘四不’方针"、"文人论政"和"报恩主义"三个部分。张季鸾深受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体系影响,养成了其特有的文人办报气质,成就了新记《大公报》的辉煌传奇。张季鸾主笔《大公报》言论的成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滋润和影响的结果,本质上是中国传统原动力驱使与策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个中等发达国家。澳大利亚报业广告一年的总收入与我国全国报业广告年营业颓的总和相差无几(报纸的种类比我们少得多),其报纸广告的发展水平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来说,离我们也许要近一点,因此,许多经验和做法对国内报业同仁应该说具有更多的借鉴意义。十几天的考察一晃而过,但《墨尔本时代报》等几家澳大利亚主要英文报纸在广告经营上留给我们思考的东西却颇为可观。  相似文献   

18.
从前,报馆、杂志社的负责人是称作主笔、总主笔的。譬如,《时务报》总主笔是梁启超,《苏报》的总主笔是章士钊,《民立报》主笔宋教仁,《时事新报》主笔邵飘萍,《民国日报》主笔沈雁冰,《大公报》主笔张季鸾等等。称之为“主笔”,“总主笔”,当然是说他的责任是主持报或刊的笔政,但也包含着他是主要笔杆子的意思,用现在时髦的说法即:“第一把刷子”。特别是,他们承担报纸、杂志的重头文章——政论、社论、社评、时评、新闻分析的撰写任务。事实也正是如此。梁启超、章士钊、宋教仁、邵飘萍、张季鸾  相似文献   

19.
《电子出版》2006,(3):56-58
瑞典是世界报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瑞典主流报纸《每日新闻》。《南方日报》以及一些地区性的小型报纸运作方式对我们很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0.
张季鸾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新闻记者、报刊活动家、报纸评论作家。为了全面深入地研究先生的生平事迹和新闻思想、新闻实践,以其优秀思想和品格昭示后人,“张季鸾研究会”于1994年1月20日在陕西省首府西安宣告成立。本文作者王俊春是张先生的同乡和学生,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张季鸾研究会”顾问。本文是王俊春先生在研究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发表于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